-
公开(公告)号:CN11350799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80018303.X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切削刀具具有顶面、底面和侧面。底面位于顶面的相反侧。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中的每一个续接。顶面和侧面之间的棱线包括:刀尖切削刃部,其呈曲线状,并且具有第1端以及位于第1端的相反侧的第2端;主切削刃部,其与第1端续接;以及修光切削刃部,其与第2端续接。顶面包括:第1前刀面,其与修光切削刃部续接;第2前刀面,其与主切削刃部续接;以及第3前刀面,其与刀尖切削刃部续接并且与第1前刀面和第2前刀面中的每一个续接。第2前刀面与第3前刀面之间的边界线与第1端分离并且与主切削刃部续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45742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80023576.2
申请日:2015-06-03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IPC: B23C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5/2243 , B23C5/06 , B23C5/2221 , B23C2200/0411 , B23C2200/125 , B23C2210/168
Abstract: 该切削刀具包括:刀具本体(2),其具有刀片支承座(5);以及切削刀片,其安装在刀片支承座上,各个所述刀片支承座均包括:主座面(5a),其支撑切削刀片的支承表面;多个座侧面(5b、5c),其支撑切削刀片在不同位置处的侧面;以及凹陷部(5d),其与主座面和座侧面相连。形成在主座面与凹陷部相交位置处的脊部、形成在座侧面与凹陷部相交位置处的脊部、形成在相邻凹陷部相交位置处的脊部均形成为凸圆弧曲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4871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480001925.6
申请日:2014-01-16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5/205 , B23C5/06 , B23C5/20 , B23C5/207 , B23C5/22 , B23C5/2217 , B23C5/2221 , B23C2200/0422 , B23C2200/085 , B23C2200/203 , B23C2200/208 , B23C2200/28 , B23C2200/286 , B23C2200/361 , B23C2200/367 , Y10T407/192 , Y10T407/235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了提高用于铣刀的切削刀具的加工效率的问题。在该切削刀具中,与两个多边形主面的各个边相连的侧面包括:主侧面,其具有沿着贯穿主侧面的方向形成的安装孔;第一副侧面,其与主侧面垂直;以及第二副侧面,其设置在第一副侧面和主侧面之间。主面和主侧面之间的棱形成主切削刃,主面和第二副侧面之间的棱形成副切削刃。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之间的夹角至少为145°。
-
公开(公告)号:CN11591644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080103177.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旋转切削工具用切削刀具具有顶面、底面和外周面。顶面和外周面之间的棱线形成切削刃。切削刃包括第1线段、第2线段、第3线段、第4线段、第1弯曲部、第2弯曲部、第3弯曲部以及第4弯曲部。沿第1线段的直线与沿第3线段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为锐角。沿第2线段的直线与沿第4线段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为锐角。沿第2线段的直线与沿第3线段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为钝角。沿第1线段的直线与沿第4线段的直线之间形成的角为钝角。第3弯曲部和第4弯曲部中的每一个的曲率半径大于第1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并且大于第2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在与底面垂直的方向上,顶面与底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切削刃与底面之间的距离,或者短于切削刃与底面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9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80018303.X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切削刀具具有顶面、底面和侧面。底面位于顶面的相反侧。侧面与顶面和底面中的每一个续接。顶面和侧面之间的棱线包括:刀尖切削刃部,其呈曲线状,并且具有第1端以及位于第1端的相反侧的第2端;主切削刃部,其与第1端续接;以及修光切削刃部,其与第2端续接。顶面包括:第1前刀面,其与修光切削刃部续接;第2前刀面,其与主切削刃部续接;以及第3前刀面,其与刀尖切削刃部续接并且与第1前刀面和第2前刀面中的每一个续接。第2前刀面与第3前刀面之间的边界线与第1端分离并且与主切削刃部续接。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139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780014948.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IPC: B23B51/00 , B23B31/107 , B23B5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削工具,该切削工具包括保持器、头部和紧固部。保持器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头部包括切削刃部(51)和柄部(52)。保持器设置有第一孔(H1)以及与第一孔(H1)连通的第二孔(H2),第一孔(H1)沿第三方向延伸,当沿平行于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三方向相对于从第二表面(12)朝向第一表面(11)延伸的第二方向倾斜第二角度。柄部具有平面部(21),并且设置在第二孔(H2)内。紧固部(30)设置在第一孔(H1)内,并且与平面部(21)接触。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中,第二方向与垂直于平面部(21)的第四方向之间的第三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三角度小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03889625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80002767.1
申请日:2013-09-10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5/207 , B23B27/1611 , B23C2200/0455 , B23C2200/201 , B23C2200/203 , B23C2200/208 , Y10T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改善铣削用切削刀具的加工面,该切削刀具具有用于精加工的副切削刃。设置在角部的副切削刃(3)具有:两个圆弧形切削刃部(3a、3a),其与主切削刃(2)相连;以及直线形切削刃部(3b),其设置在两个圆弧形切削刃部之间。当沿厚度方向观察该切削刀具时,满足以下条件:0.05TA≤L1≤0.4TA,0.1L1≤L≤0.5L1,并且h≤15μm,其中,TA是各个主切削刃的内接圆的半径,L1是副切削刃(3)在直线形切削刃部的纵向上的长度,L是直线形切削刃部(3b)的长度,h是副切削刃(3)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230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6749.4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IPC: B23B51/00
Abstract: 钻头头部具有:第1安装面,其安装至保持架;头部前端面,其在沿中心轴的轴向处于第1安装面的相反侧;以及头部外周面,其与第1安装面及头部前端面相连。在头部外周面形成有以从头部前端面到达第1安装面的方式以绕中心轴的螺旋状延伸的第1出屑槽及第2出屑槽。第1出屑槽及第2出屑槽关于中心轴而对称地形成。第1出屑槽及第2出屑槽各自具有在沿以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周的周向隔开间隔而彼此相对的第1端及第2端。在第1安装面形成有沿与轴向正交的径向延伸的第1凸条、第2凸条及第3凸条。
-
公开(公告)号:CN11354391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80018764.7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Abstract: 切削刀具用刀身具有前端面、后端面、外周面、第1座面和第2座面。后端面处于前端面的相反侧。外周面与前端面相连。第1座面与前端面及外周面各自相连。第2座面与前端面相连且位于比外周面更靠中心轴侧的位置。在切削刀具用刀身设置有与第1座面、第2座面及前端面各自相连的避让部。在从前端面朝向后端面的方向观察前端面的情况下,相对于与中心轴平行的直线而垂直且沿第1座面的方向的避让部的长度,是相对于第1座面垂直的方向且经过第2座面、避让部和前端面的切点的方向的避让部的长度的3倍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13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4948.4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IPC: B23B51/00 , B23B31/107 , B23B5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削工具,该切削工具包括保持器、头部和紧固部。保持器具有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头部包括切削刃部(51)和柄部(52)。保持器设置有第一孔(H1)以及与第一孔(H1)连通的第二孔(H2),第一孔(H1)沿第三方向延伸,当沿平行于轴线的方向观察时,第三方向相对于从第二表面(12)朝向第一表面(11)延伸的第二方向倾斜第二角度。柄部具有平面部(21),并且设置在第二孔(H2)内。紧固部(30)设置在第一孔(H1)内,并且与平面部(21)接触。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中,第二方向与垂直于平面部(21)的第四方向之间的第三角度大于第二角度。第三角度小于9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