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扩散膜及包含该光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7284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9999.2

    申请日:2010-0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42 G02F1/133504 G02F2001/1335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不产生闪烁而正面对比度高且视角宽的光扩散膜,其具有基材膜、和由透光性树脂及分散在透光性树脂中的透光性微粒构成且表面平坦的光扩散层,上述透光性微粒的平均粒径为0.5μm以上且小于20μm,上述透光性微粒的含有量相对于上述透光性树脂100重量份为25重量份~60重量份以下,上述透光性微粒的折射率比上述透光性树脂的折射率大,上述透光性微粒的折射率与上述透光性树脂的折射率之差为0.04~0.2,上述光扩散层的厚度为上述透光性微粒的平均粒径的1倍~3倍。此外,本发明涉及安装有该光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装置。

    膜、膜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1416086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2469.5

    申请日:2007-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G02F2413/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相对于膜平面倾斜的方向上折射率最高,且其方向可以任意变化的膜、膜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在垂直取向膜上形成平行取向性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层。此时,上述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垂直取向膜界面中倾斜取向。另外,此时的倾斜角根据上述垂直取向膜的摩擦处理的程度,可容易地调整。即,可以任意控制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的折射率椭圆体的倾斜角。因此,可以实现在相对于膜平面倾斜的方向上折射率最高,且其方向可以任意地变化。

    膜和膜的制造方法及其利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10737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780011043.8

    申请日:2007-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不是在膜的平面方向而是在膜的法线方向具有高折射率的膜和膜的制造方法及其利用。在垂直取向用取向膜上形成混合取向性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层。此时,上述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垂直取向用取向膜界面是垂直取向或倾斜取向。由此可制造在使膜的平面正交轴向和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分别为nx、ny、nz时满足nz>nx和nz>ny的膜。

    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5136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106039.7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制造具有双折射层的光学膜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下列1到5步中计算的参数值摩擦所选用于取向层的膜2从而得到取向层2,和用产生双折射的聚合物涂布所得的取向层2。第一步:通过摩擦多个用于取向层的膜1,其具有在摩擦处理中定义摩擦强度的互相不同的参数值,获得取向层1的步骤。第二步:通过用产生双折射的聚合物涂布所述第一步中得到的多个取向层1制造双折射层的步骤,第三步:测量所述第二步中得到的双折射层的取向性能的步骤,第四步:计算第一步中的参数值和第三步中得到的取向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步骤,第五步:根据所述第四步中计算的相互关系,计算用于得到具有某一取向性能的双折射层的参数值的步骤。

    液晶表示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954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5036.5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备背光灯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不降低背光灯装置的出射光的利用效率地缓和灯的影像。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00)依序具备背光灯装置(2)、第1光漫射板(3)、棱镜片(4a,4b)、第1偏振片(5)、液晶单元(1)、第2偏振片(6)、以及第2光漫射板(7),第1偏振片(5)与第2偏振片(6)配置为它们的吸收轴形成正交尼科尔的关系,第1光漫射板(3)具有在从背面入射与所述背面的垂线方向平行的光线时,相对所述垂线方向形成20°角度的方向上出射的透射光的强度(I20)与相对所述垂线方向形成0°角度的方向上出射的透射光的强度(I0)之比(I20/I0)为75%以上的特性,第2光漫射板(7)具有包含透光性树脂(721)和在透光性树脂(721)中分散的透光性微粒(722)的光漫射层(72)。

    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27162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0780013945.5

    申请日:2007-03-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G02B5/3033 G02F2413/10 Y10T428/10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膜,其能够自由调节倾斜角,并能够容易地生产而不需要同时调节聚合和混合,和提供生产该光学膜的方法。所述光学膜是具有双折射的膜。通过至少两种具有提供折光指数各向异性的结构和质子接受基团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具有提供折光指数各向异性的结构和质子供予基团的化合物之间的分子间氢键经缔合生产所述膜。制造所述光学膜的方法包括将至少两种具有提供折光指数各向异性的结构和质子接受基团的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具有提供折光指数各向异性的结构和质子供予基团的化合物混合,并由该混合物在取向膜上形成膜。

    制造光学膜的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5071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106040.X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制造光学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产生双折射的聚合物涂布基于在以下第1至5步中计算的取向性能选择的取向层2。第一步:测量具有不同取向性能的多种取向层1的取向性能的步骤,第二步:通过使用产生双折射的聚合物涂布已在第一步中测量其取向性能的取向层1制造双折射层的步骤,第三步:测量在所述第二步中获得的双折射层的取向性能的步骤,第四步:计算在第一步中测量的取向层1的取向性能和在第三步中测量的双折射层的取向性能之间相互关系的步骤,和第五步:从所述第四步计算的相互关系,计算取向层1的取向性能的步骤,取向层1用于获得具有某一取向性能的双折射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