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9529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80077291.3

    申请日:2012-11-26

    Abstract: 一种核反应堆,其包括壳体,壳体在其中设置有活性区域,所述活性区域包括一堆杆型燃料元件,所述燃料杆包封在管状外壳中并浸入初级冷却剂中,所述冷却剂在所述活性区域和至少一个热交换器之间循环。为减小聚集在燃料元件外壳之下的气态裂变部分压力水平并使得在进入燃料元件的活性部分的入口处的初级冷却剂的速度场均匀分布,所述燃料元件在其上部设置有填充有燃料的活性部分和布置在活性部分之下的中空工作部分。

    具有液体金属冷却剂的核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04885160B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280077308.5

    申请日:2012-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03 G21C15/247 G21D1/006 Y02E30/34 Y02E30/35

    Abstract: 具有液体金属冷却剂本核反应堆包括具有盖的壳体(1)和分离外壳(6),所述分离外壳布置布置在壳体中。在所述分离外壳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5)中具有至少一个蒸气发生器(3)和至少一个泵(4)。在所述分隔外壳(6)中,具有活性区域(2),其上设置有热收集器(8),其与蒸气发生器(3)的竖直中间部分连通,以便将液体金属冷却剂的蒸气分类成上升流和下降流,或者热收集器(8)与蒸气发生器的上部连通,以便制造逆流热交换区域。上水平冷收集器(10)布置在反应堆头部下,具有未充满的冷却剂水平,下聚集收集器(11)布置在蒸气发生器(3)之下,与上水平冷收集器(10)连通。泵(4)的入口与上水平冷收集器(10)连通,泵(4)的出口与下环形压力收集器(12)连通,所述下聚集收集器(11)与所述下环形压力收集器(12)由水平隔板(13)分开,下环形压力收集器(12)与活性区域的分布收集器(15)连通。

    具有液体金属冷却剂的核反应堆

    公开(公告)号:CN10488516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280077308.5

    申请日:2012-1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03 G21C15/247 G21D1/006 Y02E30/34 Y02E30/35

    Abstract: 具有液体金属冷却剂本核反应堆包括具有盖的壳体(1)和分离外壳(6),所述分离外壳布置在壳体中。在所述分离外壳和所述壳体之间的环形空间(5)中具有至少一个蒸气发生器(3)和至少一个泵(4)。在所述分隔外壳(6)中,具有活性区域(2),其上设置有热收集器(8),其与蒸气发生器(3)的竖直中间部分连通,以便将液体金属冷却剂的蒸气分类成上升流和下降流,或者热收集器(8)与蒸气发生器的上部连通,以便制造逆流热交换区域。上水平冷收集器(10)布置在反应堆头部下,具有未充满的冷却剂水平,下聚集收集器(11)布置在蒸气发生器(3)之下,与上水平冷收集器(10)连通。泵(4)的入口与上水平冷收集器(10)连通,泵(4)的出口与下环形压力收集器(12)连通,所述下聚集收集器(11)与所述下环形压力收集器(12)由水平隔板(13)分开,下环形压力收集器(12)与活性区域的分布收集器(15)连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