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3431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1529374.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室分覆盖单元及温度监控方法、装置,其中,数字室分覆盖单元包括处理器以及多个射频通道;处理器分别连接各射频通道;处理器在本机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且小于第二门限时,关闭一半数量的射频通道;在本机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时,关闭全部数量的射频通道;在本机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时,开启全部数量的射频通道。进而实现数字室分覆盖单元过温时,自动关闭预设数量的射频通道,通过降低设备功耗,降低本机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毁数字室分覆盖单元。在本机温度降低到第三门限时,开启全部数量的射频通道,使得数字室分覆盖单元正常工作,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521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266860.8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上行底噪优化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的多业务远端单元的数量设定值;获取多业务远端单元的在位数量值;根据多业务远端单元的数量设定值和在位数量值,查找预设衰减表,获取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的上行底噪衰减值的目标值;其中,在位数量值与目标值对应;将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的当前上行底噪衰减值更新为目标值。还公开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上行底噪优化装置及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通过根据多业务远端单元的在位数量值及数量设定值,自动调节优化系统的上行增益衰减,解决了传统的上行底噪调测存在的调测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大大提升调测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3431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29374.7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室分覆盖单元及温度监控方法、装置,其中,数字室分覆盖单元包括处理器以及多个射频通道;处理器分别连接各射频通道;处理器在本机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且小于第二门限时,关闭一半数量的射频通道;在本机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门限时,关闭全部数量的射频通道;在本机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时,开启全部数量的射频通道。进而实现数字室分覆盖单元过温时,自动关闭预设数量的射频通道,通过降低设备功耗,降低本机温度,防止温度过高烧毁数字室分覆盖单元。在本机温度降低到第三门限时,开启全部数量的射频通道,使得数字室分覆盖单元正常工作,实现温度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521657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810266860.8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上行底噪优化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的多业务远端单元的数量设定值;获取多业务远端单元的在位数量值;根据多业务远端单元的数量设定值和在位数量值,查找预设衰减表,获取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的上行底噪衰减值的目标值;其中,在位数量值与目标值对应;将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的当前上行底噪衰减值更新为目标值。还公开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上行底噪优化装置及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通过根据多业务远端单元的在位数量值及数量设定值,自动调节优化系统的上行增益衰减,解决了传统的上行底噪调测存在的调测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大大提升调测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9044587U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821500692.6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飞
IPC: G06F13/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件电路及通信装置,该硬件电路包括:处理器芯片和逻辑可编程芯片,处理器芯片与逻辑可编程芯片之间通过专用地址线、数据线、时序控制线连接,专用地址线用于传输地址信息,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或地址信息,时序控制线用于传输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于指示所述数据线传输的信息类型,该信息类型为数据或地址信息。通过该方案,可以减小硬件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减小PCB的占用面积以及减少硬件电路使用的连接线数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