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37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69910.5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耀基 , 刘朝竹 , 李海兵 , 宋慧林 , 李侯超 , 董伟 , 陈双贵 , 张晖 , 宗世荣 , 方世祥 , 赵建云 , 卢昌 , 李宁 , 李红艳 , 方舒 , 字佳林 , 熊广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沉砂夹细比θ0值提高磨矿分级产能的方法,属磨矿分级技术领域,当磨矿机与旋流器两种设备构成有机统一体,形成磨矿分级工艺流程时,传统方法解决的是溢流细度β值。本发明解决的是以降低沉砂夹细比θ0值,并以此来提高磨矿分级产能和降电耗。当θ0=23.74%时,溢流浓度、细度不降反升,产能提高28.30%。本发明具体是由磨矿机与水力旋流器两种设备构成的第一段全闭路的两段磨矿分级工艺流程,和第一段开路的两段磨矿分级工艺流程中,所述提高磨矿分级产能链条为:二段Φ500mm水力旋流器分离锥上B点值控制→沉砂夹细比θ0值控制→二段磨矿分级负荷(Q2)控制→一段磨矿分级产能Q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40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10092534.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用设备,属选矿用水力旋流器。其设备主要由第一段三相流水力旋流器、第二段两相流旋流器、管道和砂浆泵相互连接后构成,其中对1000~0µm粒级矿粉设置为第一段+38µm粒级分级点,第一段采用直径为Ф350mm固、液、气三相流水力旋流器进行分离处理,经第一段三相流水力旋流器处理分离后获得的细颗粒溢流通过砂浆泵后泵入第二段直径为Φ75mm两相旋流器,第二段±10µm粒级脱泥点,第二段采用直径为Ф75mm固、液两相流旋流器进行分离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396705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16700.X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等降水力旋流器,应用于无等降现象矿种,例如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海口、安宁、昆阳处理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厂磨矿分级流程中的分级设备,以及中铝公司所属的氧化铝厂铝土矿磨矿分级流程中的分级设备。像磷矿与铝土矿还有其他矿种,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比重差很小,大约为0.2~0.4之间,按重选理论称为无等降现象的矿种,自旋流器与磨矿机在磨矿分级流程中连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机组以来直至今日,一直使用有色金属矿种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比重差约在3.5~4.5之间有等降现象旋流器,有等降现象的旋流器是回收比重大,粒度小有用矿物为目的,所以应用在无等降矿种中不符合回收以粒度大小划分分级界线之需要,常常出现溢流跑粗,沉砂夹细的现象,因此本集团公司在生产实践中研发了一种无等降旋流器,解决了溢流跑粗、沉砂夹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40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92781.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4C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的方法,即以中低品位胶磷矿粉矿为原料,1000~0μm粒级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低品位胶磷矿粉矿采用无等降现象划分粒级,粒级划分的新理论根据是按照中低品位胶磷矿粒级含量、粒级品位固有特性,即粒级含量最为稳定或粒级品位之间差值最大划分粒级,确定分级点和脱泥点;其中分级点为38μm,脱泥点为10μm从而形成了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的方法;第一段采用Ф350mm固、液、气三相流旋流器实现±38μm粒级分级,第二段采用Ф75固、液两相流旋流器实现±10μm粒级脱泥;分级和脱泥作业的沉砂产品合并为最终品位P2O5大于28%的粉磷精矿,脱泥作业-10μm含量约为80%,P2O5小于16%的溢流产品为最终尾矿。
-
公开(公告)号:CN1114379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10269910.5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耀基 , 刘朝竹 , 李海兵 , 宋慧林 , 李侯超 , 董伟 , 陈双贵 , 张晖 , 宗世荣 , 方世祥 , 赵建云 , 卢昌 , 李宁 , 李红艳 , 方舒 , 字佳林 , 熊广爱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沉砂夹细比θ0值提高磨矿分级产能的方法,属磨矿分级技术领域,当磨矿机与旋流器两种设备构成有机统一体,形成磨矿分级工艺流程时,传统方法解决的是溢流细度β值。本发明解决的是以降低沉砂夹细比θ0值,并以此来提高磨矿分级产能和降电耗。当θ0=23.74%时,溢流浓度、细度不降反升,产能提高28.30%。本发明具体是由磨矿机与水力旋流器两种设备构成的第一段全闭路的两段磨矿分级工艺流程,和第一段开路的两段磨矿分级工艺流程中,所述提高磨矿分级产能链条为:二段Φ500mm水力旋流器分离锥上B点值控制→沉砂夹细比θ0值控制→二段磨矿分级负荷(Q2)控制→一段磨矿分级产能Q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4935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0493.1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筒锥连体无溢流管水力旋流器。本发明属于物料的分级、脱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分级、脱泥设备。本水力旋流器由外溢流管,外溢流帽、进浆管、筒锥连体、沉砂咀螺母和沉砂咀组成,筒体和锥体为筒锥连体的整体构件,筒体和锥体的内侧相交部位呈平滑的圆弧过渡面。本发明可消除传统旋流器的筒锥结合部的沟槽所造成的强烈紊流,提高进入锥体离心力场的能量,并可以利用自身形成的溢流柱,取消传统溢流管带来的不利影响,它将大大提高分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408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10092781.6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4C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的方法,即以中低品位胶磷矿粉矿为原料,1000~0µm粒级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低品位胶磷矿粉矿采用无等降现象划分粒级,粒级划分的新理论根据是按照中低品位胶磷矿粒级含量、粒级品位固有特性,即粒级含量最为稳定或粒级品位之间差值最大划分粒级,确定分级点和脱泥点;其中分级点为38µm,脱泥点为10µm从而形成了两段旋流器开路流程生产粉磷精矿的方法;第一段采用Ф350mm固、液、气三相流旋流器实现±38µm粒级分级,第二段采用Ф75固、液两相流旋流器实现±10µm粒级脱泥;分级和脱泥作业的沉砂产品合并为最终品位P2O5大于28%的粉磷精矿,脱泥作业‑10µm含量约为80%,P2O5小于16%的溢流产品为最终尾矿。
-
公开(公告)号:CN10556218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63421.9
申请日:2015-12-21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粗磨粗分提高磨矿效率与分级效率设备及方法,当磨矿机与分级设备无等降旋流器两种设备构成一个整体机组连成闭路流程时,如何提高磨矿与分级效率双高的方法。本发明采用的设备结构为:一段棒磨磨矿机的一端为给矿入口,另一端为一段磨矿机排矿出口,一段磨矿机排矿出口通过渣浆泵与无等降旋流器的给矿口连接,无等降旋流器的沉砂嘴通过管道与二段球磨磨矿机的给矿入口连接,管道上连接有渣浆泵,二段磨矿机排矿出口通过渣浆泵与无等降旋流器的给矿口连接,无等降旋流器机组以磨矿机粗的磨矿细度让无等降旋流器在粒度粗和粒级宽的浆料条件下,获得较细的合格的目的细度、浮选给矿细度,实现磨矿和分级效率双高的目的,为双赢理论。
-
公开(公告)号:CN205217162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1027575.9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等降水力旋流器,应用于无等降现象矿种,例如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海口、安宁、昆阳处理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厂磨矿分级流程中的分级设备,以及中铝公司所属的氧化铝厂铝土矿磨矿分级流程中的分级设备。像磷矿与铝土矿还有其他矿种,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比重差很小,大约为0.2~0.4之间,按重选理论称为无等降现象的矿种,自旋流器与磨矿机在磨矿分级流程中连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机组以来直至今日,一直使用有色金属矿种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比重差约在3.5~4.5之间有等降现象旋流器,有等降现象的旋流器是回收比重大,粒度小有用矿物为目的,所以应用在无等降矿种中不符合回收以粒度大小划分分级界线之需要,常常出现溢流跑粗,沉砂夹细的现象,因此本集团公司在生产实践中研发了一种无等降旋流器,解决了溢流跑粗、沉砂夹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122263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254690.9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筒锥连体无溢流管水力旋流器,其特征是:筒体和锥体为筒锥连体的整体构件,筒体和锥体的内侧相交部位呈平滑的圆弧过渡面,进浆口与筒体部分为整体构件,外溢流帽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外溢流管和筒锥连体的筒体用卡箍连接,筒锥连体的下锥用沉砂咀螺母与沉砂咀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