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5536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34658.3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G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杉木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杉木种苗按照1m~1.5m×1.5m~1m的株行距种植在薇甘菊发生、且适宜杉木生长的区域,抚育杉木3~4年,即可逐步替代直至完全遏制薇甘菊。本发明除了能够完全遏制薇甘菊生长,控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还能收获杉木木材及其加工的制品、产品;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简单、易行、易推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313527.X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将香叶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直至浓度为10-4g/mL。对薇甘菊颈盲蝽雌雄成虫均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190277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7750.9
申请日:2013-04-20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大花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具体是:截取大花菟丝子的茎蔓顶梢;将2~3支截取的茎蔓顶梢插入盛水的容器中,得大花菟丝子繁殖组块;在薇甘菊发生区域,按每100m2放置20~30个大花菟丝子繁殖组块,并将大花菟丝子繁殖组块上部的茎蔓在薇甘菊嫩茎上缠绕2~3圈,或者辅助攀附在薇甘菊嫩茎上,自然生长至大花菟丝子茎形成吸器固着在薇甘菊上,完成大花菟丝子侵染薇甘菊,从而侵染、寄生致死薇甘菊,防止其扩散和蔓延。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无污染,对环境非常友好,成本低廉,防控效果好,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等优点。可在薇甘菊盖度达90%以上,且无重要经济作物伴生的薇甘菊发生区域,有效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48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20983.8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将十六烷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控制浓度为10-5g/mL。对薇甘菊颈盲蝽性成熟雄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雄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07657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25781.0
申请日:2015-08-25
IPC: A23F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普洱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普洱熟茶80~90%、丹参8~19%、三七提取物1%、葛根提取物1%,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将所备丹参清洗后切丝,再与普洱熟茶混合后,以水蒸气加热,直到两种原料吸水膨胀至松软为止,再加入三七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混合均匀,使三七提取物和葛根提取物均匀粘附在普洱茶和丹参的表面,然后经常规压制、干燥、灭菌后,即得到普洱保健茶。本发明使人们在品尝普洱茶的同时,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本发明口感良好,可长期饮用,符合现代生活需求。与同类产品相比,本发明容易吸收,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并且不含糖,适用于任何群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1864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61483.5
申请日:2014-09-11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昆虫取食特性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部封闭、内带空腔、顶部带活动盖的壳体,其特征在于空腔内设有将空腔分隔为多个腔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底部设有贯通两两腔室的通槽,使空腔形成既隔离又能与相邻腔室连通的多个腔室,以将试验昆虫置于既隔离又相互联通的某一腔室中,使试验昆虫能通过腔室之间隔板底部的通槽自由穿行于各隔离的腔室取食被检测的食物,经过设定的取食时间,即可得出试验昆虫对某一待检测食物的喜好、食谱(寄主专一性检测)、取食量、取食频率等数据,最终获得试验昆虫的取食特性。本发明简单、便捷、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141480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120983.8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性引诱剂,其将十六烷酸溶解在二氯甲烷中,控制浓度为10-5g/mL。对薇甘菊颈盲蝽性成熟雄成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雄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32223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410434659.8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G22/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麻竹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将麻竹株行距按照3m×4m~5m×6m种植在薇甘菊发生,且适宜麻竹生长的区域,抚育麻竹3~4年,即可逐步替代,直至完全持续遏制薇甘菊。本发明提供的替代控制薇甘菊的方法,除了能够完全遏制薇甘菊生长,控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还能收获麻竹的竹材、竹笋及其加工的制品、产品;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简单、易行、易推广的特点;生态效益、观赏价值显著,能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580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13527.X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薇甘菊颈盲蝽成虫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其是将香叶烯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直至浓度为10-4g/mL。对薇甘菊颈盲蝽雌雄成虫均有较强的引诱作用。本发明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的优点。可用于诱捕、聚集薇甘菊颈盲蝽成虫防控薇甘菊,持续控制薇甘菊的扩散和蔓延,为薇甘菊的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08201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3674.1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 泽桑梓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勃氏甜龙竹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勃氏甜龙竹按3m~6m×4m~6m的株距和行距,种植在薇甘菊发生且适宜勃氏甜龙竹生长的区域,抚育勃氏甜龙竹2~3年,即可逐步替代薇甘菊生长蔓延,直至完全遏制薇甘菊。本发明提供的控制薇甘菊的方法,除了能够完全遏制薇甘菊生长,控制薇甘菊的扩散、蔓延,还能收获勃氏甜龙竹的竹材、竹笋及其加工的制品、产品;且具有环境友好,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简单、易行,易学习掌握、易推广的特点;生态效益、观赏价值显著,能促进增产、增收,提高土地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