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726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065892.7

    申请日:2024-01-1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配备有:具有开口的连接器本体、配备有贯通孔的2个电力端子、以及1个连锁端子。连锁端子和2个电力端子配置在开口之中。在连接器本体的侧面,配备有具有孔的2个接头。当以平面视图观察开口时,连锁端子和2个电力端子以将连锁端子的中心与2个电力端子的贯通孔的中心连接起来的三角形成为等腰三角形的方式配置。连锁端子的中心对应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2个接头配置在由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二等分线和将底边延长的直线划分出的4个区域之中的对角的区域。

    设备用连接器及电气设备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766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50605.X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在将设备用连接器向框体的开口插入时避免设备用连接器的端子与框体的接触。设备用连接器(30)在贯通了形成于框体(12)的开口(14)的状态下安装于框体内的基板,其中,设备用连接器具备:端子(40);壳体(32),具有保持端子的外侧连接部的壳体主体(34)和安装片(36);以及辅助构件(60),由壳体支承在端子的连结部及基板侧连接部伸出的一侧,辅助构件具有覆盖端子的连结部的一对引导板(70),一对引导板分别具有与开口的内表面接触来引导辅助构件的引导缘(70F),引导缘形成于在相对于开口的内表面进行接触的接触状态下避免基板侧连接部及连结部与开口的内表面接触的位置。

    线束
    3.
    发明公开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61946.7

    申请日:2014-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98 H01B7/0045 H01B7/04 H01R9/032 H01R13/6593

    Abstract: 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连接的线束(10)具备: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一设备连接;第二屏蔽连接器(30),与第二设备连接;电线(40),配置在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及屏蔽部件(5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布构成;并且,形成如下结构,在电线(40)被配置于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后,将呈片状的屏蔽部件(50)覆盖于电线(40),由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被屏蔽。

    充电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充电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93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72438.3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充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充电连接器(10)具备:电源端子(22A、22B);信号端子(24);壳体(50),具有保持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的端子保持部;止动体(60),与所述壳体共同保持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中继端子(28A、28B),具有板状连接部和电力线连接部,该板状连接部具有贯穿孔,以沿着与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于电源端子(22)的端部;以及电力线(32),经由中继端子与电源端子电连接,电源端子(22)是金属板状的构件弯曲而成的构件,电源端子(22)的筒部(23a)具有沿着各自的长度方向的狭缝。

    设备用连接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38427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410641934.3

    申请日:201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用连接器,其被低背化。设备用连接器具备:导电部件,将设备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以及设备侧壳体,保持导电部件,设备侧壳体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一次成型部,用于配置导电部件并且具备保持螺母的螺母保持部;以及合成树脂制的二次成型部,与一次成型部一体形成并且具有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呈筒状的罩部,导电部件具备与配置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端子连接的对方侧端子连接部,螺母配置在罩部的内部,并且螺母与在对方侧端子与对方侧端子连接部重叠的状态下贯通对方侧端子和对方侧端子连接部的螺栓螺合。

    设备用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38427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641934.3

    申请日:2014-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用连接器,其被低背化。设备用连接器具备:导电部件,将设备与对方侧连接器电连接;以及设备侧壳体,保持导电部件,设备侧壳体具备:合成树脂制的一次成型部,用于配置导电部件并且具备保持螺母的螺母保持部;以及合成树脂制的二次成型部,与一次成型部一体形成并且具有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呈筒状的罩部,导电部件具备与配置于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端子连接部,螺母配置在罩部的内部,并且螺母与在对方侧端子与对方侧端子连接部重叠的状态下贯通对方侧端子和对方侧端子连接部的螺栓螺合。

    基板用连接器及电气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766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235717.8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以使端子间的绝缘性更加提高为目的。基板用连接器(30)是安装于基板的基板用连接器,具备:多个端子(40);壳体(32),以使多个端子各自的连结部和基板侧连接部向外侧延伸出的状态保持多个端子各自的外侧连接部;以及辅助构件(60),被壳体支承于连结部及基板侧连接部延伸出的一侧,多个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是电力端子(40),辅助构件(60)包括对准板(80),对准板(80)具有多个端子的基板侧连接部分别贯穿的多个贯穿孔(81、83),对准板具有突部(85、86a、86b),突部(85、86a、86b)位于多个贯穿孔(81、83)之间,将贯穿于多个贯穿孔各自的基板侧连接部(44)间的沿面距离增大。

    充电连接器
    8.
    发明公开
    充电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693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80048999.X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以提供能使护线套的安装作业容易的技术为目的。充电连接器(10)具备功率端子(22)、信号端子(24)、保持功率端子(22)及信号端子(24)的壳体(50)、与壳体(50)合体的保持体(60)、与功率端子(22)电连接并在与外部充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中继端子(28)、经由中继端子(28)与功率端子(22)电连接的电力线(32)、与信号端子(24)电连接的信号线(34)、以及将壳体(50)的后端部到电力线(32)及信号线(34)的中间部一并覆盖的护线套(90)。保持体(60)具有沿着插拔方向突出的壁,壁具有限制所述中继端子(28)的位置的限制壁(65),在限制壁(65)中在中继端子(28)的延伸方向上的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肋(67)。

    充电连接器
    9.
    发明公开
    充电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93238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12747.1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抑制向端子的振动传递的充电连接器。充电连接器(10)具备:电源端子(11);壳体主体(31),形成有能收纳电源端子(11)的电源端子收纳部(33);止动体(60),与壳体主体(31)一起保持电源端子(11);中继端子(14),装配于电源端子(11)的端部,在与外部充电连接器的插拔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电力线,经由中继端子(14)与电源端子电连接,在与电源端子(11)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电力线保持部(37),在离开中继端子(14)的位置保持电力线。

    线束
    10.
    发明授权
    线束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7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80061946.7

    申请日:2014-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98 H01B7/0045 H01B7/04 H01R9/032 H01R13/6593

    Abstract: 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进行连接的线束(10)具备: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一设备连接;第二屏蔽连接器(30),与第二设备连接;电线(40),配置在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及屏蔽部件(50),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布构成;并且,形成如下结构,在电线(40)被配置于第一屏蔽连接器(20)与第二屏蔽连接器(30)之间后,将呈片状的屏蔽部件(50)覆盖于电线(40),由此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被屏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