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以及远程操作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6004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084033.0

    申请日:2020-10-1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以及远程操作系统。车辆包括:许可单元,被配置为许可由设置在所述车辆外部的远程操作装置执行的远程操作;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发送所述车辆的周围信息;接收单元,被配置为经由所述远程操作装置接收由所述车辆外部的操作员输入的远程操作信号;行驶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远程操作信号控制所述车辆行驶;驾驶数据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由所述车辆内的驾驶员输入的驾驶数据;以及接管判断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许可单元许可所述远程操作时,当由所述驾驶数据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驾驶数据与所述远程操作信号之间的差异在预定范围内时,判断允许将所述车辆的驾驶操作接管给所述远程操作。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966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80364.X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更适当地促进与场所相应的服务的提供或与服务相应的场所的提供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系统。本公开的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服务器装置的控制部执行如下处理,即:从场所提供者的装置中取得所述场所提供者可提供的场所的属性信息;从服务提供者的装置中取得所述服务提供者可提供的服务的属性信息;在所述场所的所述属性信息以及所述服务的所述属性信息具备规定的条件时,执行向所述场所提供者的装置发送促进将所述场所租赁给所述服务提供者的通知、以及向所述服务提供者的装置发送促进所述场所的利用的通知中的至少一方。

    无级变速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8276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180071396.3

    申请日:2011-06-10

    Inventor: 松波辰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40 F16H15/52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具备:由轴(50)上的第一和第二旋转部件(10、20)及太阳辊(30)夹持的各行星球(40);能以轴(50)为中心相对旋转且形成有将各行星球(40)的各支承轴(41)的一方的突出部沿径向引导的第一引导部(63)的第一行星架(61);形成有将各支承轴(41)的另一方的突出部沿径向引导的第二引导部(64)的第二行星架(62);具备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的与第一引导部(63)的交叉点保持支承轴(41)的一方的突出部的减径部(72),伴随旋转使该交叉点沿径向移动的限制板(70);使限制板(70)相对于轴(50)相对旋转的马达(MG);使第一行星架(61)与限制板(70)相互间产生与二者间的相对旋转速度相应的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部(80)。

    车辆和远程操作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7223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1072794.4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公开了车辆和远程操作系统。该车辆包括:许可单元,其被配置为许可使用所述车辆外部的远程操作装置的远程操作;发送单元,其配置为将从传感器获取的关于本车辆的环境的信息发送到所述远程操作装置;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由车辆外部的操作者经由所述远程操作装置输入的远程操作信号;行驶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远程操作信号来远程驾驶车辆;以及替换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车辆被远程驾驶时,接收来自乘员的替换操作者的指示。

    无级变速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8276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180071396.3

    申请日:2011-06-10

    Inventor: 松波辰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15/40 F16H15/52

    Abstract: 无级变速器具备:由轴(50)上的第一和第二旋转部件(10、20)及太阳辊(30)夹持的各行星球(40);能以轴(50)为中心相对旋转且形成有将各行星球(40)的各支承轴(41)的一方的突出部沿径向引导的第一引导部(63)的第一行星架(61);形成有将各支承轴(41)的另一方的突出部沿径向引导的第二引导部(64)的第二行星架(62);具备在沿轴线方向观察时的与第一引导部(63)的交叉点保持支承轴(41)的一方的突出部的减径部(72),伴随旋转使该交叉点沿径向移动的限制板(70);使限制板(70)相对于轴(50)相对旋转的马达(MG);使第一行星架(61)与限制板(70)相互间产生与二者间的相对旋转速度相应的传递扭矩的扭矩传递部(8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