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03620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80100390.7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67 , F01L1/047 , F01L1/053 , F01L13/0036 , F01L2013/0052 , F01L2820/03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能够通过减少需要热处理的范围而良好地抑制在热处理时凸轮轴上产生的变形。其包括切换机构(24),所述切换机构(24)具有通过在规定的往复范围内移动从而对可变机构(20)的动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滑动销(58)、以及被设置在凸轮轴的外周面上并用于对滑动销(58)从所述往复范围的一端向另一端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导轨(64)。切换销(58)具有与导轨(64)自由结合的突起部(58c)。还包括限制单元(58g、60a、58b、60),其实施下述两种限制中的至少一种,即对突起部(58c)的顶面(58h)和与该突起部(58c)对置的导轨(64)的底面(64d)的接触的限制,以及对滑动销(58)超过从所述一端至所述另一端的距离的移动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86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452827.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嶋崎忍
IPC: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其将氧化剂气体送出至燃料电池堆,包括马达、壳体和叶轮;氧化剂气体供应和排放通道;压力调节阀;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处理被执行用于在第一操作中在降低压力调节阀的开度之后增加叶轮的速度,在第一操作中执行降低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和增加叶轮的速度两者,第二处理被执行用于在第二操作中在降低速度之后增加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在第二操作中执行增加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和降低速度两者。
-
公开(公告)号:CN101903620B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0980100390.7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67 , F01L1/047 , F01L1/053 , F01L13/0036 , F01L2013/0052 , F01L2820/031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其能够通过减少需要热处理的范围而良好地抑制在热处理时凸轮轴上产生的变形。其包括切换机构(24),所述切换机构(24)具有通过在规定的往复范围内移动从而对可变机构(20)的动作状态进行切换的滑动销(58)、以及被设置在凸轮轴的外周面上并用于对滑动销(58)从所述往复范围的一端向另一端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导轨(64)。切换销(58)具有与导轨(64)自由结合的突起部(58c)。还包括限制单元(58g、60a、58b、60),其实施下述两种限制中的至少一种,即对突起部(58c)的顶面(58h)和与该突起部(58c)对置的导轨(64)的底面(64d)的接触的限制,以及对滑动销(58)超过从所述一端至所述另一端的距离的移动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93586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1811452827.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嶋崎忍
IPC: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746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和燃料电池系统的控制方法。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其将氧化剂气体送出至燃料电池堆,包括马达、壳体和叶轮;氧化剂气体供应和排放通道;压力调节阀;以及控制器。控制器执行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处理被执行用于在第一操作中在降低压力调节阀的开度之后增加叶轮的速度,在第一操作中执行降低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和增加叶轮的速度两者,第二处理被执行用于在第二操作中在降低速度之后增加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在第二操作中执行增加压力调节阀的开度和降低速度两者。
-
-
公开(公告)号:CN102383890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49722.7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嶋崎忍
IPC: F01L1/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2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33 , Y10T137/86694 , Y10T137/8671 , Y10T137/87185
Abstract: 一种油控制阀(10),包括:壳体(16),壳体(16)连接于油道,油经由油道被供给至液压装置以及从液压装置排出;长形阀芯(17),阀芯(17)通过在壳体中移动而改变对液压装置的油供-排状态;排出通道(28),排出通道(28)在阀芯中形成为使得排出通道沿阀芯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排出通道的出口设置在阀芯的轴向端部的径向侧面处,已经从液压装置进入壳体的油经由排出通道排出,其中,阀芯包括:长形阀芯体(17a);和附接件(17b),附接件(17b)独立于阀芯体并且固定在阀芯体的轴向端部处。
-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078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080053526.6
申请日:2010-06-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6 , F01L1/185 , F01L13/0021 , F01L13/0036 , F01L2013/0052 , F01L2105/00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导轨的磨损增加、能够减少延迟机构的数量、且能够基于单一的致动器的工作使用刚体部件一并顺畅地切换多个气缸的气门的开阀特性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具备切换第一以及第二气缸组的各气缸的气门(26)的开阀特性的切换机构(32)。切换机构(32)作为伴随着电磁螺线管(56)的工作与螺旋状的导轨(54)卡合而位移的刚体部件具备连杆轴(50a、50b)。切换机构(32)具备在第一气缸组与第二气缸组之间处于连杆轴(50a、50b)的中途的延迟机构(60),在电磁螺线管(56)工作时气门(26)处于提升中的气缸中,延迟机构(60)使第二连杆轴(50b)的位移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02383890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110249722.7
申请日:2011-08-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嶋崎忍
IPC: F01L1/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442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33 , Y10T137/86694 , Y10T137/8671 , Y10T137/87185
Abstract: 一种油控制阀(10),包括:壳体(16),壳体(16)连接于油道,油经由油道被供给至液压装置以及从液压装置排出;长形阀芯(17),阀芯(17)通过在壳体中移动而改变对液压装置的油供-排状态;排出通道(28),排出通道(28)在阀芯中形成为使得排出通道沿阀芯的轴向方向延伸并且排出通道的出口设置在阀芯的轴向端部的径向侧面处,已经从液压装置进入壳体的油经由排出通道排出,其中,阀芯包括:长形阀芯体(17a);和附接件(17b),附接件(17b)独立于阀芯体并且固定在阀芯体的轴向端部处。
-
公开(公告)号:CN10266707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80053526.6
申请日:2010-06-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6 , F01L1/185 , F01L13/0021 , F01L13/0036 , F01L2013/0052 , F01L2105/00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导轨的磨损增加、能够减少延迟机构的数量、且能够基于单一的致动器的工作使用刚体部件一并顺畅地切换多个气缸的气门的开阀特性的内燃机的可变气门装置。具备切换第一以及第二气缸组的各气缸的气门(26)的开阀特性的切换机构(32)。切换机构(32)作为伴随着电磁螺线管(56)的工作与螺旋状的导轨(54)卡合而位移的刚体部件具备连杆轴(50a、50b)。切换机构(32)具备在第一气缸组与第二气缸组之间处于连杆轴(50a、50b)的中途的延迟机构(60),在电磁螺线管(56)工作时气门(26)处于提升中的气缸中,延迟机构(60)使第二连杆轴(50b)的位移延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