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602.6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6 , G01R31/362 , H01M10/48 , H01M2220/20
Abstract: 电池系统包括二次电池、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二次电池包括配置为进行充电和放电的发电元件、电解质和电池壳。电解质浸渍到发电元件内部。发电元件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壳内。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指定二次电池温度。控制器配置为计算电解质中的盐浓度偏差。控制器配置为使用限定电解质的流动的方程式计算在电解质流动方向上发电元件中每个位置处的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第一流速为电解质从发电元件内部朝向发电元件外部流动时的流速。第二流速为电解质从发电元件外部朝向发电元件内部流动时的流速。方程式包括作为参数的电解质的密度。密度根据温度被指定。密度根据二次电池温度而变化。控制器配置为基于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计算发电元件中的盐浓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27B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580020602.6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6 , G01R31/362 , H01M10/48 , H01M2220/20
Abstract: 电池系统包括二次电池、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二次电池包括配置为进行充电和放电的发电元件、电解质和电池壳。电解质浸渍到发电元件内部。发电元件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壳内。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指定二次电池温度。控制器配置为计算电解质中的盐浓度偏差。控制器配置为使用限定电解质的流动的方程式计算在电解质流动方向上发电元件中每个位置处的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第一流速为电解质从发电元件内部朝向发电元件外部流动时的流速。第二流速为电解质从发电元件外部朝向发电元件内部流动时的流速。方程式包括作为参数的电解质的密度。密度根据温度被指定。密度根据二次电池温度而变化。控制器配置为基于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计算发电元件中的盐浓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0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036089.7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天野淳子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78 , H01M4/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锂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分隔体、负极和电解液。负极包含集电片。集电片的厚度为10~20μm。集电片具有多个凹部。对于各个凹部,将表面处的直径设为a,将与和其最接近的另一凹部的中心间距离设为b,将深度设为d,将所述直径a的平均值设为A,将所述中心间距离b的平均值设为B,将所述深度d的平均值设为D,进而将所述集电片的厚度设为C,满足式(1)、式(2)和式(3):0.05≤A≤0.18(1)B≤0.18(2)D/C≥3/5(3)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219303707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20159004.9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天野淳子
IPC: H01M4/7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板、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负极具有负极集电体,所述负极集电体包括在充电时锂金属沉积的主面。所述主面的凹部的平均间隔(L)相对于所述主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的比(L/Ra)为7.6~4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