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67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80068774.2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1/00 , B62D27/026 , F16B5/08 , F16B11/006 , Y10T403/4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凸缘结构,其确保了弯曲部处的刚性。本发明的粘合凸缘结构(10)具备:第一凸缘(14),其沿着第一车身面板(32)的端部而延伸,并且经由弯曲部(12)而被形成在该车身面板(32)的端部处;第二凸缘(16),其以与弯曲部(12)及第一凸缘(14)对置的方式而被形成在第二车身面板(34)的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二车身面板(34)与第一车身面板(32)一起构成车身的一部分;粘合剂(18),其将弯曲部(12)及第一凸缘(14)、与第二凸缘(16)进行粘合;突条部(24),其在第一凸缘(14)沿着第一车身面板(32)的端部而延伸的方向(即L方向)上延伸,并被形成在弯曲部(12)及第二凸缘(16)中的与弯曲部(12)对置的对置部(22)中的至少一方上,且所述突条部(24)朝向弯曲部(12)及对置部(22)中的对方侧形成凸起。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36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68774.2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B11/00 , B62D27/026 , F16B5/08 , F16B11/006 , Y10T403/4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合凸缘结构,其确保了弯曲部处的刚性。本发明的粘合凸缘结构(10)具备:第一凸缘(14),其沿着第一车身面板(32)的端部而延伸,并且经由弯曲部(12)而被形成在该车身面板(32)的端部处;第二凸缘(16),其以与弯曲部(12)及第一凸缘(14)对置的方式而被形成在第二车身面板(34)的端部处,其中,所述第二车身面板(34)与第一车身面板(32)一起构成车身的一部分;粘合剂(18),其将弯曲部(12)及第一凸缘(14)、与第二凸缘(16)进行粘合;突条部(24),其在第一凸缘(14)沿着第一车身面板(32)的端部而延伸的方向(即L方向)上延伸,并被形成在弯曲部(12)及第二凸缘(16)中的与弯曲部(12)对置的对置部(22)中的至少一方上,且所述突条部(24)朝向弯曲部(12)及对置部(22)中的对方侧形成凸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