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61332B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10043710.9

    申请日:2011-02-23

    Inventor: 中仓畅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其即使搭载车种变更时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对应,可以抑制膨胀完成时的气囊后部侧向上方移动。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的气囊(20),在膨胀完成时的前端部设有与仪表板(1)中的外壳(6)前方侧的上表面(2a)抵接的支撑膨胀部(35),抑制气囊的后部(20a)侧向上方移动。气囊(20)具有气囊主体(21)和配置在气囊主体内的整流布(41)。整流布(41)从上方覆盖流入用开口(25),具有使从流入用开口(25)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向前后流动的流出用开口(42、44)。整流布(41)在气囊膨胀完成时,使前侧流出用开口(42)的周缘与支撑膨胀部(35)的内周面的全周接触。

    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61332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43710.9

    申请日:2011-02-23

    Inventor: 中仓畅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其即使搭载车种变更时也可以容易地进行对应,可以抑制膨胀完成时的气囊后部侧向上方移动。副驾驶席用气囊装置(M)的气囊(20),在膨胀完成时的前端部设有与仪表板(1)中的外壳(6)前方侧的上表面(2a)抵接的支撑膨胀部(35),抑制气囊的后部(20a)侧向上方移动。气囊(20)具有气囊主体(21)和配置在气囊主体内的整流布(41)。整流布(41)从上方覆盖流入用开口(25),具有使从流入用开口(25)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向前后流动的流出用开口(42、44)。整流布(41)在气囊膨胀完成时,使前侧流出用开口(42)的周缘与支撑膨胀部(35)的内周面的全周接触。

    气囊装置
    3.
    发明公开
    气囊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6805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236449.8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气囊支架(12)具有能够使充气机(25)的主体部(26)插通的插通孔(13a)。保持件(30)具有能够对气囊(20)的流入用开口(20a)的周缘进行按压的按压部(31),并且在按压部的内周面侧配置有内螺纹部(32)。充气机在主体部的凸缘部(28)附近的外周面侧,具有能够与内螺纹部螺合的外螺纹部(27)。保持件为如下结构,即,在内螺纹部和外螺纹部螺合时,通过按压部和凸缘部对气囊支架的插通孔周缘的部位进行夹持,由此将气囊和充气机保持于气囊支架。保持件具有从按压部延伸而能够将气囊和气囊支架贯通的凸出部(3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