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1832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0609084.7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煤层特征所用钻井液处理剂优选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经过预处理的煤粉样品,采用预先配制的钻井液处理剂溶液对上述经过预处理的煤粉样品进行吸附处理,获取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采用地层水对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进行脱附处理,获取脱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根据上述预处理的煤粉样品质量、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脱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的质量以及钻井液处理剂质量,获取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吸附率和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脱附率,实现了定量比较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的吸附性能及脱附性能,进而为煤层气钻探开采过程中钻井液处理剂优选及煤储层保护效果提供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32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09084.7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煤层特征所用钻井液处理剂优选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经过预处理的煤粉样品,采用预先配制的钻井液处理剂溶液对上述经过预处理的煤粉样品进行吸附处理,获取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采用地层水对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进行脱附处理,获取脱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根据上述预处理的煤粉样品质量、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脱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的质量以及钻井液处理剂质量,获取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吸附率和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脱附率,实现了定量比较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的吸附性能及脱附性能,进而为煤层气钻探开采过程中钻井液处理剂优选及煤储层保护效果提供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8297460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916248.6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煤层特征所用钻井液处理剂优选的评价系统,该系统包括:吸附柱、溶液罐、负压抽吸装置、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其中,吸附柱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导管与溶液罐连接,吸附柱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导管与负压抽吸装置连接,负压抽吸装置用于将溶液罐中的钻井液处理剂溶液抽出并经过吸附柱,对预处理的煤粉样品进行吸附处理,负压抽吸装置还用于将溶液罐中的地层水抽出并经过吸附柱,对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进行脱附处理。根据预处理的煤粉样品质量、钻井液处理剂质量、吸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脱附处理后的煤粉样品质量,完成对钻井液处理剂在煤岩表面吸附性与脱附性定量评价,为煤层气钻探开采过程中钻井液处理剂优选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7093.1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说明书涉及页岩油气藏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湿性测试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润湿性测试方法,包括:获取探针尖端与有机质样品表面采样点之间的第一粘附力和第二粘附力;根据所述第一粘附力计算探针尖端与所述有机质样品表面之间的第一粘附功,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粘附力计算探针尖端与所述有机质样品表面之间的第二粘附功;根据所述第一粘附功和第二粘附功,确定有机质样品表面的润湿性。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获取探针尖端和有机质样品表面间的粘附力数值,可以简便快捷地确定微相尺度下有机质样品表面的润湿性,进而可以准确描述不同储层环境下有机岩石的原位润湿特征,提升了有机质样品表面润湿性测试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997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684386.8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6F18/2433 , G06F18/20 , G06N3/0442 , G06N3/08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潜油电泵异常检测模型构建方法与潜油电泵异常检测方法,潜油电泵异常检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根据潜油电泵监测数据样本构建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利用训练集与验证集训练第一预设模型,得到潜油电泵监测信号重构模型;将验证集输入至潜油电泵监测信号重构模型,得到验证集对应的第一重构信号;利用验证集与第一重构信号,训练第二预设模型,得到重构误差预测模型;根据验证集与第一重构信号,确定正常工况下的重构误差标准差,结合重构误差预测模型构建阈值确定模型;根据潜油电泵监测信号重构模型与阈值确定模型构建潜油电泵异常检测模型。由此,提高了潜油电泵异常检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62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046999.2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2F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气泡与液滴相互碰撞的装置,包括气泡发生装置、液滴发生装置、循环管道、控温装置和图像采集装置,气泡发生装置和液滴发生装置通过循环管道相连,控温装置设置在循环管道的外部,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循环管道上。本发明模拟中气泡和液滴的粒径大小和碰撞频率通过调整注射泵的连接针头和流量进行控制,用于模拟不同温度下和垂直管道不同偏移角度下气泡与液滴不同粒径比在不同碰撞频率下的碰撞情况,实时监测连续介质中气泡与液滴在气浮过程中的碰撞过程,研究不同情况下气浮过程中的气泡与液滴碰撞的动力学行为规律与转变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5410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811294931.1
申请日:2018-11-0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G01N27/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边管内检测器,其包括:纵长的中心轴,其具有相对的前端和后端,前端设置有连接头,后端设置有插头端座;沿着所述中心轴的纵长方向套设在所述连接头和插头端座之间的至少两个检测环,所述检测环包括:间隔预定距离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的两个滑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连接的多个弹性件,多个所述弹性件沿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弹性件具有面对待测管壁的安装面;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的传感器盒,所述传感器盒内设置有传感器;相邻两个所述检测环的传感器错位分布,且所有传感器能在圆周方向形成完整的覆盖面。本发明能够在不拆浮力块的情况下,能对隔水管边管实现快速、高效的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时效,降低作业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9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2086.6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高温高压下油气水混合物在弯管内流动的装置,水、油先混合形成油水混合液,再与气体在第一实验管前混合,用于模拟油气井的油气水混合物;第一实验管和第二实验管的端部对接形成弯折且相互扭转变形形成扭曲形成三维弯曲,用于模拟复杂的弯曲井;油浴温控器及其油浴套管为第一实验管和第二实验管提供高温,第一高压泵和所述第二高压泵维持第一实验管和第二实验管内的高压,用于模拟高温高压环境。本发明公开的模拟高温高压下油气水混合物在弯管内流动的装置,能耐高温高压和调节弯曲角度变化,能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模拟实际开采过程,与实际开采情况相差较小,实验模拟逼真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44946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168420.1
申请日:2012-05-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1B3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aY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将水玻璃、偏铝酸钠和去离子水混合,在15-70℃老化0.5~48小时得到晶化导向剂;将晶化导向剂、水玻璃、酸性铝盐和铝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制得硅铝凝胶;将硅铝凝胶于80~140℃下晶化;晶化0.1~80小时;向晶化硅铝凝胶中加入过氧化物,使过氧化物中的022-与凝胶中的Al2O3的摩尔比为0.05-20,再继续晶化5-20小时得到;本方法不添加任何有机或无机模板剂,也不经过多次的后处理改性过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直接制备出高硅铝比的Y型分子筛,所得分子筛具有80%以上的结晶度,硅铝比不低于5.8,平均晶粒度在200-30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108736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610103430.1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1B39/24
Abstract: 一类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的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类同时具有微孔和介孔的Y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碱源、硅源、铝源和水按照摩尔比9~16 Na2O∶7~15 SiO2∶Al2O3∶320~600 H2O配制成反应溶液,在60~100℃下水热晶化1~2天后,稀酸调节溶液pH值到9~11或者1~2,随后加入反应溶液总重量0.5~10%的表面活性剂,补加硅源,使最终反应物的硅铝比为50~400,动态室温晶化或者搅拌均匀后,于80~120℃下静态晶化12~72小时,晶化完成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和焙烧制得成品,制备的分子筛具有介孔结构的Y型分子筛包覆在微孔沸石Y型分子筛表面的核幔结构,制备方法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