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场站网络入侵智能检测与主动防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289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24314.3

    申请日:202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场站网络入侵智能检测与主动防御系统,涉及领域,包括:运行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收集新能源场站设备的参数信息,构建新能源场站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新能源场站的数字孪生模型获取新能源场站设备的运行数据;反演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基于聚类算法和轮廓系数法,提取特征参数,构建新能源场站的参数反演模型;入侵检测和防御单元,用于获取新能源场站设备的实时运行参数,识别运行参数中的异常模式并检测网络入侵行为;通过数字孪生模型仿真防御策略,根据仿真结果确定并执行最终的防御策略。本发明通过数字孪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确保所选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防御能力。

    一种机房及变电站UPS用保护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9123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90031.0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UPS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机房及变电站UPS用保护装置,包括防护壳体,还包括降温机构,用于对防护壳体内部的电气进行降温,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在防护壳体一侧外壁的进风壳体,且进风壳体一端外壁插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安装有抽风扇,且进风壳体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出风孔,本发明通过设置有降温机构,开启抽气泵,能够将外界的空气抽入到进风壳体内部,过滤网能够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空气通过空心壳体、换热管和排气管进入到防护壳体中,开启抽水泵,将储水壳体内部的水通过输出管和喷液管上的喷液嘴喷到换热管外壁上,能够对换热管上的空气进行降温。

    一种便于维修的水冷循环泵电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94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441564.X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维修的水冷循环泵电机,包括电机,还包括:底座一,所述电机的外壁设置有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均开设有榫槽一,所述底座一设置于电机的下方,所述底座一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一,且底座一的两侧外壁开设有榫孔一,所述榫孔一与安装槽一连通,所述榫孔一和榫槽一的内壁插接有榫块一,底座二,所述底座二的设置于底座一的一侧,且底座二的顶部安装有涡轮箱,所述底座二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插板,本发明设置的榫块一和榫块二可以使得电机和涡轮箱的连接稳定、可靠,同时通过榫块一和榫块二的连接相较于现有的螺栓固定方式,可以提升拆装时的便利性,提升拆装速度,方便使用。

    一种风机变桨轴承润滑装置及润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52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258603.7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机变桨轴承润滑装置,具体涉及轴承润滑技术领域,包括变桨轴承、底座、导轨座、滑动座、驱动轴、浮动座、滑动腔、浮动块、喷射孔、连通腔、固定管,所述固定管与所述连通腔贯通,且所述固定管上设有管接口;用于驱动所述浮动座水平移动的直线驱动部件。通过气缸带动驱动轴朝变桨轴承端面方向移动,使得浮动座表面与变桨轴承端面相抵,润滑油由浮动块上的喷射孔喷向变桨轴承的端面、内圈和外圈的间隙中,一方面相对现有技术,能够以较大压力将润滑油渗透至内圈、外圈间隙中,提高润滑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浮动座表面、浮动块表面均与变桨轴承端面抵触连接,减少润滑油溢出量,进而减少浪费润滑油的浪费现象。

    风力发电机组塔底冷却除湿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750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62822.5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风力发电机组塔底冷却除湿系统,涉及机组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塔筒,所述塔筒的圆周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套接有多个环形管,相邻的两个所述环形管相对的一侧外壁上竖直插接有竖管,所述塔筒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制冷机构,所述塔筒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回流机构,所述制冷机构、环形管和回流机构相连通,组成一个冷却系统。本发明通过制冷器制冷,然后由引水泵将冷却水通入至环形管中,环形管贴合在塔筒的外壁上,塔筒内的热量因为温度高而向温度低的地方流动,进而被冷却水带走热量快速排出,避免了直接在塔筒内部进行连续性的制冷散热,从而避免影响塔筒内部元器件的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