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81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1489300.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束分散液型油浆沉降剂。该油浆沉降剂是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低沸点极性溶剂中,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再将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滴加加入形成胶束,再除去水和低沸点溶剂后,将得到胶束分散到高闪点的油性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稳定的体系制得。本发明油浆沉降剂通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包裹聚丙烯酰胺形成的胶束,提高聚丙烯酰胺在油浆中的分散性,同时通过调节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种类和剂量,调控油浆沉降剂作用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油浆脱灰效率,避免固体颗粒在管道中聚集。本发明油浆沉降剂可以调控药剂的作用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747152.8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油浆沉降剂及其超高温脱除油浆灰分的方法。本发明一种超高温油浆沉降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苯酚和甲醛在30~100℃时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3~8h后加入胺类化合物在50~150℃下继续反应4~10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出体系中的水即可得目标产物;所述的苯酚、甲醛和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5):(0.1~3.5),酸性催化剂的用量为苯酚质量的0.01%~3%;然后用高沸点混合溶剂与合成的胺改性酚醛树脂配成质量浓度为20%~60%的超高温油浆沉降剂溶液后制得。本发明油浆脱灰技术原料适应性强、处理时间短、能耗低且处理效果显著,油浆脱灰率可达到9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93821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367118.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油浆灰分沉降助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催化裂化油浆灰分沉降助剂为一种端氨基嵌段聚醚,其制备方法包括将n官能度的聚乙二醇溶于甲苯中加入三乙胺,分批加入丁二酸酐,在80℃~110℃下搅拌反应4~8h,用稀盐酸溶液洗,用乙醚沉淀,抽滤、干燥后得到多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将所得的多羧基化的聚乙二醇与二官能度端氨基聚丙二醇加热共混,加入少量甲苯携水剂、对甲苯磺酸催化剂,在120~150℃加热搅拌6~12h,得到的粗产物用二氯甲烷溶解,洗去催化剂,乙醚沉淀,得到端氨基嵌段聚醚。本发明沉降助剂将破坏双电层作用与架桥作用相结合,在油浆中的分散性好,从而使24h脱灰率可达到90%以上,将催化裂化外甩油浆中的灰分含量降至0.02%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39591.3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领域,公开了一种油固分离装置、分离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包括调质单元、超重力分离单元、二级净化单元、渣浆浓缩单元;所述调质单元包括调质罐,所述超重力分离单元包括超重力分离机,所述二级净化单元包括膜过滤组件,所述渣浆浓缩单元包括固相浓缩设备;所述调质罐出口与超重力分离机入口相连,超重力分离机初级净化油浆出口与膜过滤组件入口相连,超重力分离机一级渣浆出口与固相浓缩设备入口相连;所述膜过滤组件反冲洗剂出口与调质罐入口相连。本发明能够降低膜过滤的操作温度,减少过滤膜上的堵塞与结焦,进而降低膜过滤组件的清洗频次,延长过滤膜使用寿命,实现分离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0893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09041.2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IPC: C10G5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重力油固分离装置及分离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超重力分离和膜过滤分离两部分,其中,超重力分离部分包括装置本体、油浆进料口、稀释液进料口、管道混合器、转动轴、液体分布器、分离构件、渣浆富集板、重相排出口、向心泵、轻相排出口、电机、氮气口;所述膜过滤分离部分包括管线和滑动挡板,管线分为膜过滤管线和稀释液进料管线两种。本发明先通过超重力分离将大多数固体颗粒排出,再利用膜过滤分离提升脱固效果,克服了单一分离模式的局限性,增强了分离效果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89300.7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束分散液型油浆沉降剂。该油浆沉降剂是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溶解在低沸点极性溶剂中,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再将聚丙烯酰胺水溶液滴加加入形成胶束,再除去水和低沸点溶剂后,将得到胶束分散到高闪点的油性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形成稳定的体系制得。本发明油浆沉降剂通过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包裹聚丙烯酰胺形成的胶束,提高聚丙烯酰胺在油浆中的分散性,同时通过调节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种类和剂量,调控油浆沉降剂作用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油浆脱灰效率,避免固体颗粒在管道中聚集。本发明油浆沉降剂可以调控药剂的作用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83523.9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制加工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碱催化体系油浆的脱灰剂及其应用、油浆中固体颗粒的脱除方法。所述脱灰剂含有电荷中和剂、破乳剂、二聚酸聚酰胺和溶剂;其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电荷中和剂含有2‑10%,所述破乳剂含有2‑15%,所述二聚酸聚酰胺含有10‑40%,余量为溶剂。油浆中固体颗粒的脱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脱灰剂与含有碱性催化剂的油浆混合后进行沉降处理。该脱灰剂能够脱除油浆中的碱性催化剂粉末,且显著提高了脱灰剂的脱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02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625914.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 ,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10G2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炼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浆脱固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催化裂化油浆脱固的方法。该油浆脱固剂包含絮凝剂、降粘剂和溶剂;其中,所述絮凝剂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式(I)中,n为1‑10;m为2‑4;Ra、Rb各自选自未取代亚烷基链或含有仲氨结构的亚烷基链。本发明将具有式(I)结构的絮凝剂和降粘剂溶解于溶剂得到油浆脱固剂,能够显著的缩短油浆中固体沉降周期、降低成本、减小能耗。#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3322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110747152.8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温油浆沉降剂及其超高温脱除油浆灰分的方法。本发明一种超高温油浆沉降剂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苯酚和甲醛在30~100℃时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3~8h后加入胺类化合物在50~150℃下继续反应4~10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出体系中的水即可得目标产物;所述的苯酚、甲醛和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5):(0.1~3.5),酸性催化剂的用量为苯酚质量的0.01%~3%;然后用高沸点混合溶剂与合成的胺改性酚醛树脂配成质量浓度为20%~60%的超高温油浆沉降剂溶液后制得。本发明油浆脱灰技术原料适应性强、处理时间短、能耗低且处理效果显著,油浆脱灰率可达到98%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50453.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7C7/20 , C07C7/04 , C07C15/46 , C07C49/747 , C07C4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复合苯乙烯阻聚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高效复合苯乙烯阻聚剂由受阻胺类化合物、亚甲基醌类化合物、金属钝化剂和溶剂组分所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S1:亚甲基醌类化合物的合成:以2,6‑二叔丁基苯酚,取代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在有机胺的催化下进行曼尼希反应,反应过程中带水剂带水,反应结束后减压脱胺,得到亚甲基醌类化合物;S2:加入溶剂混合,搅拌均匀;S3:将受阻胺类化合物添加至S2获得的混合溶液;S4:将金属钝化剂添加至S3获得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制得。本发明复合苯乙烯阻聚剂具有高效的阻聚活性,显著降低聚合物生成量。本发明方法无需精制过程,脱胺结束后可以直接加入溶剂及其他组分最终得到阻聚剂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