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286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4191.4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安全壳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岛生态韧性变高度可扩容安全壳。本发明改变了传统安全壳筒体和半圆球穹顶固定连接无法变化高程和改变容积的形式,通过将传统安全壳筒体部分做成一个大型榫卯结构,并加上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波纹管弹性组合结构,使安全壳成为一个韧性结构,实现安全壳可变高度的新功能。本发明设计的安全壳可变化自身高度,从而扩大容积,最终增大安全壳容纳反应堆压力的能力,使安全壳的抗压和防护能力增强,以确保在事故情况下遏制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同时还可利用事故产生的压力拉伸弹簧和波纹管,增加安全壳高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0286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4190.X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安全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变高度水箱的核岛生态韧性可扩容安全壳。本发明将传统安全壳现浇混凝土连接修改为胶囊结构,上部安全壳筒身的上下两端向外侧延伸一定长度,下部安全壳筒身的上端向外侧延伸加工成纵剖面形似方括号的环状结构,上部安全壳筒身与下部安全壳筒身的重合部分形成一个环形容器,并在环形容器中设置内外环内壁使用弹性波纹管的可变高度水箱,使安全壳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上下自由活动,实现安全壳变高度和扩容新功能。本发明可以大幅提高核安全壳应对核电站设计基准事故的能力,利用事故压力增加安全壳高度,同时可变高度水箱内的冷却水流入核反应堆,同时实现降温降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763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91428.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4 , G21C13/028 , G21C13/024 , G21C15/12 , G21F3/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扩容膜的韧性安全壳结构,属于核电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核岛安全壳应用荷载‑抗力对抗模型易因单一失效性能引发事故的问题。本发明方案:正常状态下,预应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钢制安全壳内压力增大时,安全壳内事故高压气体经由泄气阀门进入环形腔及空间2,预应力弹簧释放预压力,共同抬升穹顶;冷却水箱里的水进入空间3,扩容膜被撑开;压强降低,达到扩容状态;然后,关闭泄气阀门,打开泄水阀门,冷却水箱内的水泄放至环形腔及空间2,通过钢制安全壳壳对其内部降温;降温降压完成后,预应力弹簧收缩,穹顶下降,扩容膜恢复,进入恢复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1069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397653.0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阻尼滑块,阻尼滑块与外安全壳沿竖向滑动阻尼配合,且阻尼滑块安装于外安全壳的外壁,第二液压缸安装于外安全壳的外壁,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相连,在第一活塞杆沿水平运动时第二活塞杆驱动阻尼滑块沿竖向相对外安全壳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各部分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19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397662.X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8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移动凸轮、连杆和滚轮,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滚轮和内安全壳相连,移动凸轮与外安全壳沿竖向滑动配合,且移动凸轮的内表面形成导向面,滚轮止抵导向面,在连杆沿水平运动时驱动移动凸轮沿竖向相对于外安全壳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移动凸轮、连杆和滚轮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97909.8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2 , F16F15/023 , F16F15/08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滑块,滑块安装于外安全壳的外壁,第二液压缸安装于外安全壳内,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相连,且在第一活塞杆沿水平运动时第二活塞杆驱动滑块沿竖向相对外安全壳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和滑块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390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10206038.8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代核电站屏蔽厂房充水多层箱体结构,在核岛厂房基础外表面设置有多层、环形的箱体结构,每层箱体结构内部的空腔中充有高压水,且空腔还连接有水箱导水管,每层箱体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型钢结构,两层箱体之间的型钢结构中注入有注入微膨胀高强混凝土,多层、环形的箱体结构的外表面设置有体外预应力钢束。本发明适用于大型三代核电站结构特殊要求和需要,实现了核电站屏蔽厂房的模块化施工,并大幅度的提高了核电站抵御外部事件和内部余热导出的安全性。当然,同时也适用于大型储罐、防撞击结构、需要大量水源灭火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58872.1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2 , G21C13/10 , F16F15/023 , F16F15/03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双层安全壳,包括在第一安全壳和第二安全壳之间设置的多个惯容减震器,惯容减震器包括转动体、电磁惯容箱和控制室,转动体位于电磁惯容箱内,电磁惯容箱与第二安全壳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安全壳与第二安全壳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移使得转动体旋转;电磁惯容箱的两侧设置有电磁线圈,控制室与电磁线圈连接,控制室内包括电流供给装置和电流控制装置,电流供给装置可向电磁线圈供电以在电磁惯容箱中形成磁场,电流控制装置可根据转动体的旋转方向和/或转速向电磁线圈提供不同方向和/或不同大小的电流,以调节磁场的方向和/或强度,阻碍转动体的转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58854.3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2 , G21C13/10 , F16F15/023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双层安全壳,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基础上的第一安全壳和第二安全壳,在第一安全壳和第二安全壳之间设置有多个惯容减震器,惯容减震器包括液压惯容缸体,液压惯容缸体内包括活塞和惯容液流道,惯容液流道位于活塞的第一侧,活塞的第二侧与第一安全壳和/或第二安全壳连接,液压惯容缸体相对于第一安全壳和/或第二安全壳的位移使得活塞在液压惯容缸体中轴向移动,从而使得惯容液在惯容液流道中流动,惯容液流道的截面积小于液压惯容缸体,以放大惯容系数,实现减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397645.6
申请日:2019-05-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6F15/04 , F16F15/023 , G21C13/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包括:内安全壳、外安全壳、堆芯支撑结构、堆芯结构、水平隔震支座、液压传动机构、竖向隔震支座、竖向阻尼器,内安全壳与地基通过水平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底板通过竖向隔震支座连接,堆芯结构的承重构件与内安全壳的侧壁通过竖向阻尼器连接,内安全壳与外安全壳之间通过液压传动机构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双层安全壳核电站的基础隔震与三维减震结构,通过设置水平隔震支座、液压传动机构以及竖向隔震支座和竖向阻尼器的综合作用,产生三维的减震效果,可以实现了满足核电站特殊抗震安全要求,显著地提高了核电站结构的抗震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