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263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80919.9
申请日:2023-06-09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健 , 朱长兵 , 刘坤琳 , 崔玉林 , 张轩 , 潘婷娟 , 刘晓霞 , 陈广军 , 薛勇 , 邵瑞田 , 郑建波 , 司彦军 , 何南玲 , 刁妍红 , 任杰 , 张桂 , 滑禹婼 , 李广雯 , 高繁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堆照镎靶芯块溶解液中萃取分离镎的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向待处理的堆照镎靶芯块溶解液中加入调酸剂调节酸度;向调酸后的料液中加入还原剂进行调价,调价后,料液中的镎以Np4+离子形式存在,钚以Pu3+离子形式存在;将调价后的料液引入萃取设备,将萃取体系加入至萃取设备的萃取段,萃取后,镎进入有机相,钚进入水相;将洗涤体系加入至萃取设备的洗涤段,洗涤后,裂片元素洗涤至水相;将萃取设备得到的有机相料液引入反萃设备,将反萃体系加入至反萃设备的反萃段,反萃后,镎进入水相成为产品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溶剂萃取法实现镎钚分离和镎纯化的化学分离方法,该方法分离效果好、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84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011560901.8
申请日:2020-12-25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F17/10 , C01F17/2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后处理钚尾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氧化草酸的方法。通过向料液定量通入氮氧化物的方式,产生亚硝酸。利用稀溶液中亚硝酸氧化动力强于硝酸的特性,加快草酸的氧化,高锰酸钾的加入、高温保温条件均不变,在不增多金属离子引入量的前提下,仍保持原有的二价锰催化作用,以最大化反应速率。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确定各项参数,参数应贴合工程应用要求。考虑到后处理厂工程应用的适配性,采用现有参数:氮氧化物流量3.325~3.675L/h。该参数适配于现场氮氧化物装置、加酸调料操作的实际工况。实现缩短反应时间至原反应时间三分之一的目标,且在原设计基础上不增多金属离子的引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59221.4
申请日:2020-12-25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2F1/02 , C02F1/72 , C02F101/34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后处理钚尾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通过式的草酸氧化方法。依次用管线连接供料槽、平流泵、置于温控加热台上的不锈钢盘管、上方安装有冷凝管的储液箱;配制草酸模拟料液,置于供料槽;启动温控加热台;启动平流泵,输送模拟料液,一次通过加热的不锈钢盘管完成草酸的氧化;由冷凝管的冷却水进口通入冷却水,冷却水从冷凝管的冷却水出口流出,不凝气体由冷凝管上方的不凝气出口排出;草酸氧化后的料液收集于储液箱,模拟料液全部输送完毕后,关闭平流泵、温控加热台与冷凝管的冷却水;对储液箱中收集的料液进行取样分析。保证氧化后草酸浓度满足设计要求,实现消除积料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9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63289.X
申请日:2020-12-25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2F1/58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后处理钚尾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提高酸度除去草酸的方法。在三口烧瓶中配制草酸料液;向料液加入高锰酸钾,振荡溶解,静置直到溶液的紫红色褪去变成无色;在三口烧瓶上安装水银温度计;在三口烧瓶上安装冷凝管,连接并开启冷却水进行气体冷却;对三口烧瓶进行加热,使草酸开始发生反应,水由冷凝管冷凝返回三口烧瓶,其余不凝气从冷凝管上方出口逸出;停止加热;对三口烧瓶中的反应后料液进行取样分析。该方法能够保证规定时间内反应合格率100%。
-
公开(公告)号:CN114684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560901.8
申请日:2020-12-25
申请人: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F17/10 , C01F17/206
摘要: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后处理钚尾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氧化草酸的方法。通过向料液定量通入氮氧化物的方式,产生亚硝酸。利用稀溶液中亚硝酸氧化动力强于硝酸的特性,加快草酸的氧化,高锰酸钾的加入、高温保温条件均不变,在不增多金属离子引入量的前提下,仍保持原有的二价锰催化作用,以最大化反应速率。通过控制变量法实验确定各项参数,参数应贴合工程应用要求。考虑到后处理厂工程应用的适配性,采用现有参数:氮氧化物流量3.325~3.675L/h。该参数适配于现场氮氧化物装置、加酸调料操作的实际工况。实现缩短反应时间至原反应时间三分之一的目标,且在原设计基础上不增多金属离子的引入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