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53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00382.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岩溶隧道涌水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岩土涌水模拟装置,包括第一箱体、透水隔板和填充件;透水隔板将第一箱体分隔为岩土模拟腔和供水腔;填充件设置在岩土模拟腔内,模拟围岩;隧道模拟装置,包括管体以及活动挡板;管体用于模拟隧道结构,活动挡板用于模拟掌子面;测试系统,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箱体的两侧的X射线发射装置和工业相机,用于扫描和抓拍填充件的三维破坏模式。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模拟岩溶隧道开挖过程中掌子面涌水的过程,得出岩体的三维破坏模式。试验结果可对实际隧道的施工安全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为岩溶隧道涌水研究提供良好的试验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304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45778.7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C04B28/00 , C04B18/24 , C04B14/02 , C04B14/10 , E02D3/12 , E01C3/04 , C09K17/40 , C09K103/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膨胀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改良膨胀土包括质量百分比为0.4%~0.8%的甘蔗渣纤维、4%~8%的生物炭、4%的水泥、0~1.25%的pH值调节剂以及85.95%~91.60%的待改良膨胀土。本发明通过甘蔗渣纤维加固土体结构,约束其变形;掺入生物炭提高土体水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掺入水泥使土体砂质化和团粒化,进而提升土体强度、密实度和稳定性;掺入pH值调节剂调节土体的酸碱环境,利于后续的生态恢复。本发明显著改善膨胀土的物理力学特性,有效降低膨胀土的胀缩潜势,能够使其达到适宜植物生长的酸碱环境。同时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3516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24023.4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工程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土工袋的膨胀土柔性生态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它包括生态袋、土工袋、碎石层、土工格栅以及压实土层,所述生态袋有序堆叠在土工袋上;所述土工袋堆叠布置在碎石层上;所述碎石层均匀地覆盖在边坡的坡面上;所述土工格栅的一端与所述生态袋相连,另一端压在所述压实土层中;边坡结构整体形状为阶梯形;边坡的坡脚处与所述碎石层接触位置设有坡脚排水沟,边坡的坡顶设有两条坡顶截水沟。本发明使用土工袋来加固膨胀土边坡能够有效地抵抗水土流失,提高边坡稳定性和抗风化能力,且对环境友好,便于现场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6103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42838.3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膨胀土改良剂及改良方法,所述膨胀土改良剂包括聚碳酸酯树脂基悬浮液、聚氨基甲酸酯胶粘剂和疏水性磁性离子液体。所述膨胀土改良剂包括聚丙烯纤维、甘蔗渣灰以及疏水性磁性离子液体。所述膨胀土改良方法是根据膨胀土实际情况划分胀缩等级,然后确定其改良方式。其改良方式包括(a)喷洒膨胀土改良剂;(b)铺设表面改良层;(c)铺设表面改良层联合深层喷洒膨胀土改良剂。采用本发明能够永久且显著的抑制膨胀土的胀缩性、提高抗剪强度;所用的原材料来自回收材料,实现废物再利用,对环境污染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1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53673.0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广西大学
IPC: E02D17/20 , E02D15/02 , E02D31/02 , E03F3/04 , E03F7/00 , E02D29/16 , E02D29/02 , A01G20/00 , A01G17/00 ,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边坡工程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膨胀土生态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防水薄膜涂料层、再生透水混凝土层、回填土层、挡土板及底部EPS泡沫板,防水薄膜涂料均匀喷涂在坡面上形成防水薄膜涂料层,所述再生透水混凝土呈锯齿状浇筑在防水薄膜涂料层上,回填土覆盖于再生透水混凝土层上,挡土板布置在膨胀土边坡底部,底部EPS泡沫板设置于所述挡土板与膨胀土边坡之间。本发明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利用再生透水混凝土与防水薄膜涂料层形成一种坡面蓄水结构,达到了“涝排旱补”的效果,对工程渣土以及废弃可降解材料进行再利用,达到了低碳的目的,同时利用植被根系的锚固作用,实现膨胀土边坡长久的绿色、低碳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752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45867.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广西大学
Abstract: 一种膨胀土边坡柔性生态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支护结构包括复合垫板、锚杆、截/排水沟以及水循环系统,所述支护结构的复合垫板由排水板、海绵层和聚苯乙烯泡沫板组成的夹层结构,所述排水板通过钉子与海绵层连接,所述海绵层通过聚乙烯发泡料胶水与聚苯乙烯泡沫板进行紧密连接,所述海绵层底部预留有用于放置导流管的圆管通道,所述锚杆按正六边形布置在设定的位置,所述截/排水沟设置在边坡顶部及底部,所述截/排水沟与所述水循环系统连接。本发明通过控制坡内膨胀土的含水率在一定范围、以及结构允许产生少量变形,使膨胀土边坡的变形量始终在标准允许范围内,实现了“以柔治胀”与“绿色护坡”的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