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基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63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3114.8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包括MXene、DOAS粉末和凝胶材料;DOAS粉末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20%~30%、2‑辛烯基‑1‑基琥珀酸酐15%~30%、3‑氨基苯硼酸15%~30%、表面活性剂25%~35%。本发明的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检测。本发明通过DOAS分散的MXene来构建导电网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灵敏度,并且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可以长时间服务于混凝土建筑工程中;以水泥等胶凝材料为主要组分,其膨胀系数与混凝土接近,相容性好,可以应用于各类混凝建筑。

    一种水泥基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63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223114.8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包括MXene、DOAS粉末和凝胶材料;DOAS粉末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20%~30%、2‑辛烯基‑1‑基琥珀酸酐15%~30%、3‑氨基苯硼酸15%~30%、表面活性剂25%~35%。本发明的材料应用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检测。本发明通过DOAS分散的MXene来构建导电网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灵敏度,并且性能稳定、耐久性好、可以长时间服务于混凝土建筑工程中;以水泥等胶凝材料为主要组分,其膨胀系数与混凝土接近,相容性好,可以应用于各类混凝建筑。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双组份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232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756760.0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双组份表面增强剂及其使用方法,该表面增强剂包括组分A和组分B,组分A包括乙二胺四乙酸四钠5~25份、柠檬酸纳1~10份、三乙醇胺0.5~3份、葡萄糖酸钠1~10份、葡庚糖酸钠1~10份、水100~500份,组分B包括纳米二氧化硅5~20份、聚丙烯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5~20份、聚羧酸改性纳米二氧化硅10~30份、水100~300份,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待加强的混凝土表面区域预处理;(2)将组分A涂刷或喷涂在混凝土表面3~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5~30min,静置2~6h;(3)将组分B涂刷或喷涂在涂有组分A的混凝土表面,并湿润养护24~48h。该增强剂的反应成分能够适应不同的孔隙特征及孔界面特性,有效提高混凝土表面性能,其寿命得到延长,成分为水溶性,绿色环保。

    一种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10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43246.7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包括水泥200~350份、砂350~700份、硅灰20~80份、水60~120份、脂肪醇乳液0.1~1份、A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10~35份、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10~25份,A型、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分别为粒径为5~20nm和30~60nm的氨基化核壳纳米二氧化硅粒子溶液。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A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2)制备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3)将A型、B型核壳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核壳纳米粒子溶液;(S4)加入水泥、硅灰、脂肪醇乳液混合均匀,得到核壳纳米粒子改性水泥基防护材料。该防护材料能够降低水泥基材料中有害孔体积、提高界面的抗收缩变形能力、修复微裂纹。

    一种提高相变材料蓄热效率的相变蓄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0628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12056.3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相变材料蓄热效率的相变蓄热装置,包括密封铝质盒体、S型导热铝管、多个长条型导热铝片、相变材料以及多个测温热电偶。S型导热铝管设置在铝质盒体内底部,S型导热铝管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进水端和出水端伸出铝质盒体外;长条型导热铝片间隔固设在S型导热铝管上;相变材料填充在铝质盒体内;测温热电偶一端插设在铝质盒体内,另一端露在铝质盒体外。本发明采用套设有长条型导热铝片的S型导热铝管为蓄热源,有效地提高了相变材料的蓄热效率。此外,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装拆方便,能够实现多次重复利用,而且成本较低。

    一种混凝土的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5988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16034.5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的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外加剂包括脱氧核糖核酸溶液和柑橘多酚溶液,其中各组分按如下质量百分比计:脱氧核酸核酸溶液20%~25%、柑橘多酚的溶液75%~80%。本发明的混凝土的外加剂可以吸附于水泥熟料颗粒表面,阻止水与水泥的接触,产生水化反应,并且会吸附于水化产物C‑S‑H凝胶表面,抑制C‑S‑H凝胶的生长,从而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并且会与溶液中自由钙离子产生络合作用,降低溶液中自由钙离子的浓度,延缓Ca(OH)2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来延缓水泥水化降低了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因此能够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减少温度应力,进而降低混凝土产生热裂缝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