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交叉耦合的无源自激AC-DC升压能量采集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9051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77808.4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交叉耦合的无源自激AC‑DC升压能量采集电路,包括电磁线圈、共模电感模块、负半周期开关电路、正半周期开关电路、半交叉耦合整流器、储能电容Cr、负载RL。所提出的电路通过利用两个PMOS管内部寄生二极管整流,同时两个NMOS管采用交叉耦合相连进行整流,并且利用自激振荡控制MOS管的开关状态,提高了能量采集效率,减少了电路体积,解决了能量采集器中电磁部分的相对较低的输出电压难以有效的提取至储能端的问题。

    一种穿戴式多源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96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18521.X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穿戴式多源能量采集装置,采用风扇式转子将环境中的多方向转动转化为锥齿轮组的两个锥齿轮的同轴反转,进而带动摩擦发电模块的两个发电部因反转而增效发电,同时,风扇式转子在转动时对温差发电模块扇风,使得温差发电模块增效发电,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显著的提高了振动能量的采集效率。

    一种基于VDTA-VDCA的完全浮动型忆阻器模拟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7789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0872405.3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VDTA‑VDCA的完全浮动型忆阻器模拟电路。整体电路由1个VDTA、1个VDCA、一个电容C、两个PMOS晶体管(MR1、MR2)构成。其中,MR1和MR2构成忆阻器电路的可变电阻器;VDTA控制MR1和MR2的栅极电压,改变MR1和MR2上流过的电流;VDCA产生开关控制信号,实现忆阻器电路的长时间记忆功能。设计的忆阻器电路兼容CMOS工艺,利于电路集成,具有长时间保持的特性和完全浮动的特点,并且无需改变电路的拓扑结构就可以实现忆阻器递增、递减模式之间的切换。

    一种基于区块链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成分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86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4679.3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成分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近红外光谱采集设备,信息采集处理装置和区块链装置;近红外光谱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待测土壤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发送给信息采集处理装置,信息采集处理装置对所述待测土壤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进行存储处理或检测处理后得到检测结果信息,并将所述检测结果信息发送给区块链装置,区块链装置接收所述处理器的检测结果信息,并上传至区块链中进行分布式存储。通过引入区块链装置,该系统可以以对等的方式对所有用户开放,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存储数据或调取数据,避免了测量数据的浪费,丰富了数据的多样性,提高了土壤成分检测的准确度。

    远程地下水多参数在线检测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786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710786373.X

    申请日:2017-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地下水多参数在线检测方法及测量装置。通过远方控制仪器向现场测量仪器发送控制信号,唤醒现场测量仪器;现场测量仪器中,地下水水样抽取清洗装置抽取待测地下水,由地下水水质多参数检测装置对待测地下水进行检测,检测数据通过GSM通信发送回远方控制仪器,最后再由地下水水样抽取清洗装置清洗自身内部的水样通道,以进行下一次待测地下水检测,由此实现远程地下水多参数在线检测。本发明可对地下水水质中化学需氧量、硝酸根离子、铬离子及浑浊度等地下水的物质进行远程检测,摆脱了传统的化学检测对环境二次污染的弊端,缩短了地下水水质检测的周期,简化了地下水水质检测的流程,满足了快速有效的检测需求。

    一种基于微幅振动能量采集的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88597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322618.9

    申请日:2023-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幅振动能量采集的传动装置,包括压板振动杆、法兰型无油衬套、上板、正板、背板、侧板、底板、水平调整脚、短连杆、连接件、杠杆支撑板、传动支撑板、长连杆、棘爪、弹簧、棘轮、同步带、大带轮、小带轮、轴承安装底座、输出轴、连接板、连接轴、轴承以及轴承套。压板振动杆与外界微幅振动源相连接,通过杠杆效应将振幅放大并通过棘爪带动棘轮转动,同时棘轮的转动带动大带轮运动,大带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小带轮进行转速放大,并且于输出轴上向外界输出转速。该装置将微幅振动转化为转动,适用于收集工厂中某些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微幅振动并且为能量采集装置提供传动。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和射频能量传输的路侧停车位物联网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28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60611.3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和射频能量传输的路侧停车位物联网管理系统,包括:嵌入停车位中心地下的固定端和贴在车辆底部中心的移动端。其中固定端是由太阳能板①、蓄电池②、稳压电路③、压力检测电路④、低功耗MCU1⑤、射频信号发生器和功放⑥、天线1⑦、天线4#imgabs0#和无线收发器2#imgabs1#组成;移动端是由天线2⑧、阻抗匹配电路⑨、整流倍压电路⑩、能量管理和储能单元#imgabs2#低功耗MCU2#imgabs3#无线收发器1#imgabs4#天线3#imgabs5#组成。该系统可以自动获取车辆信息,自动记录停车时间,并且在停车结束后自动向云端发送车辆信息和停车时间,同时整个系统利用太阳能板①供电,实现了自主供电,清洁环保。整个系统安装简便,无需外部供电,几乎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和别的自动停车计时系统相比,该发明安装方便,适用的环境多,同时成本低,不需要昂贵的高速摄像头,组成器件都非常便宜。

    一种新型无源浮地型忆阻器电路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0025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51125.4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源浮地型忆阻器电路,整体电路由2个PMOS晶体管(P1、P2)、1个NMOS晶体管(N1)和1个电容(C1)构成。当P1、P2、P1的寄生二极管D1、P2的寄生二极管D2、N1的寄生二极管D3和D4导通后,产生的电流控制电容C1的充电和放电,电容C1上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压;N1的衬底和N1的栅极连接,N1上流过的电流由电容C1两端的电压控制。忆阻器电路的阻值可以等效为电路的输入电压和N1上流过的电流之间的比值。本发明中忆阻器电路仅由MOS晶体管和电容两种无源分立器件构成,工作时不需要额外的偏置电压,拥有较高的工作频率和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结构简单,利于集成。

    一种基于太阳能、热能和振动能的多源协作能量收集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5149842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533952.4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热能和振动能的多源协作能量收集电路,包括压电换能器、整流电路、峰值检测电路、或门、温差发电片、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单元、光伏电池,其中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单元包括开关控制电路、电压采样电路、振荡器,可以实现三种工作模式,当太阳能不存在时,通过压电电压峰值的检测,进行压电振动能与温差热电能的协同采集,当压电振动能不存在时,通过太阳能MPPT控制电路,进行太阳能与温差热电能的协同采集。当三种能量同时存在时,太阳能与振动能提取过程相互不干扰,通过共用同一个电感的方式进行三种能量的协同采集,可以有效的克服单一环境能量俘获中能量的时变且不连续问题。

    一种多方向振动能量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8391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8261.X

    申请日:2022-03-14

    Inventor: 贾生尧 施阁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方向振动能量采集装置,通过在底板上设置环形滑槽,由环形滑槽内的滚球感应所述底板受到的多方向振动后在环形滑槽内滚动,并通过滚球的滚动带动条形限位槽与椭圆轨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所述条形限位槽内的线圈和磁铁的相对位置也随之发生变化,实现任意平面内多方向振动能到电能的转化;同时,条形限位槽设置为两个,两个条形限位槽呈一定夹角,各条形限位槽内均设有线圈和磁铁,当条形限位槽与椭圆轨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时,各条形限位槽内的线圈和磁铁都会同时朝向/背离条形限位槽中心移动,把任意平面内的多方向振动源通过滚球转化为对两对线圈和磁铁的差动冲击,显著的提高了振动能量的采集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