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件开发包的接口加载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08609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710442345.6

    申请日:2017-06-13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软件开发包的接口加载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与物联网终端通信连接的目标网络的网络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网络的网络信息,自动选择与所述目标网络对应的软件开发包的SDK,并加载所述SDK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本发明的方案中,在开发模组使用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时,可以自动选择相应的SDK(软件开发包)或者profile(参数),实现SDK或者profile的自动适配,选择不同厂家SDK的过程对于物联网终端上的应用而言是不可见的,开发应用时不需要进行适配工作,便于应用的快速开发。

    一种CSFB终端语音通话加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616262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510172757.3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SFB终端语音通话加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中,一种CSFB终端语音通话加密的方法,应用于主叫终端,主叫终端适用于接入2G和3G无线频点的LTE网络,所述方法包括:启动向被叫终端发起语音加密通话的流程;接收LTE网络下发的重定向消息,在所述重定向消息中将3G频点的优先级设置为高于2G频点的优先级;根据所述重定向消息回落至3G小区,进行语音加密通话。本发明解决了主叫终端和被叫终端在进行语音加密通话时时延较长、可靠性较低以及网络需要改造的问题。

    载波聚合实现方法、载波可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83080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310634857.4

    申请日:2013-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5/001 H04L5/0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波聚合实现方法、载波可用性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网络侧接收终端上报的表示该终端是否支持授权频段与免授权频段载波聚合的能力信息;并当该能力信息表示该终端支持授权频段与免授权频段载波聚合时,确定该终端支持的免授权频段的且当前处于可用状态的可用载波;并针对该终端,配置授权频段中的载波为主载波,以及配置该可用载波为辅载波;以及使用该主载波和该辅载波进行载波聚合,与该终端进行通信。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使用免授权频段进行载波聚合时,避免了对其它网络系统的性能的不良影响,并且提高了本网络使用免授权频段进行载波聚合通信的性能。

    一种测量频点的指示方法、频点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9587741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710899954.4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频点的指示方法、频点测量方法、基站及终端,该指示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为终端配置的相互关联的多个待测异频频点的第一指示信息或者相互关联的多个待测异频频点组的第二指示信息,由所述终端从相互关联的多个待测异频频点中选择一个待测异频频点进行测量或者由所述终端从相互关联的多个待测异频频点组中选择一个待测异频频点组进行测量;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终端对基站配置的所有频点进行测量,减少终端测量的频点的数量,降低终端的测量功耗并增加有效测量频点的测量机会。

    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传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3698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0710177360.9

    申请日:2007-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包括步骤:在不早于每一个激活期的最后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发送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在下一个激活期到来时,生成该激活期的控制信息;在不迟于该激活期第一个数据信息发送时,将所述生成的控制信息在对应的控制信道上发送。同时,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包括步骤:判断是否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以及在接收到用于指示静默期到来的指示信息时,转换到对应的控制信道上监控并接收下一激活期的控制信息。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装置及控制信息传输系统。采用本发明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控制信息开销,从而提高系统容量;以及能够使节省接收端的能源消耗。

    下行MIMO子带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468928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010546132.6

    申请日:2010-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MIMO子带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实现对LTE?Rel.8/9规范中定义的子带反馈模式2-1的扩展。所述反馈方法,包括:确定每个当前反馈的带区中子带标识信息所需的比特数L,并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估计确定宽带CQI、子带CQI、RI和宽带PMI2;根据确定出的子带标识信息所需的比特数L、以及RI的取值,确定子带PMI2所需的比特数M,并从指定的W2子码本中选择码字W2,基于确定出的比特数M和选择的码字W2确定子带PMI2;向基站反馈宽带CQI/PMI2子帧、子带CQI/PMI2子帧、以及RI/PTI子帧。

    基站收发信机、移动通信网络与数据业务的传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0266B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0710119931.3

    申请日:2007-08-03

    Inventor: 马欣 黄宇红 刘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站收发信机、移动通信网络以及数据业务的传送方法,其中基站收发信机包括基带模块、载频模块、控制模块、内部接口模块以及分组处理模块;移动通信网络包括:第一基站收发信机,GPRS服务支持节点,通过Gb接口与所述第一基站收发信机连接,以及GPRS网关支持节点,与所述GPRS服务支持节点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基站收发信机,降低了对传输的要求,有利于未来IP化的发展;本发明提供的扁平化的EDGE网络,提高了时延性能,实现了扁平化,节省了传输成本,提升了传输网络的服务质量以及向未来网络的演进能力。

    基于双极化阵列天线的自适应数据发送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562504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810104451.4

    申请日:2008-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化阵列天线的自适应数据发送方法及其系统,该双极化阵列天线包括第一天线阵元组和第二天线阵元组,该方法为:双极化阵列天线接收待发送数据,判断待发送数据是通过下行专用信道还是下行公共信道发送;若是前者,则第一和第二天线阵元组按照设定的下行时序发送待发送数据;若是后者,则第一天线阵元组按照设定的下行时序发送待发送数据,第二天线阵元组在该下行时序延迟设定时间后发送待发送数据。本发明针对下行公共信道和专用信道的特性,采用不同方式实现数据发送,以实现在显著压缩智能天线宽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下行公共信道和下行专用信道的性能,尽可能降低智能天线小型化所带来的网络覆盖和容量损失。

    下行MIMO子带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468928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546132.6

    申请日:2010-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行MIMO子带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以实现对LTE Rel.8/9规范中定义的子带反馈模式2-1的扩展。所述反馈方法,包括:确定每个当前反馈的带区中子带标识信息所需的比特数L,并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估计确定宽带CQI、子带CQI、RI和宽带PMI2;根据确定出的子带标识信息所需的比特数L、以及RI的取值,确定子带PMI2所需的比特数M,并从指定的W2子码本中选择码字W2,基于确定出的比特数M和选择的码字W2确定子带PMI2;向基站反馈宽带CQI/PMI2子帧、子带CQI/PMI2子帧、以及RI/PTI子帧。

    发送、处理数据的方法、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52761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申请号:CN200810101334.2

    申请日:2008-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发送装置,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串进行串并转换,分别用设定的加权系数对串并转换后的多路并行数据串进行编码,并利用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编码后的数据串进行预编码操作后,通过天线发送,其中,一根天线发送一路所述数据串;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数据串,利用确定的检测矩阵对接收到的数据串进行预编码和信道检测操作,并解码,确定解码后的数据串所在的支路信息,根据所述支路信息对数据串进行并串转换。通过本发明,可以避免信道间干扰对数据串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发明公开了发送、处理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