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08443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00450.5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网的任务规划调度系统,包括:计划调度子系统用于根据各陆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计划,自动化统筹规划及生成地面接收站网内各接收站的卫星数据接收、记录和传输任务,调度驱动各接收站的接收与记录装置执行相应任务,调度驱动地面光纤数据传输设备执行相应任务;运行监控子系统用于实时监视地面接收站网内的各项任务执行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信息采集汇总子系统用于地面接收站网各任务信息和监视信息的采集和汇总,提供信息的访问、存储、备份、查询检索和统计分析功能。本发明解决了陆地观测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网对于多卫星的接收、记录、传输任务的一体化自动化规划、运行监视和信息采集汇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30895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54490.3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云气候学数据预判目标区域未来月平均云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目标区域历史云量的平稳性和季节周期性特征,选用不同的预判模型来预判目标区域未来月平均云量,具有可靠性高、应用广泛的优势,可广泛应用于经济、气象、农业、生物科学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81499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065659.8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面站资源调度方法,用于为卫星数据接收任务调度地面站资源,地面站资源包括天线和记录器,方法包括:S1,调度中心获取卫星数据接收任务;S2,根据任务的权重,以最小化资源利用代价值为目标确定接收数据接收任务中各任务的地面站资源分配方案,生成地面站资源调度方案;S3,将地面站资源调度方案分配至地面站,以使地面站根据地面站资源调度方案接收任务对应的数据。在最大化接收任务时长的原则下将任务分配至地面站实现第一步地面站调度,然后分配至各地面站的任务根据资源利用代价值最小化计算使得地面站各资源通过最优的方式接收任务,实现了多地面站资源调度过程自动化进行,无需人工干预,快捷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49276.X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站资源调度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卫星的任务信息,任务信息为多个卫星至多个地面站的待处理数据;根据任务信息确定接力任务,接力任务为覆盖多个地面站接收区域的待接收任务;对接力任务进行优化以确定调度规则;根据调度规则完成多个地面站对应多个卫星的任务接收调度操作。本发明针对卫星地面站测控与接收一体化业务,研究了地面站资源调度模型和求解算法。考虑了多卫星、多地面站情况下的任务时间约束、任务优先级、资源使用偏好等,建立了基于连续时间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了合理调度优化地面站资源完成测控和数据接收任务,提高了地面站对卫星数据接收和处理的服务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281126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247258.7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IPC: H04B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可拍摄成像的访问时间窗口的方法,包括:对地面目标区域进行预处理,计算时间相邻星下点轨迹的间隔,并对计算周期进行分割;计算首个时间周期内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可拍摄成像的访问时间窗口;初步计算所有时间周期内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可拍摄成像的访问时间窗口;对初步计算的所有时间周期内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可拍摄成像的访问时间窗口进行优化,精确获取所有时间周期内的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可拍摄成像的访问时间窗口。利用本发明,能够快速获取遥感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可拍摄成像的访问时间窗口,提高获取遥感卫星对地面目标区域成像访问时间窗口的效率,提高遥感卫星成像技术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482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79580.7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卫星数据接收仿真分析平台,包括组件开发模块、模型组装模块、想定编辑模块、管理控制模块、仿真运行引擎、二维场景模块、三维视景模块、业务流程展现模块、传输链路分析模块、分析评估模块,可实现对卫星数据接收与传输任务的工作情况进行仿真,按照时间、任务、资源对接收过程进行仿真推演和多维度展现,展示地面站各设备具体使用情况及与外部其它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并依据资源能力、约束条件对调度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验证。本发明基于组件化构建地面接收系统中各实体模型,解决了模型重用和模型数据分离问题,提高了仿真分析平台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同时仿真引擎采用多线程离散事件驱动,极大提高平台仿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49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610282371.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类拟合法预判目标区域未来旬平均云量的方法。该方法中,对FY‑2E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分别提取低频趋势时间序列与高频随机时间序列,分别将ARMA系列时间序列模型应用于低频趋势时间序列的预测,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高频随机时间序列的预测,通过整合得到预测的未来旬平均云量,结果可以供遥感卫星订购用户做参考,预判目标区域有效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482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510279580.7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卫星数据接收仿真分析平台,包括组件开发模块、模型组装模块、想定编辑模块、管理控制模块、仿真运行引擎、二维场景模块、三维视景模块、业务流程展现模块、传输链路分析模块、分析评估模块,可实现对卫星数据接收与传输任务的工作情况进行仿真,按照时间、任务、资源对接收过程进行仿真推演和多维度展现,展示地面站各设备具体使用情况及与外部其它系统间的交互关系,并依据资源能力、约束条件对调度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验证。本发明基于组件化构建地面接收系统中各实体模型,解决了模型重用和模型数据分离问题,提高了仿真分析平台的扩展性和适应性,同时仿真引擎采用多线程离散事件驱动,极大提高平台仿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13368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310281.0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收资源能力约束的地面接收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卫星与天线设备资源能力约束来分配天线设备;根据卫星与记录设备资源能力约束、记录设备原始数据实时上传能力约束以及记录设备快视能力约束来分配记录设备;以及根据卫星与信道资源能力约束、天线设备与信道设备资源能力约束以及记录设备与信道设备资源能力约束为任务分配信道设备。本发明无需人为为每个卫星数据接收任务指定记录设备和信道设备,地面接收站网工作人员无需为每个卫星数据接收任务逐一手动分配地面接收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地面接收站网对于突发任务的响应能力,本发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具备非常高的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49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2371.2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IPC: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分类拟合法预判目标区域未来旬平均云量的方法。该方法中,对FY‑2E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分别提取低频趋势时间序列与高频随机时间序列,分别将ARMA系列时间序列模型应用于低频趋势时间序列的预测,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高频随机时间序列的预测,通过整合得到预测的未来旬平均云量,结果可以供遥感卫星订购用户做参考,预判目标区域有效数据获取的可行性,从而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