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83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79143.5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寒地区的野外全自动数据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和服务器,数据采集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数据采集系统包括CPU主板,传感器模块,5G通信模块,北斗短报文RDSS卫星通信模块和太阳能供电模块,传感器模块,5G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和太阳能供电模块分别与CPU主板通讯连接,其中传感器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含水率传感器。本发明可长期适应高原‑40℃环境可靠工作,通过设置北斗短报文模块 RDSS卫星通信模块可在手机信号差的区域接收数据并传输至远程服务器。通过设置并联式电源备份启动当时,实现高效可靠的电源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通过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进行高速同步高精度温度采集确保多台设备具有同一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9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346772.9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F18/15 , G06F18/25
Abstract: 一种用于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工程冻胀破坏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获取不同类型的环境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生成适用于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的特征集;步骤二,利用自适应数据融合方法和图神经网络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转化为适合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的时空特征;步骤三,深度学习模型的设计与优化;步骤四,主动学习机制的引入和模型更新;步骤五,风险评估与自动化预警:将深度学习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设定的多级安全阈值进行比较,生成多级风险预警报告,并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技术中铁路路基冻胀监测和预警的实时性差、预测精度低和缺乏物理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80173.8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高寒地区野外冻土热流温度变形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包括:步骤一,打监测孔;步骤二,将NTC温度传感器、磁致伸缩波导丝和热流传感器安在波导管内;步骤三,将电子仓连在下锚固板底部。步骤四,将波导管下放至监测孔内。步骤五,向监测孔中灌原装土。步骤六,当填土到达需要监测土体结构层时,在波导管上套环形板和磁环,继续填土。步骤七,依次安装所有磁环。步骤八,启动脉冲发射模块。步骤九,计算出扭转应力波发生位置与测量基准点的距离。步骤十,计算各个土体结构层的热流量。步骤十一,得到每个土体结构层在对应温度或者热流量的变形值。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监测设备在较低的温度下难以进行冻土热量、冻胀测量的技术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