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立式电机转子的浸泡式蒸发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72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37236.6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立式电机转子的浸泡式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磁极线圈、密封液盒和连接管道。磁极线圈放置于密封液盒的内部,密封液盒的内部灌注液态蒸发冷却介质,使磁极线圈完全浸泡于液态介质中,即液态介质的液面要高于磁极线圈;密封液盒的顶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密封液盒内部产生的气态蒸发冷却介质通过该连接管道流向冷凝器,冷凝器冷凝后产生的液态介质同样通过该连接管道流回到密封液盒,这样只需在密封液盒的顶部与冷凝器这两个位置之间设置连接管道即可同时实现液态介质和气态介质的双向流通,而不需要在密封液盒底部和冷凝器之间再设置单独的回液管。

    一种适用于立式电机转子的浸泡式蒸发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1724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010837236.6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立式电机转子的浸泡式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磁极线圈、密封液盒和连接管道。磁极线圈放置于密封液盒的内部,密封液盒的内部灌注液态蒸发冷却介质,使磁极线圈完全浸泡于液态介质中,即液态介质的液面要高于磁极线圈;密封液盒的顶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密封液盒内部产生的气态蒸发冷却介质通过该连接管道流向冷凝器,冷凝器冷凝后产生的液态介质同样通过该连接管道流回到密封液盒,这样只需在密封液盒的顶部与冷凝器这两个位置之间设置连接管道即可同时实现液态介质和气态介质的双向流通,而不需要在密封液盒底部和冷凝器之间再设置单独的回液管。

    一种循环泵及电机喷雾相变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51468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75541.X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泵及电机喷雾相变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电机冷却系统能效低、系统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泵包括取能环和泵体,取能环安装于电机的主轴,泵体包括柱塞和缸体,柱塞插装于缸体并与缸体滑动连接;电机的主轴带动取能环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使取能环带动柱塞沿自身轴线往复运动,使柱塞与缸体围成的容纳空间的体积周期性变化。本发明提供的循环泵以电机的主轴为动力,无需单独连接供电线缆,避免电缆内部线芯之间的间隙影响电机密封性能,简化了密封结构,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同时减少了一次电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降低了能量转换造成的损耗,可显著提高系统的能效。

    一种适用于立式电机转子的浸泡式蒸发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627540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737232.2

    申请日:2020-08-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立式电机转子的浸泡式蒸发冷却系统,包括冷凝器、磁极线圈、密封液盒和连接管道。磁极线圈放置于密封液盒的内部,密封液盒的内部灌注液态蒸发冷却介质,使磁极线圈完全浸泡于液态介质中,即液态介质的液面要高于磁极线圈;密封液盒的顶部与冷凝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密封液盒内部产生的气态蒸发冷却介质通过该连接管道流向冷凝器,冷凝器冷凝后产生的液态介质同样通过该连接管道流回到密封液盒,这样只需在密封液盒的顶部与冷凝器这两个位置之间设置连接管道即可同时实现液态介质和气态介质的双向流通,而不需要在密封液盒底部和冷凝器之间再设置单独的回液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强化换热结构及加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676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0525.8

    申请日:2024-12-30

    Inventor: 王宇 张馨 阮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强化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强化换热结构及加工方法,旨在解决换热效果较差且在成本控制或工艺稳定性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包括基板和肋体,肋体固定设置于基板能够与换热介质相接触的表面上,基板和肋体的表面均设置有用于提升气化核心数目和成核位点密度的微沟槽,微沟槽的周围设置有用于增加换热面和提升换热介质扰动的不规则颗粒,在含有流道的基板及肋体结构表面上通过设置电火花机不同的输出功率或分多次处理,使微沟槽、球状或丝状颗粒参数与沸腾换热工况相匹配,最大化的提高热交换效率,进而提升散热效率。

    一种吸盘式安全阀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2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6297.8

    申请日:2024-11-29

    Inventor: 艾剑 王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阀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吸盘式安全阀,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排气动作稳定性差,灵敏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阀体和第一吸盘,阀体顶部开设有排气口,底部开设有进气口,第一吸盘内部设置有沟槽面,第一吸盘设置于阀体内,第一吸盘能够覆盖排气口,阀体顶部内壁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个排气槽,当沟槽面延伸至排气槽内时,阀体启动排气动作,通过高弹吸盘及特殊结构相配合,利用压力作用使吸盘发生扩张和收缩形成排气和密封状态,具有排气动作稳定性好以及启闭灵敏性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1098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711406279.3

    申请日:2017-12-22

    Inventor: 王宇 阮琳 李振国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余热发电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为发热元件冷却的同时回收余热来发电的系统。一种基于蒸发冷却装置的余热发电系统,包括:冷凝器、蒸气发生装置、发电装置、循环主管路;所述冷凝器用于对冷却介质进行冷却,其连接所述循环主管路的入口、出口和冷却水的入口、出口;所述蒸气发生装置,包括发热元件与冷却设备;所述冷却设备与发热元件进行换热,同时产生蒸气;所述蒸气发生装置通过循环主管路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发电装置进行连接;所述发电装置采用新型盘式永磁发电机,利用蒸气发电。本发明在原有蒸发冷却装置上轻松改造,回收系统废热,提高整体效率,具有便于安装实施,不破坏原有结构,节能高效等特点。

    电机转子设备及电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67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9363.5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电机转子设备及电机,旨在解决现有电机转子设备供电困难的问题。为此目的,本申请的电机转子设备包括转子本体和设置在转子本体上的取能装置,取能装置包括:底座;永磁体,其滑动设置于底座上;弹性件,其设置于底座和永磁体之间,永磁体沿底座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压缩或拉伸弹性件;线圈绕组以及储能单元,其均设置于底座上,线圈绕组与储能单元电连接,转子本体转速改变时,弹性件相对底座滑动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往复运动,以使线圈绕组切割永磁体形成的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本申请不仅能够满足电机转子设备上用电设备的供电需求,而且还能够对电机运行过程中的机械能进行充分利用,降低成本。

    储能电站冷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1053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36402.3

    申请日:2021-05-17

    Inventor: 阮琳 王军 王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电站冷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冷却电池热管理系统散热效果差、换热效率低,缺乏控制局部热失控蔓延能力的问题;方法为:电池管理系统基于采集的温度数据、电池模组的状态数据,获取电池产热功率;根据该电池产热功率,计算冷却水的流速;冷却装置中的工质吸收电池模组中的电池热量并发生汽化,产生密度差和压力差,驱动工质自然循环流动;电池管理系统基于温度数据、流量数据执行一次判断,以选择维持自循环模式或执行强迫循环模式;在t+Δt时刻时,基于温度数据执行二次判断,以选择维持维持循环泵的转速或控制循环泵的转速加Δn运作;本发明可有效控制储能电站温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