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4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1120331.4
申请日:2016-12-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时延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该方法包括覆盖与连通两个步骤,覆盖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在时延约束条件下用尽量少的中继节点覆盖所有传感器节点,而连通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在时延约束条件下用尽量少的中继节点构建网络连通性。其中覆盖包括可行部署位置分组、分组选择和可行位置选择三个步骤;连通包括可行性检验、连通性构建和中继修剪三个步骤。本发明充分考虑时延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于时延和部署成本的要求,提出一种时延受限双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集合覆盖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在满足网络时延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部署尽量少的中继节点构建网络连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12030B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410036181.3
申请日:2014-01-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CPC分类号: H04L12/6418 , H04L2012/6459 , H04W4/70 , H04W52/0212 , Y02D70/00 , Y02D70/1222 , Y02D70/146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链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充分考虑输电线路监测等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链式或线型拓扑结构的特征,在网络不同时段采用了不同的接入策略,提出繁忙时期的时分访问控制Pipelined TDMA以及空闲时期的竞争访问控制S‑XMAC方法。在繁忙时期,采用了流水线式的调度传输方法来避免隐藏终端问题,以提高传输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在空闲时期,设置簇首和普通簇成员采用不同的MAC参数,在使簇首簇首和簇成员能够更及时地响应请求的同时,使得普通簇成员尽可能地节省能量,从而使得网络在节省能量的同时,满足应用系统对网络实时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9560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5801.7
申请日:2023-10-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室内定位方法。该方法包括两个阶段:离线训练阶段和在线定位阶段。离线训练阶段包含两个步骤:训练样本采集和定位模型训练,其中训练样本采集用于在采样点采集用于训练的样本,定位模型训练利用采集的样本训练定位模型。在在线定位阶段,利用上一阶段训练好的模型根据在线检测的样本实现实时定位。该方法使用多任务学习模型归纳总结各坐标间相关性,并基于KL‑散度和多维高斯分布捕捉该模型训练误差,以此充分利用采样点地理空间相关性提高室内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1842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611120331.4
申请日:2016-12-0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时延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该方法包括覆盖与连通两个步骤,覆盖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在时延约束条件下用尽量少的中继节点覆盖所有传感器节点,而连通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在时延约束条件下用尽量少的中继节点构建网络连通性。其中覆盖包括可行部署位置分组、分组选择和可行位置选择三个步骤;连通包括可行性检验、连通性构建和中继修剪三个步骤。本发明充分考虑时延受限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于时延和部署成本的要求,提出一种时延受限双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集合覆盖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在满足网络时延要求的前提下通过部署尽量少的中继节点构建网络连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752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486607.X
申请日:2022-05-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本发明针对射频环境复杂、遮挡严重等场景,充分考虑了实时性、可靠性等网络指标,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和Voronoi图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三部分:通信半径估计模块、通信图生成模块和中继位置选择模块,其中通信半径估计算法基于Q‑学习估计每个节点不同角度的通信半径,通信图生成算法基于Voronoi图生成所有节点构成的通信拓扑图,中继位置选择算法用于选择中继部署位置。通过这三个模块地不断迭代,该方法可以逐步学习部署现场射频环境,并自动调节各个地点的通信半径,以此构建可靠、实时的无线通信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5704732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410705060.3
申请日:2014-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双层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中继节点鲁棒覆盖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本地搜索的中继节点2‑覆盖部署算法,通过将全局部署问题降解到局部部署问题,在保证鲁棒的同时实现了最优部署。该方法具体包括两个步骤:首次1‑覆盖以及二次1‑覆盖。其中首次1‑覆盖包括中继节点候选部署位置构建、传感器节点分组以及中继节点局部部署三个步骤,其中通过一种新颖的分组方法把传感器进行分组,降低了算法复杂度的同时保证了部署的最有性;二次1‑覆盖调整阈值,对每个分组挑选出只被一个中继节点覆盖的传感器节点,使用1‑覆盖方法对这些传感器节点再进行一次1‑覆盖,既保证了鲁棒性,又节省了中继节点部署数量,缩短了问题求解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1752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486607.X
申请日:2022-05-0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本发明针对射频环境复杂、遮挡严重等场景,充分考虑了实时性、可靠性等网络指标,提出了基于强化学习和Voronoi图的中继节点部署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三部分:通信半径估计模块、通信图生成模块和中继位置选择模块,其中通信半径估计算法基于Q‑学习估计每个节点不同角度的通信半径,通信图生成算法基于Voronoi图生成所有节点构成的通信拓扑图,中继位置选择算法用于选择中继部署位置。通过这三个模块地不断迭代,该方法可以逐步学习部署现场射频环境,并自动调节各个地点的通信半径,以此构建可靠、实时的无线通信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57047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705060.3
申请日:2014-11-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CPC分类号: H04W16/20 , G01S5/0252 , G01S5/0278 , H04W16/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双层结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中继节点鲁棒覆盖方法。本发明是一种基于本地搜索的中继节点2-覆盖部署算法,通过将全局部署问题降解到局部部署问题,在保证鲁棒的同时实现了最优部署。该方法具体包括两个步骤:首次1-覆盖以及二次1-覆盖。其中首次1-覆盖包括中继节点候选部署位置构建、传感器节点分组以及中继节点局部部署三个步骤,其中通过一种新颖的分组方法把传感器进行分组,降低了算法复杂度的同时保证了部署的最有性;二次1-覆盖调整阈值,对每个分组挑选出只被一个中继节点覆盖的传感器节点,使用1-覆盖方法对这些传感器节点再进行一次1-覆盖,既保证了鲁棒性,又节省了中继节点部署数量,缩短了问题求解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85339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051025.4
申请日:2014-02-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申请保护一种面向链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路由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根据节点之间的距离划分的若干个紧密集和增强中继节点。方法包括节点紧密集构造方法、数据收集方法、簇首轮换方法;还包括基于链式拓扑潜在位置信息的命名机制及路由方法,包括:地址命名算法和基于命名机制的分簇路由算法。本发明是在充分考虑面向输电线路检测等链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特点的前提下提出的,能够通过根据剩余能量更换簇首,减少了簇首选举的开销,均衡了紧密集内各节点的能量;且基于命名机制的路由方法能够无开销地适应簇首轮换,不必进行网络拓扑管理和路由维护,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48120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036181.3
申请日:2014-01-2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CPC分类号: H04L12/6418 , H04L2012/6459 , H04W4/70 , H04W52/0212 , Y02D70/00 , Y02D70/1222 , Y02D70/146 , H04W52/0209 , H04L45/46 , H04W72/121 , H04W84/1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无线网络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面向链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混合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充分考虑输电线路监测等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链式或线型拓扑结构的特征,在网络不同时段采用了不同的接入策略,提出繁忙时期的时分访问控制Pipelined TDMA以及空闲时期的竞争访问控制S-XMAC方法。在繁忙时期,采用了流水线式的调度传输方法来避免隐藏终端问题,以提高传输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在空闲时期,设置簇首和普通簇成员采用不同的MAC参数,在使簇首簇首和簇成员能够更及时地响应请求的同时,使得普通簇成员尽可能地节省能量,从而使得网络在节省能量的同时,满足应用系统对网络实时性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