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09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922110.1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IPC: H04L29/06 , H04L29/08 , G06F16/958 , G06F9/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浏览器指纹探测行为监测方法。本方法为:1)对可用于指纹探测的API进行改写,加入计数功能;2)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页面,将该web服务器返回给该浏览器页面脚本中的API替换为改写后的对应API;然后将修改后的页面脚本返回给该浏览器;3)当改写后的API被该web服务器调用执行时,更新该API的执行次数;然后将计数结果注入页面;4)当该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再次向该web服务器请求页面时,从页面请求的HTTP报头中Cookie值并将其传递至目标域;5)通过对该目标域中的Cookie值确定该web服务器的浏览器指纹探测行为。本发明可使用户直观的了解自身浏览器指纹的泄露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09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810922110.1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IPC: H04L29/06 , H04L29/08 , G06F16/958 , G06F9/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浏览器指纹探测行为监测方法。本方法为:1)对可用于指纹探测的API进行改写,加入计数功能;2)浏览器向web服务器请求页面,将该web服务器返回给该浏览器页面脚本中的API替换为改写后的对应API;然后将修改后的页面脚本返回给该浏览器;3)当改写后的API被该web服务器调用执行时,更新该API的执行次数;然后将计数结果注入页面;4)当该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再次向该web服务器请求页面时,从页面请求的HTTP报头中Cookie值并将其传递至目标域;5)通过对该目标域中的Cookie值确定该web服务器的浏览器指纹探测行为。本发明可使用户直观的了解自身浏览器指纹的泄露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348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61111.0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IPC: G06F16/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本方法为:1)身份服务提供方IDP接收用户终端发来的个人信息查询请求;当该个人信息查询请求中查询对象仅为IDP,则IDP在本地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得到用户在IDP的个人信息;当该个人信息查询请求的查询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应用时,则IDP构建第三方应用个人信息查询请求直接发送到指定的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个人信息查询请求包括IDP、查询对象和查询内容,查询对象包括第三方应用的标识符;2)第三方应用根据收到的第三方应用个人信息查询请求,获得用户在第三方应用的个人信息,并将其返回给IDP;3)IDP将查询到的所述个人信息返回给该用户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88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1711403979.7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评估方法与系统。该方法从安全服务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安全技术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通过调查问卷或网页问答的形式,按照三级指标评分方法,得到每一个三级指标分值;根据三级指标分值,按照加权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得到每一个二级指标得分;根据二级指标分值,按照加权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得到每一个一级指标得分;根据一级指标分值,按照加权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得到总体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度得分;按照分值与等级映射关系,确定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本发明能够对网络身份管理服务的可信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最终得到网络身份管理服务的可信等级,实现对网络身份管理服务的可信度的度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34859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261111.0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IPC: G06F16/9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个人信息管理方法及系统。本方法为:1)身份服务提供方IDP接收用户终端发来的个人信息查询请求;当该个人信息查询请求中查询对象仅为IDP,则IDP在本地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得到用户在IDP的个人信息;当该个人信息查询请求的查询对象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应用时,则IDP构建第三方应用个人信息查询请求直接发送到指定的第三方应用;第三方应用个人信息查询请求包括IDP、查询对象和查询内容,查询对象包括第三方应用的标识符;2)第三方应用根据收到的第三方应用个人信息查询请求,获得用户在第三方应用的个人信息,并将其返回给IDP;3)IDP将查询到的所述个人信息返回给该用户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099628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403979.7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数据与通信保护研究教育中心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评估方法与系统。该方法从安全服务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安全技术要求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包括:通过调查问卷或网页问答的形式,按照三级指标评分方法,得到每一个三级指标分值;根据三级指标分值,按照加权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得到每一个二级指标得分;根据二级指标分值,按照加权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得到每一个一级指标得分;根据一级指标分值,按照加权多边形图示指标法,得到总体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度得分;按照分值与等级映射关系,确定网络身份管理服务可信等级。本发明能够对网络身份管理服务的可信程度进行有效评估,最终得到网络身份管理服务的可信等级,实现对网络身份管理服务的可信度的度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