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72295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710573877.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2F1/1506 , G02F1/1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柔性电色纤维包括六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导电聚合物芯层、离子储存层、凝胶电解质层、电色层、透明导电层和透明薄膜封装层,其中,导电聚合物芯层的直径为80~800nm,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50~300nm,凝胶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00~1000nm,电色层的厚度为100~500nm,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80~200nm。本发明柔性电色纤维中的五层可以通过同轴电纺丝,一次成型得到单根同轴电色纤维,极大简化了柔性电色纤维的制备过程,且每根纤维都可以实现单独变色,变色速度更快;将本发明柔性电色纤维形成织物时,可以对每根纤维进行单独寻址变色调控,实现现有变色织物无法达到的变色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08271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392815.8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3C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光节能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智能调光节能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粘结胶层和智能调光层的复合结构;所述智能调光层为随温度变化而具有对太阳能或红外辐射调节的相变功能的膜;所述智能调光层是由具有相变特性的氧化钒材料复合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的;所述柔性基板复合有氧化钒材料的一侧是具有粘结性的,柔性基板的另一侧是不具有粘结性的;所述粘结胶层粘贴于柔性基板的不具有粘结性的一侧。该夹层玻璃具有制备简易、成本低、成品率高、调节红外线辐射效果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8921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479745.X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智能节能薄膜,包括第一基底装置、第二基底装置以及连接第一基底装置和第二基底装置的离子传输层,第一基底装置包括第一基底、设置于第一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和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核壳结构,第一核壳结构包括第一热色层和包覆在第一热色层外部的电色层,第二基底装置包括第二基底、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的第二导电层和设置于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二核壳结构,第二核壳结构包括第二热色层和包覆在第二热色层外部的离子储存层。本申请在利用热色材料的多孔结构特征和导电特性改善电色材料的变色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发挥二者的光线调节能力,使得太阳光可以满足室内照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节红外光线,达到智能隔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374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90884.7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IPC: D04H1/4382 , D04H1/728 , D01F8/16 , D01F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4382 , D01F8/10 , D01F8/16 , D04H1/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相变储热织物,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相变材料加入到第一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核层溶液,所述的核层溶液中相变材料的质量浓度为30%~90%;(2)将高分子材料加入到第二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壳层溶液,所述的壳层溶液中高分子材料的质量浓度为5%~30%;(3)将步骤(1)得到的核层溶液和步骤(2)中得到的壳层溶液分别注入同轴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溶液通道,调节同轴静电纺丝参数进行静电纺丝,得到相变储热织物。本发明提出的相变储热织物不仅具有相变储热的性质,还具有智能调温、智能调色、抗阻燃、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7929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17409.1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2F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可见红外分区可控的电致变色器件包括设置在最外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电致变色层、设置在第二透明导电层内侧的离子储存层,以及设置在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储存层之间的离子传输层。本发明利用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强红外吸收能力的钨青铜化合物,所得电致变色器件可以实现在隔热的同时不影响视觉,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车窗等需要节能或动态遮阳的场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7229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73877.3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G02F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电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柔性电色纤维包括六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导电聚合物芯层、离子储存层、凝胶电解质层、电色层、透明导电层和透明薄膜封装层,其中,导电聚合物芯层的直径为80~800nm,离子储存层的厚度为50~300nm,凝胶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00~1000nm,电色层的厚度为100~500nm,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80~200nm。本发明柔性电色纤维中的五层可以通过同轴电纺丝,一次成型得到单根同轴电色纤维,极大简化了柔性电色纤维的制备过程,且每根纤维都可以实现单独变色,变色速度更快;将本发明柔性电色纤维形成织物时,可以对每根纤维进行单独寻址变色调控,实现现有变色织物无法达到的变色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75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491822.5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重掺杂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中铝的掺杂量为0~20%的原子百分比。具体步骤是将前驱体锌盐与去离子水混合,恒温磁力搅拌,逐滴加入氨水至中性,再分别加入三乙醇胺、铝盐,反应2~4h,静置,抽滤,清洗、干燥退火处理后得到所需的纳米粉体。本发明生产周期短、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简单、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铝重掺杂氧化锌(简称AZO)纳米粉体成本相对便宜,性价比很高,且高温稳定,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透明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透明导电电极、透明导电防静电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8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50180.1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效热致变色纳米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以VO2层为核层,钨青铜化合物层为壳层;所述的VO2层为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其三维尺寸中最小的尺寸不超过100nm,所述钨青铜化合物层为MxWO3,其中,M选自NH4+,Cs+,K+,Na+或Li+中的任一种;x的取值范围为0.01~0.8;钨青铜化合物层的厚度小于60nm,利用钨青铜材料的红外吸收特性使壳层吸热,通过紧密相连的核壳结构快速传热至核层VO2颗粒,导致其升温发生相变,以此来降低使VO2发生相变所需的环境温度,提高VO2的热响应速度,缩短相变反应时间,达到高效热致变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86198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391091.5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钒膜层的制备方法,在清洁的基片表面沉积有氧化钒层或含有氧化钒层的复合层;然后将镀膜基片送入具有辐射灯管加热源的真空退火炉中,进行退火处理;所述真空退火炉中的退火保护气氛为含有氧气的二元或多元的混合气体;所述退火的环境保护气氛为10Pa≤退火保护气氛真空度≤1000Pa;退火的温度为400℃~700℃;退火的时间为30~480s;待退火完成后,镀膜基片的温度不低于200℃的时候,将其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冷却即可。本发明通过调控制备工艺,实现退火过程中对氧化钒层晶粒大小、微观结构等方面的调控,最终获得具有更宽范围相变特性的单层氧化钒膜层。
-
公开(公告)号:CN10697867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80595.4
申请日:2017-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D04H1/728 , D04H1/4282 , D06C7/00 , D01F6/52 , D01F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728 , D01F1/10 , D01F6/52 , D04H1/4282 , D06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透明VO2热色智能薄膜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将VO2粉体加入到DMF中分散1~6h,再加入PMMA搅拌6~48h,得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2)以透明材料为接收基底,以步骤(1)所述静电纺丝前驱体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PMMA‑VO2复合纳米纤维膜;(3)将步骤(2)所述PMMA‑VO2复合纳米纤维膜进行热处理,得到透明VO2热色智能薄膜。本发明制得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呈连续纤维状,VO2沿纤维轴向分布且被包裹在纳米纤维内部与空气隔绝,可提高VO2的抗氧化性。薄膜直接沉积在基底上,无需二次贴膜。本发明设备要求低、简单有效,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大规模生产。透明薄膜的制备为静电纺丝技术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