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46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75580.8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硬炭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炭、芳烃化合物和有机溶剂混合后,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浸渍,在活性炭孔道内填充芳烃化合物;浸渍结束后取出干燥,然后进行液相氧化处理,最后经过微波炭化处理制得硬炭材料。本发明原料为活性炭以及芳烃化合物,不需要添加交联剂、催化剂,成本低廉无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在活性炭孔道内浸渍芳烃化合物得到硬炭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产品批次稳定性高;氧化处理方式为液相氧化处理,在对原料进行氧化的同时,可入N、P、S杂原子,进一步提高硬炭的可逆容量。炭化处理中加热方式为微波加热,可大幅减少反应时间,提高制备效率。

    一种高效捕集CO2的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85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34708.9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捕集CO2的低共熔溶剂的制备及应用,属于高温高效捕集CO2技术领域。本发明低共熔溶剂由环糊精和胺类制备,本发明制备的DES可使易挥发的胺类具有高稳定性;DES体系对CO2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吸收量,溶剂挥发性低、损失小,热稳定性好、循环使用效果好,能实现对CO2的高效可逆吸收等优点。这是因为环糊精与乙醇胺的羟基发生氢键作用,而保留了对CO2具有吸附作用的氨基,同时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得乙醇胺的挥发性极大降低。环糊精与三乙烯四胺等烯胺中氨基发生氢键作用,也具有降低其挥发性的作用,同时保留其他氨基吸收CO2。

    一种基于交联反应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123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28315.8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孔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交联反应的杂原子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交联剂在软碳前驱体和硬碳前驱体之间形成酯键及氢键,最终获得具有互连的三维骨架结构的杂原子掺杂分级多孔碳材料。该方法包括:将软碳前驱体与硬碳前驱体以及膨胀剂均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在上述溶液中加入交联剂,搅拌得到黑褐色凝胶;上述凝胶经过冷冻干燥及微波辅助一步碳活化后,得到杂原子掺杂多孔碳。该方法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制备的杂原子掺杂分级多孔碳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沥青球氧化不融化的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0030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02934.6

    申请日:2020-04-17

    Inventor: 李开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球氧化不融化的前处理方法,是针对含萘或蒽的沥青球在进行氧化不融化之前的预处理提出的,直接采用气相的有机溶剂蒸气代替常规的液相萃取方法。具体是在含萘或蒽的沥青球中通入空气,以一定升温速率从室温升温到50-80℃停留2-20h,获得萘或蒽少量脱除的沥青球;之后切换为含有有机溶剂蒸气的惰性气体,并以一定升温速率升到脱除萘或蒽的温度,获得萘或蒽全部脱除的沥青球;最后,切换为空气,按常规的氧化不融化工艺获得相应的氧化沥青球。本发明不使用液相的有机溶剂,反应时间大幅缩短,处理范围广,成本极大减少,操作简便。

    一种耐高温高含硫量的硫/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517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27405.6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含硫量的硫/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将硫源、碳源和金属盐在溶剂中均匀混合,经过溶剂热法、低温氧化、高温碳化处理后制得耐高温高含硫量的硫/碳复合材料。采用分子水平设计,将硫源、碳源有效聚合,引入适量的过渡金属增强对硫的固定,硫原子以化学键的形式存在于硫/碳复合材料中,经过高温煅烧制得耐高温高含硫量的硫/碳复合材料。所得硫/碳复合材料,经过高温处理,提高材料中各组分的稳定性,避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含硫量降低等问题,为其在能源转化和储能技术中的应用提供极大潜能;制备过程中选用的溶剂为绿色溶剂,安全无污染;制备方法简单易控,所得产品形貌均匀,有利于规模化工业生产。

    一种含硫氮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1761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68009.9

    申请日:2017-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P2004/80 C01P2006/12

    Abstract: 一种含硫氮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是将胺类,醛类加入反应器中,用碱溶液调节pH值在8‑9之间,搅拌下升温至50℃‑59℃,恒温10‑30min,将溶于无水乙醇的酚类加入上述溶液中回流1‑3h,降温至室温,真空干燥除去剩余的乙醇,然后固化;在惰性气氛中,炭化,按照炭化样品与碱质量比为1:1‑6,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以3‑5℃/min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600‑850℃下活化1‑3h,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含硫氮活性炭。本发明具有高比表面积、表面和体相中同时含有氮、硫的优点。

    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675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5469.X

    申请日:2017-03-09

    Inventor: 李开喜 管涛涛

    Abstract: 一种高软化点沥青的制备方法是将软化点低于100oC的沥青原料粉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室温下加入催化剂和交联剂,在转速为50‑500 r/min条件下,搅拌混合均匀,再以2‑10oC/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200‑350oC,依靠釜内自升压力,保压反应1‑8h,排气放压后降温出料,即得高软化点沥青。本发明具有高软化点、高收率的优点。

    连续法制备沥青球工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350089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94428.7

    申请日:2016-08-30

    Inventor: 李开喜 朱星明

    Abstract: 一种连续法制备沥青球工艺是将沥青和萘加入搅拌加热釜内获得熔融改性沥青,熔融改性沥青从挤出板的挤出孔挤出;挤出后的熔融改性沥青于空气中停留1-30s后进入水中,再停留300-900s,经筛分后获得沥青球;当所制备的沥青球为搅拌加热釜内沥青和萘重量之和的1/4-2/3时,在上述操作不停止的情况下,按最初沥青和萘重量之和1/5-1/3,将沥青和萘加到搅拌加热釜内,以补充挤出的熔融改性沥青,这样实现整个操作的连续性,获得连续的沥青球。本发明具有产能高,性能稳定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