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2347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087196.9
申请日:2021-09-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具有球缺体形貌或球台体形貌。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底部贴合集流体,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压实性能,还可以减少粘结剂的用量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锂离子电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7012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45811.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预锂化添加剂,所述添加剂的化学式为Li1+aNixCoyMn1‑x‑yO2,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92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32226.3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包括核芯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核芯表面的过渡金属原子层以及石墨烯叠加层,所述核芯为镍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避免了其他杂质元素的引入,可以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较低,并且产物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80277.0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富锂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含镍多元前驱体与一次锂源混合后,进行预烧结,得到中间体;所述一次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氟化锂和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B)将所述中间体、二次锂源与添加剂混合,进行二次烧结,得到富锂多元正极材料;所述二次锂源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氟化锂和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一次锂源和二次锂源的总物质的量与含镍多元前驱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所述一次锂源与二次锂源的摩尔比为(1~9):(9~1);所述富锂多元正极材料具有式I所示化学式:Li1+xNiaCobMncMdO2式I。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富锂多元正极材料、正极和锂离子动力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550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773003.1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覆型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特定种类的包覆剂与有机分散剂混合,与电极材料基体在保护气氛条件下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通入高温空气使包覆剂发生快速地自蔓延反应,部分包覆剂与电极材料基体表面的残留自由锂发生反应,在电极材料基体表面生成氧化铝或铝酸锂的包覆层,反应过程中避免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同时实现降低材料表面残碱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498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537716.6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锂源、镍源、锰源、表面包覆剂与熔融剂混合,加热至熔融剂完全熔化进行热处理,然后继续升温进行烧结,得到镍锰酸锂正极材料。与现有技术共沉淀-固相法两步制备球形高电压正极材料相比,首先,热处理过程中表面包覆剂溶解于熔融剂,随着熔融剂逐渐分解或挥发,表面包覆剂析出,在材料表面均匀地形成一层包覆层,从而减少锰的溶解,提高材料高温循环性能;其次,表面包覆剂溶解于熔融剂中后,可在材料表面形成熔融态的液相膜,使材料各个晶面的表面能趋于一致,修复材料晶体表面缺陷,提高材料的晶体稳定性,使材料具有类球形的一次颗粒;再次,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且不会产生副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683669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428134.X
申请日:2011-1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LiaMxMn2-xO4-yZy的原子比组成,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次粒子具有类球形形貌,表面由2~120个多层晶体位错棱台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对所述锰酸锂前驱体采用多次改变焙烧温度的焙烧处理的方式,退火、冷却研磨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在焙烧过程中多次改变焙烧温度,使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位错结构,提高了离子和电子从材料内部到外部的迁移速率,从而提高了锰酸锂材料的倍率性能。由于该正极材料具有类球形形貌,减小了锰酸锂材料的比表面积,锰元素不易发生溶解,从而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45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1078466.5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富理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级反应系统、锂离子多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多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多级反应系统中设置两级反应釜,在两级反应釜之间设置循环装置,通过上述系统及制备方法制得的多元正极材料材料前驱体,颗粒粒径可控均一,形貌规整,振实密度高,能够改进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且使正极材料前驱体的一次颗粒层间距减小,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材料的振实密度;同时此种工艺降低了正极材料循环过程中的界面内阻使得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材料的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适合于工业化批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6292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936577.3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42 , H01M10/65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基体,以及复合于所述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AlN纳米片。本发明利用AlN高导热的性能,在正极材料表面复合AlN纳米片,通过多个颗粒的AlN纳米片互相接触,构成导热网络结构。当电池内部热量开始产生时就可以将热量传导到极片集流体,然后通过集流体传导至电池外部,降低锂离子电池热失控风险。本发明利用AlN纳米片耐腐蚀性强的性能,还可以有效隔绝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副反应的产生,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另外,利用AlN纳米片具有较高的结构耐压强度,能够避免正极材料极片在辊压时破碎,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063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412897.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富理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功能性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该功能性添加剂包括预锂化添加剂、安全性添加剂和复合导电剂;预锂化添加剂包括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安全性添加剂包括具有橄榄石结构的正极材料和/或具有的尖晶石结构的正极材料。本发明采用高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作为预锂化添加剂,通过调控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在电池体系充放电过程中给负极进行补锂,且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实现稳定的低库伦效率循环,不断给负极提供补锂。作为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用预锂化、安全性能、循环倍率性能添加剂,安全方便。而且其中的补锂剂、安全添加剂本身均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起到功能性改善作用的同时不影响电池体系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