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466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1342022.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B01J19/18 , G01N23/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的固液搅拌不锈钢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端开口下端密闭,釜体下方设有高低两排通孔,釜体内通孔处配备圆柱形和片状铍窗,以同时满足透过X射线和进行高压反应的需求:釜体上端设置有釜盖,所述釜盖中央竖直固设有搅拌结构,且所述釜盖顶部连接驱动搅拌结构转动的电机;釜体底部设有釜座。本发明可高度还原固液催化反应的实验条件(温度、压力、搅拌速率可控),实现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原位在线X射线吸收光谱的表征,具有收集光谱信噪比高,适用范围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34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42022.8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IPC: B01J19/18 , G01N23/0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表征的固液搅拌不锈钢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端开口下端密闭,釜体下方设有高低两排通孔,釜体内通孔处配备圆柱形和片状铍窗,以同时满足透过X射线和进行高压反应的需求:釜体上端设置有釜盖,所述釜盖中央竖直固设有搅拌结构,且所述釜盖顶部连接驱动搅拌结构转动的电机;釜体底部设有釜座。本发明可高度还原固液催化反应的实验条件(温度、压力、搅拌速率可控),实现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原位在线X射线吸收光谱的表征,具有收集光谱信噪比高,适用范围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39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1330135.0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低碳烷烃低温脱氢制烯烃的方法,可通过光热协同方式在水气存在条件下于固体多相催化剂上使C2‑C4烷烃原料气发生脱氢反应:水气浓度为0.1%~10%;反应温度为20~400℃,光照波长为200~500nm,光照强度为0.1~100W/cm2;固体多相催化剂以TiO2为载体,负载活性金属组分为单原子Cu;乙烷、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在光热协同催化装置中可高选择性地分别转化为乙烯、丙烯、正丁烯和异丁烯以及氢气。本发明为温和条件下低碳烷烃制备相应烯烃和氢气提供了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507271.6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两相体系转化生物质为2,5‑己二酮的方法,属于化工原料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采用铵盐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两相反应体系,以A/B负载型贵金属为催化剂,在反应釜中充入一定压力的氢气,同时在反应釜内泵入一定压力的氢气,一步直接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类底物转化成2,5‑己二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生物质原料出发一步制备2,5‑己二酮的有效途径,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18588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26224.X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分子筛在制备多环芳烃工艺中的应用。所述纳米分子筛为具有纳米结构的H‑ZSM‑5、H‑USY、H‑Y、H‑β、H‑MOR、H‑ZSM‑35、H‑MCM‑22、H‑ZSM‑22以及H‑ZSM‑11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本发明中所用催化剂廉价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对生物质酮类的羟醛缩合、重排以及后续的脱水芳构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分子筛催化剂持续高效将木质纤维素基平台化合物转化为多环芳烃的工艺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1386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70184.X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质素酚类衍生物加氢脱氧制环烷烃液体燃料的方法,其采用的催化剂简记为MN/S,其中N为助剂,M活性金属,S为催化剂载体羟基磷灰石(HAP),M负载于载体上,其中助剂N呈现单原子分散的状态分散于活性金属M颗粒表面,助剂N为Pt、Pd、Rh、Ru、Au等贵金属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M为非贵金属Co、Ni中的一种或二种。单原子催化剂不仅大幅度减少贵金属用量、降低成本、原子利用率达到100%,而且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非化石来源的大量制备环烷烃液体燃料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925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358455.5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木质素衍生的酚类化合物和甲醛制备多环航空煤油的方法。农林废弃物衍生的酚类化合物和甲醛,在固体酸的作用下聚合形成航煤前驱体,然后经过双功能催化剂的加氢脱氧获得多环航空煤油,相比传统链状航空其密度高,热值高,可作为传统航空燃料的替代品。本发明中所用催化剂、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容易分离;整个生产流程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9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111477945.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24 , C07C67/38 , C07C69/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不饱和炔烃羧酯化反应中的应用,活性组分为金属Ni,载体为氮掺杂碳。其中,活性金属在载体上的负载量为0.1wt%‑5.0wt%,氮掺杂碳中氮的掺杂量为0.1wt%‑10wt%;金属Ni呈现单原子分散状态。催化剂的制备:将氮掺杂载体和含有金属Ni的化合物置于同一反应器中,在一定温度、压力及合适气氛下处理一定时间。金属Ni以单原子形式自发分散于载体上生成单原子活性中心,用于不饱和炔烃羧酯化反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相比于其他专利文献中所报道的均相羰基镍、镍盐或钯‑膦配合物等作为催化剂、并添加强腐蚀性的硫酸,磺酸或其他酸为助剂的体系,该发明所提供的多相反应过程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单、催化剂可循环利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754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811608743.1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7/185 , B01J27/187 , C01B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型镍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烷二氧化碳干重整生成合成气反应中的应用。载体为羟基磷灰石掺杂铈(Ce)、铁(Fe)、钴(Co)、锰(Mn)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掺杂元素质量占催化剂总质量的0%‑20%。镍主要以单原子形式在载体上高度分散,镍含量为催化剂总质量的0.005‑5wt%。本发明制备工艺条件简单、重复性良好、且易于实现工业化。与传统镍基纳米颗粒催化剂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不仅使镍的原子利用率达到最大值,而且在甲烷干重整反应中具有非常优异的抗积炭性能,显著提高了该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03707A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905829.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07C67/347 , C07C67/303 , C07C69/75 , C07C29/149 , C07C31/27 , C07C67/343 , C07C69/7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环己烷二甲酸酯和环己烷二甲醇的方法。制备方法是,第一步,乙醛和丙烯酸乙酯在三乙烯二胺催化剂下,进行贝里斯‑希尔曼反应生成烯酯;第二步,第一步反应生成的烯酯和丙烯酸乙酯发生一步脱水和Diels‑Alder反应,得到环己烯二甲酸酯;第三步,环己烯二甲酸酯在金属催化剂下,进行选择性加氢生成环己烷二甲酸酯;在双床层金属催化剂下,进行完全加氢生成环己烷二甲醇。本发明反应条件简单,催化剂简单易得,成本较低,是一种非常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生物质路线合成增塑剂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