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13944.7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1081 , H01M8/1086
Abstract: 在纯氧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为了避免氢气渗透,需要采用较厚的质子交换膜,但是由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运行环境湿度较大,容易给质子交换膜带来严重的溶胀问题,在电池停车后电池环境变干又会使质子交换膜发生收缩,进而使质子交换膜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目前商品化的增强型质子交换膜,通过在膜中引入增强骨架,可以显著降低其溶胀变形率,提高质子膜的机械强度,但是其厚度最多只能达到20微米,无法满足纯氧型燃料电池的应用要求。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现有增强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基础上,制备适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的多层增强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可以明显的延长膜电极的抗机械衰减能力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8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64880.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M电解水用膜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由7层所组成,从阴极侧到阳极侧依次是全氟磺酸树脂层I、增强层I、全氟磺酸树脂层II、增强层II、全氟磺酸树脂层III、催化剂层、全氟磺酸树脂层IV。PEM电解水技术采用的质子交换膜需要具有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和气体阻隔能力。本发明中的膜有利于改善PEM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的氧中氢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81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11213944.7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8/1081 , H01M8/1086
Abstract: 在纯氧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为了避免氢气渗透,需要采用较厚的质子交换膜,但是由于氢氧燃料电池的运行环境湿度较大,容易给质子交换膜带来严重的溶胀问题,在电池停车后电池环境变干又会使质子交换膜发生收缩,进而使质子交换膜受到严重的机械损伤。目前商品化的增强型质子交换膜,通过在膜中引入增强骨架,可以显著降低其溶胀变形率,提高质子膜的机械强度,但是其厚度最多只能达到20微米,无法满足纯氧型燃料电池的应用要求。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现有增强型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基础上,制备适用于氢氧燃料电池的多层增强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可以明显的延长膜电极的抗机械衰减能力和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264284A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523416.8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88 , H01M8/1004 , B05D1/02 , B05D3/02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剂浆料的喷涂工艺及燃料电池CCM的制备方法。喷涂路径包括交指的蛇形路径Ⅰ和蛇形路径Ⅱ,所述蛇形路径Ⅰ和蛇形路径Ⅱ均包括直线路径和转弯路径。本发明通过控制催化层喷涂过程的喷涂速度和浆料流速,采用交指的蛇形路径进行喷涂,以及分区控制烘干平台的温度,使转弯路径喷涂的速度比直线路径喷涂的速度快1.1‑2倍,转弯路径喷涂的流速是直线路径喷涂流速的0.1‑0.9倍,依次喷涂的两条直线路径中间留有空白区,以避免转弯路径喷涂时的浆料累积现象,解决避免传统匀速/匀流速喷涂时带来的催化层边缘催化层厚度偏高的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