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11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1536167.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媒介体辅助的电化学分解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的全流程工艺方法,所述工艺方法包括以硫化氢为原料,包括媒介体吸收硫化氢制硫磺、媒介体催化析氢、媒介体电化学转化三个单元。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艺及方法,可以精确控制各单元反应进度,平衡各单元的反应速率,通过媒介体循环有效提高原料处理效率并降低运行能耗。媒介体辅助条件下实现硫化氢100%吸收及转化并制取高纯氢气和硫磺,为硫化氢资源化转化利用提供切实可行的电化学路径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364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91470.9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场电催化反应方法和反应系统。所述离场电催化反应方法包括:电池系统中电解液离子对与电极进行电子交换反应,获得氧化电势或还原电势;获得氧化电势或还原电势的电解液进入电池系统外部的独立反应系统,与反应系统中的反应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含反应产物的混合物;经分离后,经过氧化还原反应后的电解液返回至所述电池系统再次获得氧化电势或还原电势。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离场电催化串联反应技术可将涉及气、液、固等相的复杂反应移出电极表面,将反应过程放到电池外部,避免了反应物和/或产物对电极、催化剂、隔膜等的污染;通过该离场电催化合成技术搭建的反应系统运行稳定,可用于基础理论研究,且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10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1518308.1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混合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吸收硫化氢中的应用。含有Fe3+离子、Fe2+离子、VO2+离子、酸根离子和水;所述Fe3+浓度为0.1~2mol/L,Fe2+浓度为0.1~0.5mol/L;VO2+浓度为0.01~2mol/L,VO+浓度为0.01~0.5mol/L。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溶液作为吸收液具有高的硫化氢吸收速率和吸收率,硫磺纯度高,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阳极电解液或者阴极电解液用于电解处理硫化氢制取氢气和硫磺。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0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811411697.6
申请日:2018-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金属非负载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由至少一种+3价金属氧化物、至少一种VIII族金属氧化物、至少一种IVB族金属氧化物和两种VIB族金属氧化物组成,其中以金属氧化物计,该催化剂中含有10‑50wt.%的VIII族金属、1‑30wt.%的IVB族金属、1‑50wt.%的+3价金属、5‑80wt.%的两种VIB族金属。本发明还公开了在温度280‑440℃、氢气压力1‑20MPa、氢气与柴油馏分的体积比为50‑1000V/V、柴油馏分的体积空速0.1‑10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可将模型柴油中的硫和氮脱至1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28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425084.8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大连连城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3G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惰性气体中还原性气体杂质去除的载氧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载氧体材料组成为AxByCz,其中A为至少一种非贵金属过渡金属氧化物、B为VIIIB族金属或其氧化物,C为La,Zr,Ce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载氧体材料可以有效脱除惰性气体中杂质气体,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硫化氢等还原性气体杂质。上述载氧体具有反应温度低、活性金属组分利用率高、能够一步脱除多种还原性气体杂质。脱除深度可低至1ppm以下。并且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易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09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411697.6
申请日:2018-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金属非负载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由至少一种+3价金属氧化物、至少一种VIII族金属氧化物、至少一种IVB族金属氧化物和两种VIB族金属氧化物组成,其中以金属氧化物计,该催化剂中含有10-50wt.%的VIII族金属、1-30wt.%的IVB族金属、1-50wt.%的+3价金属、5-80wt.%的两种VIB族金属。本发明还公开了在温度280-440℃、氢气压力1-20MPa、氢气与柴油馏分的体积比为50-1000V/V、柴油馏分的体积空速0.1-10h-1的条件下,该催化剂可将模型柴油中的硫和氮脱至10pp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976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510304797.9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37/34 , B01J37/10 , B01J27/051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以催化剂总质量为100%计,催化剂中含有3‑15wt%的Ⅷ族金属、45‑58wt%的Mo、35‑40wt%的S;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制备富缺陷的非化学计量比的二硫化钼纳米片前体;b)用超声辅助浸渍方法向二硫化钼纳米片前体中引入一种Ⅷ族金属;Ⅷ族金属和Mo的摩尔比例为(0.1‑0.5):1;该二硫化钼纳米片前体的比表面积为40‑90m2/g,孔容为0.1‑0.25ml/g,硫和钼摩尔比例为(1.92‑2.10):1。本发明通过控制二硫化钼的化学计量比,制备了富缺陷的二硫化钼,同时更多地暴露活性位点;与现有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应用于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中,烯烃的加氢饱和率低,而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9943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610044629.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B01J23/882 , B01J37/20 , B01J35/1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体相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所述的催化剂是由Ⅷ族金属Co、ⅥB族金属Mo、不含有或含有ⅠA族金属组成的混合金属氧化物,其中,以氧化物计,该催化剂中含有15-95wt%的Ⅷ族金属Co、5-80wt%的ⅥB族金属Mo和0-5wt%的ⅠA族金属。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0-200m2/g、孔容为0.2-0.7ml/g。与现有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应用于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率高于95%,而烯烃的加氢饱和率低于10%。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2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13165.5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6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67/02 , C10G2300/202 , C10G2300/305 , C10G2300/4006 , C10G2300/4012 , C10G240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馏分FCC汽油脱二烯烃/加氢脱硫/临氢吸附脱硫复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采用全馏分FCC汽油和氢气为原料,与脱二烯烃催化剂接触,以脱除全馏分FCC汽油中的二烯烃;二、分馏,形成重组分和轻组分;三、对重组分进行加氢脱硫,得到低硫重组分;四、将轻组分、低硫重组分和氢气混合后进行临氢吸附脱硫反应,得到硫含量低于10ppmw的超低硫汽油。本发明通过对全馏分FCC汽油进行选择性加氢脱二烯烃,以及采用加氢脱硫和临氢吸附脱硫相结合技术进行超深度脱硫的复合式处理,能够将全馏分FCC汽油中的硫脱至10ppmw以下,而辛烷值损失低于2个单位,液体收率大于99.8%。
-
公开(公告)号:CN103666559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210326170.X
申请日:2012-09-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C10G67/06
Abstract: 一种FCC汽油超深度脱硫组合方法,包括步骤:(1)以全馏分FCC汽油和氢气为原料,在适当条件下在脱二烯烃反应器中与保护剂1、2以及选择性脱二烯烃催化剂接触,脱除全馏分FCC汽油原料中的大部分二烯烃;(2)经步骤(1)脱二烯烃的全馏分FCC汽油经气液分离器后,液体进入分馏塔分成轻汽油馏分和重汽油馏分;(3)步骤(2)得到的重汽油馏分在适当操作条件下与选择加氢脱硫反应器中的催化剂接触;(4)经步骤(2)得到的轻汽油馏分和经步骤(3)选择加氢脱硫的重汽油馏分混合后再与新氢混合,在适当条件下与吸附超深度脱硫反应器中吸附剂接触,脱除汽油中大部分硫,得到硫含量低于10ppmw超低硫汽油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