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264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222594.0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储能岩体的开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待开挖硐室的中间位置进行拉槽开挖,挖出导槽,导槽两侧岩体作为保护层,保护层位于所述导槽与围岩之间;S2,对围岩进行预锚;S3,采用爆破法去除保护层,得到硐室;S4,对围岩进行支护,结束施工。本发明可以降低围岩破坏几率,提升工程质量,通过先开挖一部分导槽,留置一段时间保护层,降低了开挖成本,降低了围岩支护成本,且在导槽开挖后,不用急于支护而使施工人员暴露于刚开挖后的围岩之下,减小了施工危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8067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42194.2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岩体拉压协同作用的实验仪,包括框架、拉压力作用装置、压力加载装置、拉力加载装置、伺服控制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岩体拉压协同作用的实验仪中,拉压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岩体和第二岩体,当伺服控制装置施加竖直向上的力于拉压柱时,拉压柱将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对处于其上方的第一岩体施加向上的压力、对处于其下方的第二岩体施加向上的拉力,并且第一岩体、第二岩体力的记载完全是同步进行的。这样,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拉力传感器分别可以采集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岩体、处于拉伸状态的第二岩体的力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80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654811.9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郭松峰 , 祁生文 , 张世殊 , 马行东 , 袁国庆 , 王修华 , 郑博文 , 邹宇 , 黄晓林 , 梁宁 , 李航 , 刘宇博 , 贺建先 , 姚祥龙 , 台大平 , 罗光明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伞状结构吸能锚杆装置,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一端设置有预紧系统,所述杆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系统,所述杆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支撑系统,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处于所述预紧系统与所述第一支撑系统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包括第一伞状支撑系统、第二伞状支撑系统;所述第一伞状支撑系统靠近所述预紧系统的端部与所述杆体固接,所述第一伞状支撑系统远离所述预紧系统的端部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伞状系统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本发明使锚杆在岩爆、大变形围岩洞室支护的动静载荷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展率,同时增加阻抗以达到吸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64880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0654811.9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郭松峰 , 祁生文 , 张世殊 , 马行东 , 袁国庆 , 王修华 , 郑博文 , 邹宇 , 黄晓林 , 梁宁 , 李航 , 刘宇博 , 贺建先 , 姚祥龙 , 台大平 , 罗光明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伞状结构吸能锚杆装置,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一端设置有预紧系统,所述杆体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系统,所述杆体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支撑系统,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处于所述预紧系统与所述第一支撑系统之间;所述第二支撑系统包括第一伞状支撑系统、第二伞状支撑系统;所述第一伞状支撑系统靠近所述预紧系统的端部与所述杆体固接,所述第一伞状支撑系统远离所述预紧系统的端部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伞状系统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本发明使锚杆在岩爆、大变形围岩洞室支护的动静载荷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延展率,同时增加阻抗以达到吸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8937.7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4 , G01N3/02 , G01N2203/0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剪切性能测试系统的剪切盒,包括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所述上剪切盒和所述下剪切盒均为由剪切外盒、U形板、左右竖板和前后竖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构成的第一半开放长方体空腔。本发明通过螺栓装置拆装不同尺寸的U形板、左右竖板和前后竖板,从而使得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可形成不同尺寸的长方体空腔,以便对更多尺度的方形岩体结构面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通过螺栓装置在长方体空腔内部安装方形套筒即可完成圆柱形岩体结构面试样的直接剪切试验,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面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6250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2481.6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nventor: 李永超 , 张世殊 , 祁生文 , 邹宇 , 郭松峰 , 郑博文 , 刘春玲 , 郭忻怡 , 唐凤娇 , 鲁晓 , 侯晓坤 , 王赞 , 丛佳宁 , 杨玥 , 程伟 , 俞永华 , 何乃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地质灾害与环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刻画地质灾害在斜坡中发育位置的方法、装置和设备。本申请的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斜坡的斜坡边界,并构建与所述斜坡边界相匹配的三角形;基于所述三角形获取三角形范围内的斜坡地形点数据;对任一斜坡地形点Di,分别添加与Di对应的预设属性信息;其中,所述预设属性信息至少包括角度属性和距离比属性;对所述斜坡地形点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灾害点数据,并基于所述灾害点数据的角度属性和距离比属性,在极坐标系中预设的区域内绘制所述灾害点并进行展示。本方案可用于解决当前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中无法分析灾害在斜坡中横向位置分布规律的问题,从而更加科学地在斜坡上开展房屋、道路等工程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42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348937.7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剪切性能测试系统的剪切盒,包括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所述上剪切盒和所述下剪切盒均为由剪切外盒、U形板、左右竖板和前后竖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构成的第一半开放长方体空腔。本发明通过螺栓装置拆装不同尺寸的U形板、左右竖板和前后竖板,从而使得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可形成不同尺寸的长方体空腔,以便对更多尺度的方形岩体结构面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通过螺栓装置在长方体空腔内部安装方形套筒即可完成圆柱形岩体结构面试样的直接剪切试验,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面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5679486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479223.5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体结构面剪切性能测试系统的剪切盒,包括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所述上剪切盒和所述下剪切盒均为由剪切外盒、U形板、左右竖板和前后竖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构成的第一半开放长方体空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装置拆装不同尺寸的U形板、左右竖板和前后竖板,从而使得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可形成不同尺寸的长方体空腔,以便对更多尺度的方形岩体结构面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通过螺栓装置在长方体空腔内部安装方形套筒即可完成圆柱形岩体结构面试样的直接剪切试验,从而实现了对不同尺寸、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面试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