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93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47181.7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6T7/0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天文图像质量智能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包括:步骤S1、构建基于天文图像质量评估的数据集;步骤S2、基于所述数据集内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数据处理;步骤S3、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建立AQSA‑Net模型;步骤S4、将步骤S1中的所述数据集,送入AQSA‑Net模型中进行训练,生成最优的AQSA‑Net网络权重模型;步骤S5、将训练所得的AQSA‑Net模型应用于天文图像质量的自动评估分类任务。本发明对图像的特征提取和数据处理方法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根据望远镜的具体配置与观测需求,灵活调整图像的网格划分密度和图像裁剪大小;构建的AQSA‑Net模型是一种高度轻量化的模型,能够显著减少内存占用,加速模型训练和推理,适用于深空探测中计算资源需求低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27922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711292049.9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1N21/5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光电观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局部天区大气透明度获取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晴朗无云的夜晚获取标准亮度已知的恒星的亮度测量值;计算获取望远镜的定标参数;日常观测时获取局部天区恒星亮度测量值;计算局部天区大气透明度。本方法克服了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大气透明度难以测量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小口径望远镜获取局部天区的大气透明度,为同一观测站的望远镜的定标和曝光时间计算提供依据。本发明能够快速推广至地基光学观测站,为观测站提供局部天区大气透明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7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91157.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天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基光学天文台站观测环境分析方法。该方法步骤为:在建立真实地形的三维模型和观测台站内所有建筑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光学天文台站观测环境分析模型。建立参考截面并设置数据采样点,提取仿真湍流强度值以用于分析观测环境。当两台望远镜圆顶附近湍流强度的中值偏差不超过设定阈值时,则认为两台望远镜圆顶的相互干扰可忽略,否则需要优化望远镜圆顶的布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供地基光学天文台站内任意点的观测环境信息数据,解决多台望远镜圆顶间相互干扰的问题,为望远镜圆顶的布局优化提供支撑。
-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0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30215.6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465 , G06F16/228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基和地基光电观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星表的红外波段流量拓展计算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甄选已知红外星表,筛选符合要求的目标源,提取相应参数项;计算拓展星表中所有目标源的红外色指数,并基于色指数参数分类;基于等光度波长和等光度流量方法将拓展星表中四个波段的星等转化为基于等光度频率的流量;确定拓展星表中每颗星的流量拟合函数;根据织女星高精度光谱的连续谱拟合函数,确定拓展星表中拓展波段的等光度波长,等光度频率,及其对应的该波段分别以波长和频率表示的等光度流量;获得拓展星表中各目标源在拓展波段的流量值;以织女星在该波段的流量为流量零点,确定拓展星表中各目标源在拓展波段的星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78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391157.1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天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基光学天文台站观测环境分析方法。该方法步骤为:在建立真实地形的三维模型和观测台站内所有建筑的三维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建立光学天文台站观测环境分析模型。建立参考截面并设置数据采样点,提取仿真湍流强度值以用于分析观测环境。当两台望远镜圆顶附近湍流强度的中值偏差不超过设定阈值时,则认为两台望远镜圆顶的相互干扰可忽略,否则需要优化望远镜圆顶的布局。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提供地基光学天文台站内任意点的观测环境信息数据,解决多台望远镜圆顶间相互干扰的问题,为望远镜圆顶的布局优化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16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510605446.1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的对空间物体的一维光谱进行自动的波长和流量定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波长定标步骤,用于根据波长定标星光谱对空间物体进行波长定标;流量定标步骤,用于根据标准星的光谱得到的响应曲线对波长定标后的光谱进行改正,获得流量定标后的光谱;以及归档整理步骤,用于对整晚定标后的光谱结果进行整理,按照用户的需求生成固定格式的表格。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定标灯谱,可靠、精度高、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101297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350320.X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基光电观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观测的空间物体尺度获取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观测获取高精度的空间物体光度信息;轨道计算获取光度校正参量;空间物体光度校正处理;空间物体尺度计算。本方法克服了雷达手段对中高轨空间物体观测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光学望远镜观测系统获取中高轨空间物体光学尺寸的方法,获取表征其尺寸大小的参数-光学散射截面(Optical cross section),由于光学波段比无线电波段长短,且对边角不敏感,该方法相对无线电手段可以精确获取空间物体的尺度。本发明能够快速推广应用至我国现有的地基光电探测设备上,无需硬件改动即可形成一定的空间物体尺度确定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581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05446.1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用的对空间物体的一维光谱进行自动的波长和流量定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波长定标步骤,用于根据波长定标星光谱对空间物体进行波长定标;流量定标步骤,用于根据标准星的光谱得到的响应曲线对波长定标后的光谱进行改正,获得流量定标后的光谱;以及归档整理步骤,用于对整晚定标后的光谱结果进行整理,按照用户的需求生成固定格式的表格。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定标灯谱,可靠、精度高、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73254.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IPC: G06F18/25 , G06F18/243 , G06N20/2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约束的小行星材质分类方法、系统和装置,包括:步骤S1、获取小行星的光谱、特性参数和类别标签;步骤S2、将获取的光谱、特性参数和类别标签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小行星材质综合分类数据集;步骤S3、构建深度学习模型AsterNet和随机森林模型RF;步骤S4、基于小行星材质综合分类数据集分别对深度学习模型AsterNet和随机森林模型RF进行训练,得到各自的最优模型;步骤S5、将两种最优模型集成得到AsterRF模型,基于AsterRF模型进行小行星分类。本发明引入小行星的多种参数的组合特征,能够显著提升基于短波长范围、低分辨率光谱的小行星材质分类精度。对AsterNet模型与随机森林模型的集成得到AsterRF模型进一步保证了模型的泛化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