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02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165663.X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卡持测序芯片的安装座,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测序芯片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测序芯片的定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贯通所述内壁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安装腔的圆周均匀分布,每个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沿所述定位槽滑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以卡持所述测序芯片使其紧贴在所述定位环上并沿所述定位槽缩回所述定位槽内以松开所述测序芯片的滑动舌板。本发明的自动卡持测序芯片的安装座自通过设置能自动弹出的滑动舌板伸入安装腔以卡持测序芯片,和在外力下缩回安装定位槽内,以实现快速装卸测序芯片,提高测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5396.6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测序芯片直接耦合的CCD相机,包括测序芯片装卡于DNA测序仪的测序芯片安装座内,所述CCD相机包括相机体和位于所述相机体内的用于捕捉测序反应的光信号的光纤面板,所述光纤面板的一端伸出所述相机体的前端直接与位于所述DNA测序仪的测序芯片安装座上的测序芯片的一侧面直接接触以获取在测序芯片的另一侧面上进行的测序反应所产生的光信号。本发明的与测序芯片直接耦合的CCD相机,通过设置能与测序芯片直接耦合的光纤面板,可以使在测序芯片上所产生的微弱的可见光直接被光纤面板接收,转化为电信号,提高光耦合效率,光耦合效率可超过70%,保证了高质量的测序信号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0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4839.X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序芯片的安装座与CCD相机间的暗室,所述测序芯片的安装座上设有围绕在所述测序芯片外侧的环形凹槽;所述CCD相机前端的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的前端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环形凹槽并与所述环形凹槽密封配合的凸圈。本发明的用于测序芯片的安装座与CCD相机间的暗室,通过环形凹槽与凸圈的配合,在CCD相机与测序芯片的安装座之间形成封闭性的暗室环境,防止了外来的光学污染,从而降低了背景噪声,保证了高信噪比的测序信号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207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154931.X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74
Abstract: 一种基因测序芯片及方法,芯片包括:衬底(1);第一光波导(2)、第二光波导(3)及金属针尖(5),均形成在衬底(1)上,三者呈T字形相对分布,第一光波导(2)与第二光波导(3)位置相对;纳米孔(6),其设置在三者的接触区域,贯穿衬底(1);第一光波导(2)及第二光波导(3)一端均为三维渐变结构,两者具有三维渐变结构的一端相对;第一光波导(2)与具有三维渐变结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光源耦合器(7),第二光波导(3)与具有三维渐变结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信号采集器(8)。该芯片及方法提高了碱基单分子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芯片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数据量,提高了采集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707078B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10165385.8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NA测序仪的试剂供应系统,包括预备管道、缓冲管道和主管道;预备管道、缓冲管道与主管道通过三通连接器连接;第一多通换向阀和第二多通换向阀;用于抽取测序反应试剂的第一蠕动泵和用于抽取缓冲液的第二蠕动泵;第一多通换向阀的进口分别与试剂瓶连通,出口通过第一蠕动泵与预备管道连接;第二蠕动泵的出口与缓冲管道连接;第二多通换向阀的进口与主管道连接,第二多通换向阀的出口分别与反应仓的进液口及废液桶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试剂供应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为多个反应仓及时准确地供应试剂和缓冲液,实现了多个反应同时进行,能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DNA测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66574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166089.X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DNA测序仪的反应仓,包括底座、进行测序反应的反应池体和安装座,反应池体上设有环形凹槽,安装座上设有贯通的安装腔,测序芯片安装在安装腔的一端内,安装腔上设有多个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均设有滑动伸入安装腔内以卡持测序芯片的滑动舌板;反应池体开设有环形凹槽的一侧面与安装座固定连接;反应池体的另一侧面贴在底座上,反应池体能在导向杆的轴向上滑动并能在导向杆的径向上微动;反应池体与底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本发明通过滑动舌板实现测序芯片的自动卡紧,通过反应池体在导向杆上的滑动及其径向上的稍微浮动,使光纤面板的外端面与测序芯片之间具有尽量高的平行度精度,实现高信噪比测序信号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1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5677.1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测序仪,包括支撑台、多个减震器和通过多个减震器与支撑台连接的减震板;固定设置在减震板上的用于进行DNA测序反应的反应仓组件、用于采集光信号的CCD相机、用于支撑CCD相机的二维调整的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台上的用于为反应仓组件提供反应试剂和缓冲液的药剂供应组件。本发明的DNA测序仪,通过设置多个反应仓,并配合能二维调整的可二维调整的支撑装置及能为多个反应仓供应试剂的药剂供应组件,实现了多个反应同时进行的目的,能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测序,大大提高了DNA测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70330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65663.X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卡持测序芯片的安装座,包括用于容置所述测序芯片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所述测序芯片的定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上沿其径向设有多个贯通所述内壁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沿所述安装腔的圆周均匀分布,每个所述定位槽内均设有沿所述定位槽滑动伸入所述安装腔内以卡持所述测序芯片使其紧贴在所述定位环上并沿所述定位槽缩回所述定位槽内以松开所述测序芯片的滑动舌板。本发明的自动卡持测序芯片的安装座自通过设置能自动弹出的滑动舌板伸入安装腔以卡持测序芯片,和在外力下缩回安装定位槽内,以实现快速装卸测序芯片,提高测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62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59461.2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孔阳极氧化铝生物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一衬底,清洗,去除有机和无机杂质;步骤2:前烘,对衬底进行真空干燥;步骤3:在经过真空干燥的衬底表面蒸镀铝膜;步骤4:将表面镀有铝膜的衬底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步骤5:将第一次阳极氧化的衬底用磷酸和铬酸混合液浸泡,去除第一次阳极氧化产生的氧化铝膜,在铝膜的表面形成活性点;步骤6:对该铝膜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及扩孔处理,在铝膜的表面活性点处形成穿孔,得到多孔阳极氧化铝阵列芯片;步骤7:用等离子体处理该芯片表面;步骤8:将双官能团分子共价结合在该芯片表面,完成多孔阳极氧化铝生物芯片的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9837207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154931.X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IPC: C12M1/34 , C12M1/00 , C12Q1/6874
Abstract: 一种基因测序芯片及方法,芯片包括:衬底(1);第一光波导(2)、第二光波导(3)及金属针尖(5),均形成在衬底(1)上,三者呈T字形相对分布,第一光波导(2)与第二光波导(3)位置相对;纳米孔(6),其设置在三者的接触区域,贯穿衬底(1);第一光波导(2)及第二光波导(3)一端均为三维渐变结构,两者具有三维渐变结构的一端相对;第一光波导(2)与具有三维渐变结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光源耦合器(7),第二光波导(3)与具有三维渐变结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设有第一信号采集器(8)。该芯片及方法提高了碱基单分子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芯片系统的集成度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数据量,提高了采集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