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1176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410029730.0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IPC: C12N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立昆虫细胞系的方法,包括:将昆虫浸没在乙醇溶液中,用无菌蒸馏水清洗昆虫,吸干虫体表面;解剖昆虫,取出需要建立细胞系的完整昆虫组织或器官;分别用生理盐水和细胞培养液清洗昆虫组织或器官,放入无光照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加入细胞培养液培养;并不断吸出和换入半量的细胞培养液,直至扩展并增殖的细胞充满培养瓶;把含有新增殖出的单个细胞,连同全部的细胞培养液吸出放入新培养瓶中,加入新的细胞培养液,而原含有组织块的培养瓶中再加入同吸出量同样多的新的细胞培养液,两个培养瓶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系建立初步成功。该方法将能在短期内快速、可重复地建立多种昆虫的细胞系,所需的昆虫细胞培养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689063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1118429.6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吉林省绿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粘虫卵繁育稻螟赤眼蜂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繁殖周期短,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粘虫卵;2)使用浓度为0.5%‑0.2%(克/毫升)的中性蛋白酶溶液将粘虫卵从产卵介质中溶解为单粒;3)使用经步骤2)处理的粘虫卵繁育稻螟赤眼蜂。所述方法使用人工繁育的稻螟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所述农业害虫主要为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粘虫来源容易、饲养简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繁殖周期短,便于大规模繁育,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11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098710.1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定量检测小菜蛾颗粒体病毒的质粒标准分子,所述质粒标准分子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其含有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基因组中编码PxORF30蛋白(NCBI中的序列号:NP_068249.1)保守区域的222bp基因片段。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特异性扩增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的引物序列。本发明提供了量值可以溯源的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质粒标准分子,不仅可以定量检测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而且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4548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410354251.X
申请日:2014-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甜菜夜蛾卵繁育稻螟赤眼蜂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繁殖周期短,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甜菜夜蛾卵;2)使用甜菜夜蛾卵繁育稻螟赤眼蜂。所述方法使用人工繁育的稻螟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所述农业害虫主要为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甜菜夜蛾来源容易、饲养简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繁殖周期短,便于大规模繁育,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
-
公开(公告)号:CN106689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18429.6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吉林省绿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粘虫卵繁育稻螟赤眼蜂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繁殖周期短,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产粘虫卵;2)使用浓度为0.5%‑0.2%(克/毫升)的中性蛋白酶溶液将粘虫卵从产卵介质中溶解为单粒;3)使用经步骤2)处理的粘虫卵繁育稻螟赤眼蜂。所述方法使用人工繁育的稻螟赤眼蜂防治农业害虫,所述农业害虫主要为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粘虫来源容易、饲养简便;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繁殖周期短,便于大规模繁育,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稻螟赤眼蜂。
-
公开(公告)号:CN101070533A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10078343.5
申请日:2006-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IPC: C12N5/06 , C12N15/8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昆虫脂肪体组织,并且对杆状病毒高敏感的细胞系,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细胞系的建立方法,以及该细胞系在杆状病毒规模化生长上的用途。该细胞系可以用来复制这类病毒,用于杆状病毒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表达具商业或科学价值的蛋白质。因而具有极高的商业和科研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259833C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02155681.4
申请日:2002-12-13
Applicant: 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IPC: A01N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粘虫颗粒病毒增效剂的Bt生物农药,本发明提供的Bt-PuGV-Ps联合增效生物农药,其中Bt和PuGV-Ps的质量比为1000~10∶1,Bt的毒力效价为20000-2000国际单位/毫克;本发明的Bt-PuGV-Ps联合增效生物农药,具有添加量低,增效作用强等优势,并且进一步丰富了Bt制剂的实用化技术,提高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效,促进Bt制剂在多种农作物和经济林果上更广泛地大规模应用,巩固、提高和发展了Bt这种生物农药。
-
-
公开(公告)号:CN116426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005201.5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杆状病毒的草地贪夜蛾蛹卵巢细胞系,该细胞系被命名为IOZCAS‑Sf‑1,其保藏号为CGMCC No.21014。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细胞系的制备方法,以及该细胞系在杆状病毒规模化生长上的用途。该细胞系可以用来复制杆状病毒,用于杆状病毒杀虫剂的规模化生产,以及构建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表达具有商业或科学价值的蛋白质。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028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390398.2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河南省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昆虫颗粒体病毒的计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染色试剂将昆虫颗粒体病毒样品稀释2~1000倍并使其染色;2)使用脱色试剂将步骤1)染色后的样品再稀释2~1000倍并使其脱色;3)使用细菌计数板对步骤2)脱色后的样品计数,并根据公式计算昆虫颗粒体病毒的颗粒浓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方便,易于判断,结果准确。不仅可以定量检测昆虫颗粒体病毒,而且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到的仪器简易,可以广泛地推广应用到农药生产、农业病虫害防治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