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7961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10193531.8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216 , A61P17/00 , A61K8/37 , A61Q19/02 , A23B7/1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和食品技术领域,提供了式(1)所示的从毛裂蜂斗菜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蜂斗菜酚在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显示出显著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作用,用于防止果蔬褐变、防治原发性和继发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及用于皮肤美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0517928.7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IPC: C07D401/10 , C07D401/12 , C07D491/18 , C07D491/20 , C07D487/18 , A61K31/4439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邻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式I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的邻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广谱的或选择性的抑制活性,具有潜在的治疗肿瘤或癌症疾病,特别是治疗骨髓瘤、淋巴瘤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52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0517928.7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IPC: C07D401/10 , C07D401/12 , C07D491/18 , C07D491/20 , C07D487/18 , A61K31/4439 , A61P35/00 , A61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邻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式I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本发明的邻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广谱的或选择性的抑制活性,具有潜在的治疗肿瘤或癌症疾病,特别是治疗骨髓瘤、淋巴瘤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436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101903.0
申请日:2020-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H13/04 , C07H9/06 , C07D498/04 , C07H1/00 , C07H15/18 , C07H13/08 , C07H15/203 , C07D309/32 , C07D498/14 , C07K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唑啉糖(zolinose)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所述唑啉糖类化合物在复杂分子的不对称合成、糖环的位点选择性修饰、寡糖及糖肽的机动性组装、以及肽和蛋白的特异性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为药物化学或者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基于新型“唑啉糖”的合成工具包。
-
公开(公告)号:CN1163484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9606.9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H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式(I)所示的唑啉糖(zolinose)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其中,各取代基的定义如说明书中所述。所述唑啉糖类化合物在复杂分子的不对称合成、糖环的位点选择性修饰、寡糖及糖肽的机动性组装、以及肽和蛋白的特异性糖基化修饰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为药物化学或者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基于新型“唑啉糖”的合成工具包。
-
公开(公告)号:CN10347961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193531.8
申请日:2012-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216 , A61P17/00 , A61K8/37 , A61Q19/02 , A23B7/15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和食品技术领域,提供了式(1)所示的从毛裂蜂斗菜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蜂斗菜酚在制备酪氨酸酶抑制剂中的应用,其显示出显著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作用,用于防止果蔬褐变、防治原发性和继发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及用于皮肤美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