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岩体模型、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5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6802.7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裂隙岩体模型、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具体地,所述系统包括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邻的进水槽区域、裂隙岩体模型区域和出水槽区域;其中,所述裂隙岩体模型区域用于设置裂隙岩体模型,所述裂隙岩体模型包括至少一贯穿第一方向的裂隙结构;注浆单元,连接裂隙岩体模型区域的第一注浆孔,用于注浆;渗流单元,连接进水槽区域的进水口,用于向裂隙岩体模型按预定流量输水;以及监测单元,用于对裂隙岩体模型的动水注浆过程进行监测。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地下水条件的模拟,能够比较研究地下水条件对浆液扩散规律及注浆封堵效果的影响。

    非开挖式煤层采充一体化钻头、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6719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053280.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非开挖式煤层采充一体化钻头、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条形钻头主体,设置于煤层内的定向钻孔中;连接管道,一端与条形钻头主体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地面钻井平台连接;注浆喷嘴,设置于条形钻头主体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连接管道连通;割煤喷嘴,设置于条形钻头主体的侧壁,与连接管道连通;可膨胀囊腔,设置于侧壁,通过设置于侧壁外侧的软管与地面钻井平台连通;注浆喷嘴与割煤喷嘴被配置为根据第一指令开启,以使割煤浆液通过注浆喷嘴与割煤喷嘴喷出,并通过割煤喷嘴喷出的割煤浆液对煤层进行采集;注浆喷嘴与可膨胀囊腔被配置为根据第二指令控制软管对可膨胀囊腔进行填充,完成可膨胀囊腔填充后,开启注浆喷嘴。

    基于弹性波的煤岩界面定向探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174981.5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弹性波的煤岩界面定向探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探头主体,顶部间隔设有弹性波接收装置和弹性波激发装置,所述探头主体的一侧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探头主体的截面尺寸;保护管,一端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保护管内设有采集电路板,所述采集电路板与所述弹性波接收装置和所述弹性波激发装置电连接;套管,套设在所述保护管外,一端与所述探头主体靠近所述转接件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管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侧连接;控制主机,与所述采集电路板无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弹性波的煤岩界面定向探测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有效探测煤岩界面,确定煤层厚度。

    煤、气、热协调共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0940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49162.2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气、热协调共采系统,包括:煤气开采单元、煤水地热提升单元、气热利用单元,本申请通过水力破煤、气举反循环抽煤的方式,实现了钻井液循环利用,降低了开采成本,同时能有效将地热资源、煤层气资源与煤炭同步回收利用,解决了常规煤系共伴生资源单一靶向性开发投资成本高,协同开发技术难度大、瓦斯抽采与煤炭开采的时空接替矛盾突出等相关技术壁垒,结合煤气热资源禀赋特征,通过创新开采技术模式并设计开发配置系统装备,将煤气地热资源打包整合开发,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实现传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一体化开发与利用新模式,推动了矿山开采技术的革新。

    孔内煤岩界面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9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174977.9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孔内煤岩界面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孔内煤岩界面探测装置包括:探头主体,为柱状结构,探头主体的周向同一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弹性波接收装置和弹性波激发装置;控制主机,分别与弹性波接收装置和弹性波激发装置电连接;控制主机被配置为控制弹性波激发装置激发弹性波,并通过弹性波接收装置接收弹性波;推杆,一端与探头主体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孔内煤岩界面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基于不同煤岩界面展布形态的煤岩物理相似模型,可以实现对多种工况条件下的界面探测研究,获取不同工况条件下界面探测的多种相应特征,为之后的特征提取和判断提供基础资料。

    基于地面钻孔的煤与煤层气开采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868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1937.5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地面钻孔的煤与煤层气开采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包括:钻井;煤层开采钻头,设置于煤层内预设的定向钻孔的端部位置,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钻井连接;地面设施组,与所述钻井连接,用于为所述煤层开采钻头提供开采煤层用的割煤浆液,接收携带煤炭及煤层气的回流浆液,并对携带煤炭及煤层气的回流浆液进行沉淀和分离;其中,煤层开采钻头为条形结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对喷嘴,被配置为能够利用喷嘴将割煤浆液喷出对煤层进行开采,并利用喷出的割煤浆液在采煤部位形成压强,将形成的回流浆液压入定向钻孔,以通过定向钻孔将回流浆液送回钻井及地面设施组。

    弹性波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434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172939.1

    申请日:2023-09-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弹性波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弹性波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根据所述弹性波信号,构建变分模态分解模型;所述变分模态分解模型包括模态分解个数参数和惩罚因子参数;所述模态分解个数参数和所述惩罚因子参数组成位置向量;对所述位置向量进行迭代更新,直到得到适应度值最小的最优位置向量;响应于根据所述最优位置向量得到的模态分量与所述弹性波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确定该模态分量为目标信号。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弹性波信号的处理精度和效率。

    基于弹性波的煤岩界面定向探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195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174981.5

    申请日:2024-02-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弹性波的煤岩界面定向探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探头主体,顶部间隔设有弹性波接收装置和弹性波激发装置,所述探头主体的一侧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探头主体的截面尺寸;保护管,一端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所述保护管内设有采集电路板,所述采集电路板与所述弹性波接收装置和所述弹性波激发装置电连接;套管,套设在所述保护管外,一端与所述探头主体靠近所述转接件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管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侧连接;控制主机,与所述采集电路板无线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弹性波的煤岩界面定向探测装置及方法,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准确度高,可以有效探测煤岩界面,确定煤层厚度。

    煤、气、热协调共采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309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249162.2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气、热协调共采系统,包括:煤气开采单元、煤水地热提升单元、气热利用单元,本申请通过水力破煤、气举反循环抽煤的方式,实现了钻井液循环利用,降低了开采成本,同时能有效将地热资源、煤层气资源与煤炭同步回收利用,解决了常规煤系共伴生资源单一靶向性开发投资成本高,协同开发技术难度大、瓦斯抽采与煤炭开采的时空接替矛盾突出等相关技术壁垒,结合煤气热资源禀赋特征,通过创新开采技术模式并设计开发配置系统装备,将煤气地热资源打包整合开发,降低资源开发成本,实现传统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一体化开发与利用新模式,推动了矿山开采技术的革新。

    煤岩界面识别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8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131214.8

    申请日:2023-09-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岩界面识别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框架结构、液压装置、物理相似模型、探测装置和模拟钻孔;所述框架结构用于承载所述物理相似模型;所述液压装置与所述框架结构的顶端连接;所述模拟钻孔放置于所述物理相似模型的煤层中;所述探测装置放置于所述模拟钻孔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建立不同煤岩界面展布的物理相似模型,可以模拟不同地质场景下的测试条件,探究不同工况下的界面特征,具有井下现场所不具备的可控性试验条件,可以有效避免现场的复杂条件影响最终的试验结果,以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得到的试验结果可以对现场原位测试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