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2459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312321.6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研究出了一种新型左手材料,并将该材料用于矩形贴片微带天线上。本方法采用了在一块介质基板的一侧采用电路板刻蚀双开口三角形谐振环金属图案,就可以同时实现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均为负值。通过分析该结构的S参数图,从而证实了该新型左手材料的“双负结构”确实存在。该天线包括辐射元,左手材料层,介质层和参考地。其中左手材料层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传统的矩形贴片微带天线由于存在工作频带窄,增益较低,端射性能差,功率容量低等缺点,本发明考虑新型左手材料的优越性,将其加载到矩形微带贴片天线上,可以使原有天线系统的相关特性有所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2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243642.4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2J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中一种基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解决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近距离能量传输时,由于频率分裂的影响而导致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系统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双层双向绕制的发射线圈,即在原有单层单向绕制发射线圈内部空间以相反方向绕制具有相同匝数和匝距的内层线圈,由于内层线圈和原有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从而减弱耦合系数的强度,减小近距离能量传输时频率分裂对系统传输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让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更短的距离内脱离频率分裂区域,达到临界耦合状态,并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近距离频率分裂区域工作时的能量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261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401679.0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中一种变耦合系数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主要解决了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传输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同时调整源线圈和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的距离,使得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满足临界耦合条件等式,工作在临界耦合状态。本发明准确地得出了系统处于临界耦合状态所需满足的条件,从而使得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始终工作在效率高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551333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041823.8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地震勘探的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进行交流电压信号的输入和通信信号的输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和所述通信信号进行信号格式转换和处理以得到适用于传输的格式的信号,并将进行格式转换和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发射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通过磁耦合谐振的方式完成电能与通信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工作,进而实现电能的传输以及实现信息的交互;具有能够为在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地震勘探器件进行无线供电以及同步获取采集的地质信息的积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51333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41823.8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地震勘探的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进行交流电压信号的输入和通信信号的输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和所述通信信号进行信号格式转换和处理以得到适用于传输的格式的信号,并将进行格式转换和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发射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通过磁耦合谐振的方式完成电能与通信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工作,进而实现电能的传输以及实现信息的交互;具有能够为在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地震勘探器件进行无线供电以及同步获取采集的地质信息的积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24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3642.4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中一种基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解决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近距离能量传输时,由于频率分裂的影响而导致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系统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双层双向绕制的发射线圈,即在原有单层单向绕制发射线圈内部空间以相反方向绕制具有相同匝数和匝距的内层线圈,由于内层线圈和原有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从而减弱耦合系数的强度,减小近距离能量传输时频率分裂对系统传输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让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更短的距离内脱离频率分裂区域,达到临界耦合状态,并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近距离频率分裂区域工作时的能量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1426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401679.0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中一种变耦合系数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方法,主要解决了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传输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该方法通过同时调整源线圈和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的距离,使得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满足临界耦合条件等式,工作在临界耦合状态。本发明准确地得出了系统处于临界耦合状态所需满足的条件,从而使得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始终工作在效率高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204012949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292229.2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中一种基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解决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近距离能量传输时,由于频率分裂的影响而导致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系统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双层双向绕制的发射线圈,即在原有单层单向绕制发射线圈内部空间以相反方向绕制具有相同匝数和匝距的内层线圈,由于内层线圈和原有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从而减弱耦合系数的强度,减小近距离能量传输时频率分裂对系统传输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让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更短的距离内脱离频率分裂区域,达到临界耦合状态,并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近距离频率分裂区域工作时的能量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537076U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20552307.3
申请日:2013-09-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磁耦合共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中一种变耦合系数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主要解决了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而传输效率急剧下降的问题,该系统通过同时调整源线圈和发射线圈、接收线圈和负载线圈的距离,使得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满足临界耦合条件等式,工作在临界耦合状态。本实用新型准确地得出了系统处于临界耦合状态所需满足的条件,从而使得磁共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始终工作在效率高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205486756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61341.4
申请日:2016-01-2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地震勘探的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包括:输入模块、处理模块、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进行交流电压信号的输入和通信信号的输入;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输入的所述交流电压信号和所述通信信号进行信号格式转换和处理以得到适用于传输的格式的信号,并将进行格式转换和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发射模块;所述发射模块与所述接收模块通过磁耦合谐振的方式完成电能与通信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工作,进而实现电能的传输以及实现信息的交互;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为在环境恶劣条件下的地震勘探器件进行无线供电以及同步获取采集的地质信息的积极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