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纳米纤维的体表汗液原位检测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88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58796.4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合纳米纤维的体表汗液原位检测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涉及柔性传感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基底和检测电极;柔性基底包括:疏水层;导液层,设置在疏水层上,具有汗液非润湿区和第一汗液润湿区,第一汗液润湿区的接触角逐渐减小,且小于疏水层的接触角;集液层,设置在导液层上,具有汗液非润湿区和第二汗液润湿区,第二汗液润湿区的接触角小于第一汗液润湿区;挥发层,设置在集液层上,具有第三汗液润湿区,其接触角大于第二汗液润湿区且小于第一汗液润湿区;检测电极设置在集液层内且与第二汗液润湿区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电纺纳米纤维多尺度结构,实现汗液的单向自渗透,防止新旧汗液交叉污染,提高汗液检测准确性。

    一种基于粉尘补偿的除尘设备温度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13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32923.3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一种基于粉尘补偿的除尘设备温度成像检测系统及方法,系统:红外热像仪模块安装在除尘设备外部的一侧;粉尘浓度传感器模块安装在除尘设备的外部;数据传输模块分别与红外热像仪模块、粉尘浓度传感器模块和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连接;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预处理单元、粉尘补偿单元、温度成像生成单元、报警与控制单元;数据处理与控制模块分别与显示与报警模块和除尘设备连接。方法:基于温度数据和当前粉尘浓度数据,通过温度补偿算法获得补偿后的温度数据;根据补偿后的温度数据生成并显示多颜色温度成像图像,并与设定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异常时控制显示与报警模块进行示警。该系统及方法能对除尘设备的温度进行精准监测。

    基于复合纳米纤维的体表汗液原位检测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8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58796.4

    申请日:202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复合纳米纤维的体表汗液原位检测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涉及柔性传感技术领域,包括柔性基底和检测电极;柔性基底包括:疏水层;导液层,设置在疏水层上,具有汗液非润湿区和第一汗液润湿区,第一汗液润湿区的接触角逐渐减小,且小于疏水层的接触角;集液层,设置在导液层上,具有汗液非润湿区和第二汗液润湿区,第二汗液润湿区的接触角小于第一汗液润湿区;挥发层,设置在集液层上,具有第三汗液润湿区,其接触角大于第二汗液润湿区且小于第一汗液润湿区;检测电极设置在集液层内且与第二汗液润湿区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电纺纳米纤维多尺度结构,实现汗液的单向自渗透,防止新旧汗液交叉污染,提高汗液检测准确性。

    一种用于水泥低碳生产路径的原位转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50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9156.0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泥低碳生产路径的原位转化系统,包括:共混装置用于均匀共混石灰石与催化剂;原位转化装置用于使石灰石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原位甲烷化反应,以生成甲烷和石灰,并输出含碳化合物气体、石灰以及催化剂;冷却分离装置用于冷却含碳化合物气体,并分离含碳化合物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将含碳化合物进行加压存储;热交换装置用于通过固‑固热交换的方式,实现原位转化装置的固体出口与共混装置的输出端之间的热交换;固体分离装置将热交换装置输出的石灰、催化剂混合物分离;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石灰。该系统能够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粉尘吸湿特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25837.7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一种基于红外光谱的粉尘吸湿特性检测方法,在恒温箱上安装温度控制系统(1)和湿度控制系统(2),待测粉尘颗粒入口(3)和粉尘浓度检测装置(4)位于恒温箱的一侧;红外光谱仪(6)和光学窗口(7)位于恒温箱的另一侧,且它们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保证光学窗口与红外光谱仪轴线对齐;在恒温箱的中间设有搅拌棒(8)和搅拌棒速度控制器,红外光谱仪、粉尘浓度检测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和湿度控制系统均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内置智能分析系统用于分析吸湿特性参数和存储数据;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恒温箱湿度和采集的红外光谱对测试结果建立吸湿特性模型,并通过吸湿特性模型对待测粉尘颗粒的吸湿特性进行持续检测。

    一种面向多功能材料开发的描述符筛选方法、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814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299469.X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多功能材料开发的描述符筛选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材料科学领域,方法包括:针对材料数据集合中目标材料的结构组分信息创建多个物理描述符,并进行降维优化;然后将优化描述符集合分别输入至多个目标性能预测模型中,并采用SHAP算法对模型进行解释以得到多个优化描述符排序系数集合;目标性能预测模型为预先训练完成的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多个优化描述符排序系数集合,对优化描述符集合进行特征敏感度差异分析并筛选得到多个重要描述符,其为目标材料的多性能间解耦关键物理因子。本申请可通过综合评估材料对应的不同关键物理因子的数值水平以用于指导同时达到多个目标性能指标要求的多功能材料的高效开发。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原位转化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0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47586.5

    申请日:2024-12-16

    Inventor: 吕宗泽 刘方 黄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原位转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气路切换装置、二氧化碳捕集原位转化装置、第二气路切换装置和存储装置;第一气路切换装置的进气口分别与工业尾气、吹扫气、还原气对应的三个气路相连,第一气路切换装置用于切换输出气体的类型;二氧化碳捕集原位转化装置用于对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原位转化,输出含碳化合物、吹扫气和清洁工业尾气;第二气路切换装置的进气口与二氧化碳捕集原位转化装置的出气口相连,第二气路切换装置用于将含碳化合物、吹扫气和清洁工业尾气分别对应分到三个气路;存储装置用于将含碳化合物进行存储。该系统能够高效地对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和原位转化,从而满足工业运行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