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角立式强制对流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31509B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810606201.4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一种墙角立式强制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管、竖直隔板、折流板、风机、过滤器和固定板;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壳体上部分又分为内壳和外壳,内壳里设有竖直隔板和散热管,散热管下部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回水口;下部份的壳体内设有经风机卡座固定的风机和过滤器,风机的出风口面向进水口一侧的侧散热管,与后换热风道的底端直接贯通相连;下部份的壳体面板上设有面对过滤器的进风口。通过风机将经过滤器净化过滤后的空气吸入散热管外的换热通道,空气流围绕着散热管和设在换热通道里的折流板流动,与散热管内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满足出风的温度要求。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升高和空气净化与循环。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环保节能。

    一种设在室内踢脚线位置的充气式强化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61990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0366935.X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一种设在室内踢脚线位置的充气式强化换热装置,主由压缩机、送风管、金属外壳、冷热转换管和挡板构成,金属外壳的中部设有形成上下风道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上下部设有彼此相通的冷热转换管,金属外壳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出风口,水平隔板上间隔开有多个长方形孔,送风管通入的风从水平隔板下层风道进入,再经水平隔板上间隔开有多个长方形孔进入上层风道,上下风道里的风在多个挡板的作用下作绕流运动,与冷热转换管充分接触,增加对流的强度,使温度转换更加充分。可有效提高踢脚线换热装置的传热效率,从房间四周向中间输送低速热风供暖,散热均匀,该装置散热效率高,传热快,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装置简单,保护便利,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

    一种设在室内踢脚线位置的充气式强化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6199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366935.X

    申请日:2018-04-23

    Abstract: 一种设在室内踢脚线位置的充气式强化换热装置,主由压缩机、送风管、金属外壳、冷热转换管和挡板构成,金属外壳的中部设有形成上下风道的水平隔板,水平隔板的上下部设有彼此相通的冷热转换管,金属外壳的顶部间隔设有多个出风口,水平隔板上间隔开有多个长方形孔,送风管通入的风从水平隔板下层风道进入,再经水平隔板上间隔开有多个长方形孔进入上层风道,上下风道里的风在多个挡板的作用下作绕流运动,与冷热转换管充分接触,增加对流的强度,使温度转换更加充分。可有效提高踢脚线换热装置的传热效率,从房间四周向中间输送低速热风供暖,散热均匀,该装置散热效率高,传热快,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装置简单,保护便利,维修方便,维护费用低。

    一种墙角立式强制对流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73150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606201.4

    申请日:2018-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 B01D46/10 F28F9/24

    Abstract: 一种墙角立式强制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散热管、竖直隔板、折流板、风机、过滤器和固定板;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壳体上部分又分为内壳和外壳,内壳里设有竖直隔板和散热管,散热管下部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回水口;下部份的壳体内设有经风机卡座固定的风机和过滤器,风机的出风口面向进水口一侧的侧散热管,与后换热风道的底端直接贯通相连;下部份的壳体面板上设有面对过滤器的进风口。通过风机将经过滤器净化过滤后的空气吸入散热管外的换热通道,空气流围绕着散热管和设在换热通道里的折流板流动,与散热管内的热水进行热量交换,满足出风的温度要求。实现对室内温度的升高和空气净化与循环。其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环保节能。

    踢脚线式散热器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39420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610359.4

    申请日:2018-04-26

    Inventor: 刘康远 王哲 王友

    Abstract: 一种踢脚线式散热器,散热器本体为空心长方体形状,隔板设置于散热器本体内部,且从中间位置水平将散热器本体分成上下两部分,即上流道域和下流道域,隔板长度小于散热器本体的长度,且上流道域和下流道域仅在散热器本体的一端相连通;进水管位于下流道内,出水管位于上流道内,两者在上流道域和下流道域相通的一侧被所述U形弯管相连通,出水口与入水口同位于散热器本体的相对于U形弯管的另一侧;出风口分布于散热器本体的上表面;鼓风机进风管的一端与靠近进水管入水口一侧的下流道域外侧相连通,鼓风机进风管的另一端连接鼓风机。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式散热器,使用舒适,采暖效果好,且踢脚线温度也不会很高,可有效保护周围的家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