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剂嵌入对煤宏细观结构破坏的多维定量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740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50745.8

    申请日:202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剂嵌入对煤宏细观结构破坏的多维定量表征方法,属于支撑剂嵌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加工并获取圆柱形煤样品;定量表征煤样品的宏细观结构特征;切割煤样品获得切面的第一显微特征以及三维成像结果;对切割后的煤样品进行支撑剂铺置,获得宏细观结构特征;对样品施加围压,卸去围压之后获得三维宏观定量表征;清洗岩心夹支撑剂样品的切面,获得第二显微特征;对比第一显微特征以及第二显微特征,进行二维细观定量表征;对清洗后的切面进行光学三维成像,获得三维细观定量表征;基于前述所有特征获得对煤样品宏细观结构破坏程度的二、三维联合表征。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定量表征支撑剂对煤体破坏程度的不足。

    一种可视化煤高温高压剪切变形模拟及气体采集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28860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33350.5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系石墨技术领域,一种可视化煤高温高压剪切变形模拟及气体采集试验装置,其包括煤剪切变形系统和用于密封煤剪切变形系统的密封系统,以及与煤剪切变形系统均连接的冷却系统、加热系统、驱动系统、终端控制系统和气体采集系统;煤剪切变形系统用于模拟煤岩剪切变形环境,并对煤样样品施加轴压压力和剪切应力;密封系统包括用于观察煤样样品剪切变形时内部温度的差异性分布的红外扫描仪;终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驱动系统、冷却系统降温调节、加热系统加温调节。本发明能够模拟不同温度、不同轴压压力多因素耦合条件,进行煤体剪切变形试验,其更方便模拟运动强烈地区中高温高压情况下煤剪切变形的实际情况,研究不同阶段煤剪切变形特征。

    一种煤显微组分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3320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17263.6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显微组分导热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结合CT扫描技术精确判识并表征了煤中显微组分的分布特征,借助高精度红外热像仪能够直接观察加热过程中煤表面不同显微组分的温度分布和变化规律特征。结合红外热成像处理软件与CT显微组分分布图能够提取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煤显微组分温度数据,结合傅里叶定律能够计算出不同温度下显微组分的导热系数。

    监测气藏储层岩石注CO2过程中CO2波及动态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9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293457.0

    申请日:2022-03-24

    Inventor: 王千 申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监测气藏储层岩石注CO2过程中CO2波及动态的装置及方法,涉及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石英砂岩板模型、流体注入系统、施加围压系统、回压系统、取样系统、真空泵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石英砂岩板模型由内至外分别为石英砂岩板、环氧树脂层、液压油腔以及耐压壳体,石英砂岩板中预埋设有PH探针、注入管线、采出管线。本发明采用PH探针实时监测模型中不同位置多孔介质孔隙中溶有CO2盐水的PH值,计算该处CO2的相对浓度,通过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绘制大尺度多孔介质中CO2的分布动态图,可较好模拟监测注CO2过程中CO2分布动态规律,为气藏储层岩石注CO2提高采收率和CO2埋存机制的研究提供有效手段。

    碳酸盐岩缝洞油藏驱替物理模型、驱动装置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52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11463410.6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酸盐岩缝洞油藏驱替物理模型,模型核心是透明有机玻璃缝洞模型设计图激光切割而成,其四个角设置四个注入/采出口;模型核心由底板、盖板和密封硅橡胶片从两侧夹住,底板、盖板、密封硅橡胶片的外部尺寸相同,底板为一张透明有机玻璃板,盖板为四个角有四个注入/采出口的透明有机玻璃板,本发明可视化模型可用于缝洞型油藏衰竭开发和注水注气驱替实验研究,为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提供有效的研究途径和手段,加深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机理的认识,解决深入分析此类油藏剩余油、有效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主要瓶径问题。

    煤层裂缝径向流动过程煤粉运移监测可视模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5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09373.5

    申请日:2023-06-15

    Inventor: 王千 申建 潘武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裂缝径向流动过程煤粉运移监测可视模拟装置及方法,注入系统将中间容器中的流体注入可视模型中;可视模型的产出口连接回压系统,可视模型模拟煤层中支撑剂充填裂缝及井筒,显示流体携带煤粉运移堵塞的规律;回压系统,连接产出液收集及计量系统,用于控制产出口端压力,模拟井底流压;产出液收集及计量系统,收集产出口的液体,并通过称重获得产出液的流量数据;控制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控制流体注入参数,记录流体产出参数;超声波发生装置,向可视模型发射超声波,影响煤粉运移及堵塞;摄像机,记录可视模型中煤粉运移堵塞过程。本发明为煤层气压裂开发过程煤粉运移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提供可靠手段。

    碳酸盐岩缝洞油藏驱替物理模型、驱动装置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352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3410.6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酸盐岩缝洞油藏驱替物理模型,模型核心是透明有机玻璃缝洞模型设计图激光切割而成,其四个角设置四个注入/采出口;模型核心由底板、盖板和密封硅橡胶片从两侧夹住,底板、盖板、密封硅橡胶片的外部尺寸相同,底板为一张透明有机玻璃板,盖板为四个角有四个注入/采出口的透明有机玻璃板,本发明可视化模型可用于缝洞型油藏衰竭开发和注水注气驱替实验研究,为缝洞型油藏开发过程中流体流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提供有效的研究途径和手段,加深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机理的认识,解决深入分析此类油藏剩余油、有效实施提高采收率技术的主要瓶径问题。

    一种煤储层高温氮气注入改造物理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47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120926.X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储层高温氮气注入改造物理模拟方法,包括氮气气瓶,高温高压气体加热釜,耐高温背压阀,加热釜温度控制箱,高温气体传输管路和伴热带,耐高温夹持器,夹持器温度控制器,夹持器配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夹持器围压控制器,通过夹持器出口回压阀配合恒压泵能够调节出口压力,回压阀出口连接集气排水容器和数字天平,数字记录系统能够实时记录高温高压加热釜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夹持器入口压力、夹持器温度和储层压力、出口压力以及数字天平重量变化率,能够模拟在地质条件下向煤储层中注入高温氮气以改造储层渗透性的过程,通过监测高温氮气注入过程中储层压力和温度特征探究储层解耦的动态过程。

    一种测试CO2驱油沥青质沉淀分布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552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28053.X

    申请日:2021-08-13

    Inventor: 王千 申建 杨胜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CO2驱油沥青质沉淀分布模式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取得低渗储层标准岩心12块,分别测试驱替前渗透率、孔隙度、润湿指数;驱替前长岩心盐水饱和度及分布测试;CO2驱替原油;CO2驱替后渗透率下降检测;CO2驱替后润湿指数检测;CO2驱替后沥青质沉淀分布特征检测;CO2驱替后吸附沥青质沉淀、堵塞孔喉沥青质沉淀分布特征检测;苯+酒精反向驱替,去除吸附状态沥青质沉淀;对驱油后长岩心进行多点取样,获得沥青质沉淀在宏观层面的分布规律。本发明不仅能够定量评估CO2驱油后储层岩石润湿性综合变化指数,定量评价沥青质沉淀对储层渗流能力及流体分布的影响;而且能够定量评估吸附沥青质沉淀、堵塞孔喉沥青质沉淀分布特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