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容放电的高温热冲击材料连续化生产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099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0703271.3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容放电的高温热冲击材料连续化生产设备及方法,物料由机搅拌器混合均匀后经振动给料机送至给料工位,工作台将物料送至压缩工位,压缩工位将物料压缩处理后再跟随工作台至放电工位。充电电源对放电电容充电,充到足够的电压时停止充电,开关装置接收控制设备信号闭合电路,放电电容对样品放电进行高温热冲击处理,监测设备记录电压电流数据以备后期处理。处理后的样品落入传送装置送至筛分装置,粒度较大的物料经管道返回振动给料机二次反应,经筛分过滤后的小料度物料落入收集桶中。本发明实现了高温热冲击材料制备中的自动充电、混料、给料、压缩、工作放电和卸料的连续化生产制造,可用于各种纳米材料的高温热冲击制造。

    一种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6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704452.8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不同比例的造孔剂和碳源混合均匀放入绝缘耐高温的管状反应容器中,压制成块,两端用石墨块紧密压实密封,管状反应容器两端安装铜电极,铜电极连接电容;通过电容放电产生焦耳热,对管状反应容器中的原料高温热冲击,峰值温度为2500‑3000℃,原料能量密度大于2.5kJ/g,快速合成煤基多孔碳;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粉体经过水洗,去除未反应完全的活化剂、占位剂。成功合成的煤基多孔碳,具有成本低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为扩大多孔碳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一种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04452.8

    申请日:2021-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一种煤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不同比例的造孔剂和碳源混合均匀放入绝缘耐高温的管状反应容器中,压制成块,两端用石墨块紧密压实密封,管状反应容器两端安装铜电极,铜电极连接电容;通过电容放电产生焦耳热,对管状反应容器中的原料高温热冲击,峰值温度为2500‑3000℃,原料能量密度大于2.5kJ/g,快速合成煤基多孔碳;将步骤S2制得的混合粉体经过水洗,去除未反应完全的活化剂、占位剂。成功合成的煤基多孔碳,具有成本低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为超级电容器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并为扩大多孔碳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一种无叶轮高吸程气液提升泵

    公开(公告)号:CN11302782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35875.4

    申请日:2021-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叶轮高吸程气液提升泵,包括主提升管道、进气管、空气压缩机和PID控制系统;主提升管由下而上包括管道液相区、气液加速区、物料提升区和物料缓升区,物料缓升区的直径大于物料提升区的直径;PID控制系统包括PID控制器、传感器、检测元件、流体流量计和单向阀门,传感器设于所述主提升管的底部出口处,流体流量计设于所述进气管上,单向阀门设于进气管与空气压缩机的连接处,传感器和流体流量计分别与检测元件电连接,PID控制器分别与检测元件和单向阀门电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污水池、河道、淤泥池、工业厂房中沉积的固液废弃物,具有低能耗、高处理效率以及持续工作的特点。

    一种建筑骨料脱泥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26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337088.9

    申请日:2019-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骨料脱泥装置,脱泥室在激振器和弹性体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强度和方向的振动;沿脱泥室轴向设置有多组喷水管和阻尼板,进料斗入口的喷水管对骨料进行预先润湿并抑尘;预湿后的骨料在重力作用下进入脱泥室;骨料在脱泥室的振动作用下,一边振动一边向排料端移动,脱泥室振动过程中骨料颗粒之间产生碰撞和摩擦,导致粘附在骨料颗粒上的微细颗粒及泥质成分脱落并被冲洗水携带着透过筛板、进入筛下泥水收集斗;料流在上、下阻尼板的阻碍下不断改变运动轨迹,强化了骨料颗粒间碰撞、摩擦及喷淋清洗脱泥作用。本发明具有脱泥效率高、处理量大,且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耗低等特点,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种小型三轴流固耦合测试仪

    公开(公告)号:CN1089563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60445.6

    申请日:2018-05-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2 G01N15/0826 G01N2203/02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三轴流固耦合测试仪,主要由包括:操作面板、设备操作台、三轴室U形底座、三轴室、油压千斤顶、支架、滚轮、升降螺杆构成。本发明装置使用过程中,三轴室固定,可移动支架,减少了因移动三轴室造成管路频繁拖拽,提高了管路密封稳定性;底座上设竖管(或者带浮漂的软管),解决了普通三轴室顶部进排气管路造成三轴室油缸拆搬时,管路拖缀问题。该装置系统更紧凑灵活,操作方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建筑石矿尾矿库中的细砂资源回收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8355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89667.9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一种建筑石矿尾矿库中的细砂资源回收系统及工艺,包括尾矿集料设备、隔粗设备、调浆设备、泥砂分级设备、细砂脱水设备和细泥浓缩脱水设备;尾矿集料设备与隔粗设备相连,隔粗设备与调浆设备相连,调浆设备与泥砂分级设备相连,泥砂分级设备分别与细砂脱水设备和细泥浓缩脱水设备相连;尾矿集料设备可提取和输送尾矿库中的泥砂;隔粗设备可对来自尾矿集料设备的泥砂悬浮液进行隔粗处理;调浆设备可对隔粗处理后的泥砂悬浮液搅拌调节;泥砂分级设备可对调浆后的泥砂悬浮液进行分级分选细砂脱水设备可对分级后的细砂悬浮液脱水;细泥浓缩脱水设备可对分级后的细泥悬浮液浓缩脱水。能有效回收石矿尾矿库中的细砂资源,提升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率。

    一种强化矿物颗粒按密度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46488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69961.3

    申请日:2018-03-01

    Abstract: 一种强化矿物颗粒按密度分选装置,适用于细粒级煤炭或矿物颗粒的分选。该装置主要包括垂直分选槽体、与水平面夹角为70°的倾斜分选槽体、由电动缸驱动的排料机构三部分组成。倾斜槽体内设有一组间距相等且可调的插板,插板与插板之间由串在螺杆上的弹簧隔开,通过调节弹簧压缩量来快速调节板间距。在给料口处设有垂直槽体的斜斗式入料口,加大了入料的横截面积,减轻了给料对分选床层的不利影响。垂直槽体上设有压力变送器、清水补加口,垂直槽体下部设有布水板、进水口与尾矿排出口,布水板的中心设有由电动缸驱动的底流排放锥形阀门。分选矿物时具有入料粒度范围宽,处理量大,强化细颗粒密度分选,板间距容易调节,控制稳定,维修方便的特点。

    一种同平台浮选柱和浮选机联合选矿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2340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398489.7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一种同平台浮选柱和浮选机联合选矿工艺及装置,属于选矿工艺及装置。工艺过程:原矿与药剂经搅拌形成矿浆入料,经过粗选浮选柱粗选、精选浮选柱两次精选、扫选浮选机和扫选浮选柱对粗选尾矿多次扫选、精扫浮选机对精Ⅰ浮选柱尾矿扫选得到最终精矿和尾矿;在同一平台浮选柱与浮选机联合选矿工艺处理金属矿,粗选与精选过程采用浮选柱,其处理量大,且分选精度高,最终能获得高品位的精矿产品,采用浮选机和扫选浮选柱对粗选浮选柱尾矿进行多次扫选,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尾矿中的精矿产品,并通过对精Ⅰ浮选柱精选尾矿进行精扫选过程,确保了精矿产品的最大回收率,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且系统工艺简单,耗电量和占用面积小,运行费用低。

    一种微细煤泥分选工艺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327769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09446.3

    申请日:2015-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3B7/00

    Abstract: 一种微细煤泥分选工艺及设备,最适用于在加压环境下对微细煤泥进行分选。分选设备包括CO2储罐、CO2加压泵、CO2给料泵、煤泥水储罐、加压混合搅拌桶、悬浮液给料泵、加压分离柱、精矿减压罐、尾矿减压罐、精矿收集装置、尾矿收集装置、CO2回收罐。分选工艺包括:预先在加压混合搅拌桶中加入待分选的煤泥水,并给入CO2,进行搅拌混合;然后用悬浮液给料泵将混合搅拌后的煤泥水及CO2混合物料给入加压分离柱,同时用CO2给料泵从下部给入CO2,低灰精煤絮团由水相转移到上层的CO2相,并经加压分离柱的溢流室进入精矿收集装置,高灰的矿物则留在分离柱下层的水相中,并排放到尾煤收集装置中,从而实现煤和矿物分离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