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9267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370741.1
申请日:2019-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6 , C08F110/08 , C08F4/649 , C08K3/04 , C08K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形纳米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球形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卤化镁醇合物加入含表面活性剂的不良溶剂中,得到球形纳米卤化镁载体分散液;2)将球形纳米卤化镁载体分散液降温至零下25℃-零上40℃,加入液态钛化合物后升温至60℃-135℃时,加入内给电子体,并在该温度下反应,然后过滤除去液体;向过滤后的产物中,加入与上述液态钛化合物成分相同的液态钛化合物,在80℃-135℃温度下反应,过滤除去液体,然后将过滤后的产物洗涤,干燥,制得球形纳米催化剂。该方法通过控制载体的尺寸及形态来制备球形纳米催化剂,进而利用制备得到球形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出微米级聚烯烃粉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61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910086616.4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0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聚丙烯与聚苯乙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丙烯与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为相容剂,线性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共混,按重量百分比:聚苯乙烯为5-50%,聚丙烯与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为0.5-30%,其余为线性聚丙烯;或加入共混物总重量的1-50%弹性体,将聚苯乙烯、聚丙烯和聚丙烯与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后,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而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混合造粒或者通过密炼机共混,共混物在挤出机中混合时间为1-20分钟;本发明所得到的聚丙烯与聚苯乙烯共混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尺寸稳定性和易于加工等优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113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10120770.X
申请日:2007-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负载乙烯齐聚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在催化乙烯齐聚反应中的应用,分子筛负载乙烯齐聚催化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和含量组成:后过渡金属0.05~1.00份;分子筛载体99~99.5份;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为铁系后过渡金属化合物,分子筛载体为MCM-41或SBA-15分子筛载体;与烷基铝氧烷组成乙烯齐聚催化剂体系,可高活性地催化乙烯齐聚反应,载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07g α-烯烃·mol-1Fe·h-1,α-烯烃的选择性>99wt%,其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725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10120771.4
申请日:2007-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L23/06 , C08F110/02 , C08F2/44 , C08F4/02 , C08K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乙烯为单体,以负载型乙烯齐聚催化剂和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组成的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为催化剂,乙烯齐聚催化剂为α-双亚胺吡啶铁化合物,载体为介孔分子筛;茂金属化合物为共聚催化剂,载体为介孔分子筛;以烷基铝化合物为助催化剂;负载型乙烯齐聚催化剂在分子筛孔道内生成α-烯烃,然后在共聚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乙烯共聚,同时分子筛载体均匀分散在聚乙烯基体中,形成形态良好的一种高抗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分子筛复合材料;堆密度>0.35g/cm3;分子量>100,000g/mol,多分散指数>4;Izod缺口冲击强度>500J/m。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72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710120771.4
申请日:2007-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抗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乙烯为单体,以负载型乙烯齐聚催化剂和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组成的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为催化剂,乙烯齐聚催化剂为α-双亚胺吡啶铁化合物,载体为介孔分子筛;茂金属化合物为共聚催化剂,载体为介孔分子筛;以烷基铝化合物为助催化剂;负载型乙烯齐聚催化剂在分子筛孔道内生成α-烯烃,然后在共聚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乙烯共聚,同时分子筛载体均匀分散在聚乙烯基体中,形成形态良好的一种高抗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分子筛复合材料;堆密度>0.35g/cm3;分子量>100,000g/mol,多分散指数>4;Izod缺口冲击强度>500J/m。
-
公开(公告)号:CN101580614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910086616.4
申请日:2009-06-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0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聚丙烯与聚苯乙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丙烯与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为相容剂,线性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共混,按重量百分比:聚苯乙烯为5-50%,聚丙烯与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为0.5-30%,其余为线性聚丙烯;或加入共混物总重量的1-50%弹性体,将聚苯乙烯、聚丙烯和聚丙烯与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匀后,在80℃下真空干燥4小时,而后通过螺杆挤出机混合造粒或者通过密炼机共混,共混物在挤出机中混合时间为1-20分钟;本发明所得到的聚丙烯与聚苯乙烯共混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冲击性能,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尺寸稳定性和易于加工等优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54345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0928789.6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具备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A为碳纳米管或石墨烯;R为‑S‑、‑OCONH‑或‑CONH‑;R1为C1‑C6的亚甲基;B为三官能度硅醇的缩合物,其中,硅原子带有0‑2个羟基;C为如式(II)所示的结构,其中,PE为聚乙烯,R2为‑CH2CH2S‑、‑CH(OH)CH2NH‑或‑OCONH‑,R3为C1‑C6的直链饱和烷基;所述聚乙烯分子量为300‑3000g/mol,多分散系数为1‑5。本发明还提供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的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产物结构明确,其制备方法合成路径简单、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376113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10120770.X
申请日:2007-08-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筛负载乙烯齐聚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在催化乙烯齐聚反应中的应用,分子筛负载乙烯齐聚催化剂以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和含量组成:后过渡金属0.05~1.00份;分子筛载体99~99.5份;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为铁系后过渡金属化合物,分子筛载体为MCM-41或SBA-15分子筛载体;与烷基铝氧烷组成乙烯齐聚催化剂体系,可高活性地催化乙烯齐聚反应,载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107g α-烯烃·mol-1Fe·h-1,α-烯烃的选择性>99wt%,其中C4=~C10=≥90wt%。
-
公开(公告)号:CN106543451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28789.6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具备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A为碳纳米管或石墨烯;R为-S-、-OCONH-或-CONH-;R1为C1-C6的亚甲基;B为三官能度硅醇的缩合物,其中,硅原子带有0-2个羟基;C为如式(II)所示的结构,其中,PE为聚乙烯,R2为-CH2CH2S-、-CH(OH)CH2NH-或-OCONH-,R3为C1-C6的直链饱和烷基;所述聚乙烯分子量为300-3000g/mol,多分散系数为1-5。本发明还提供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聚乙烯接枝碳纳米材料的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产物结构明确,其制备方法合成路径简单、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579642B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10085752.1
申请日:2009-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卤化镁载体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醇化合物、羧酸酐化合物和卤化镁按摩尔比1-10∶0.01-1.00∶1在C8-C12溶剂中反应,溶剂和卤化镁比为1-10mL/g,温度40-200℃;将反应物加入装有-25-40℃卤化钛的反应器中,升温至40-80℃时加入卤化镁摩尔比0.001-0.80∶1的内给电子体,升温至80-135℃时,加入与卤化镁摩尔比为0.001-0.80∶1的内给电子体,反应结束后,滤出液体,再加入卤化钛,在80-135℃温度下继续反应得固体钛催化剂,卤化钛和醇合物的体积比为1-4∶1;用于烯烃聚合,可获得高催化效率、高定向能力、高表观密度和形态好的聚合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