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氢热裂化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0486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9458.0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氢热裂化方法;在常规减粘裂化原料中添加供氢剂作为混合进料,进行供氢热裂化反应,供氢热裂化生成油与常减压蒸馏中所得的汽油、柴油馏分进行调和后得到供氢热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反应温度为380~510℃,反应停留时间为0.1~180min,反应压力为0.1~4.0MPa;供氢剂是直馏蜡油或直馏蜡油窄馏分;馏程范围在350~500℃之间;氢分布为:HA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Hα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供氢剂的加入量为减粘裂化原料重量的0.1~50%;本方法可显著降低减粘裂化产物的粘度,改善产物安定性。

    一种优选延迟焦化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560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7535.X

    申请日:2011-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延迟焦化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方法;在热效应测试仪上,以一系列馏程一样的标准油样为原料,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在一套带压模拟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的模拟测评系统中运行,得出不含粘焦或弹丸焦的适宜操作温度范围,将上述标准油样体系在热分析仪中测量热效应,将各自的适宜温度和热效应一一对应,建立标准油样参考系;通过比对测试油样的热效应与参照系,得出测试油样炉出口温度;在测试油样炉出口温度下进行焦化模拟实验,以该温度下生成普通焦而不生粘焦或弹丸焦为准;本测试过程简单,易于定量化处理,建立了标准油样热效应系列,为确定重质油或重质混合油料加热炉出口温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一种供氢热裂化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0486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69458.0

    申请日:2011-1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氢热裂化方法;在常规减粘裂化原料中添加供氢剂作为混合进料,进行供氢热裂化反应,供氢热裂化生成油与常减压蒸馏中所得的汽油、柴油馏分进行调和后得到供氢热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反应温度为380~510℃,反应停留时间为0.1~180min,反应压力为0.1~4.0MPa;供氢剂是直馏蜡油或直馏蜡油窄馏分;馏程范围在350~500℃之间;氢分布为:HA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Hα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供氢剂的加入量为减粘裂化原料重量的0.1~50%;本方法可显著降低减粘裂化产物的粘度,改善产物安定性。

    一种重油供氢减粘-焦化组合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8846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77274.1

    申请日:2011-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油供氢减粘-焦化组合工艺方法;将焦化馏分油窄馏分掺入原料油,预热到350~380℃,进入减粘反应器进行热裂化反应,从减粘反应器塔顶出来的油气进入减粘分馏塔分离得到气体、轻质馏分油和减粘残渣油;将减粘残渣油预热到焦化温度,进入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出焦炭塔的油气进入焦化分馏塔分离得到焦化气体、汽油、焦化馏分油窄馏分,分馏塔底部抽出循环油与焦化原料油混合进入焦化;焦化馏分油窄馏分作为供氢剂部分掺入原料油行供氢减粘裂化反应;本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能提高柴油收率;供氢剂馏分来自于组合工艺自身,大大降低了供氢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