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04862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9458.0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氢热裂化方法;在常规减粘裂化原料中添加供氢剂作为混合进料,进行供氢热裂化反应,供氢热裂化生成油与常减压蒸馏中所得的汽油、柴油馏分进行调和后得到供氢热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反应温度为380~510℃,反应停留时间为0.1~180min,反应压力为0.1~4.0MPa;供氢剂是直馏蜡油或直馏蜡油窄馏分;馏程范围在350~500℃之间;氢分布为:HA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Hα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供氢剂的加入量为减粘裂化原料重量的0.1~50%;本方法可显著降低减粘裂化产物的粘度,改善产物安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35605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7535.X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优选延迟焦化加热炉出口温度的方法;在热效应测试仪上,以一系列馏程一样的标准油样为原料,用相同的实验条件,在一套带压模拟工业延迟焦化装置的模拟测评系统中运行,得出不含粘焦或弹丸焦的适宜操作温度范围,将上述标准油样体系在热分析仪中测量热效应,将各自的适宜温度和热效应一一对应,建立标准油样参考系;通过比对测试油样的热效应与参照系,得出测试油样炉出口温度;在测试油样炉出口温度下进行焦化模拟实验,以该温度下生成普通焦而不生粘焦或弹丸焦为准;本测试过程简单,易于定量化处理,建立了标准油样热效应系列,为确定重质油或重质混合油料加热炉出口温度提供了参照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250486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69458.0
申请日:2011-11-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氢热裂化方法;在常规减粘裂化原料中添加供氢剂作为混合进料,进行供氢热裂化反应,供氢热裂化生成油与常减压蒸馏中所得的汽油、柴油馏分进行调和后得到供氢热裂化改质油;供氢热裂化反应温度为380~510℃,反应停留时间为0.1~180min,反应压力为0.1~4.0MPa;供氢剂是直馏蜡油或直馏蜡油窄馏分;馏程范围在350~500℃之间;氢分布为:HA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Hα占供氢剂中氢总量的18.0~50.0%;供氢剂的加入量为减粘裂化原料重量的0.1~50%;本方法可显著降低减粘裂化产物的粘度,改善产物安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58846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77274.1
申请日:2011-09-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5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油供氢减粘-焦化组合工艺方法;将焦化馏分油窄馏分掺入原料油,预热到350~380℃,进入减粘反应器进行热裂化反应,从减粘反应器塔顶出来的油气进入减粘分馏塔分离得到气体、轻质馏分油和减粘残渣油;将减粘残渣油预热到焦化温度,进入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出焦炭塔的油气进入焦化分馏塔分离得到焦化气体、汽油、焦化馏分油窄馏分,分馏塔底部抽出循环油与焦化原料油混合进入焦化;焦化馏分油窄馏分作为供氢剂部分掺入原料油行供氢减粘裂化反应;本工艺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能提高柴油收率;供氢剂馏分来自于组合工艺自身,大大降低了供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2730078U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20255991.4
申请日:2012-06-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0G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迟焦化模拟装置,由针形阀、接收器、压力表、反应釜和管线组成;反应釜内置石英管,顶部入口通过针形阀C分别与针形阀A、针形阀B、针形阀D连接;接收器设置在针形阀D和针形阀C的连接管线上,针形阀A设置在充气口处,压力表设置在针形阀C和反应釜的连接管线上;使用本延迟焦化模拟装置能够简单、快速、有针对性地筛选出合适窄馏分及适宜循环比来抑制弹丸焦的生成。
-
公开(公告)号:CN202152332U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120272933.8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9/20
Abstract: 设有导流板的加热炉,应用于石油加工中加热重质油的延迟焦化。烟囱的下部有对流室,并且对流室在炉体的上部;炉体有1~4个炉膛,在每个炉膛中间砌有一个炉墙,炉墙将炉膛分隔为两个对称的辐射室,在每个辐射室内有辐射炉管;在辐射室内有燃烧器,燃烧器位于辐射室的底部;在炉体的外炉壁与炉顶之间焊接有导流板。导流板与炉体的外炉壁之间的夹角在110~140°之间。效果是:在辐射室炉膛肩部增设导流板,提高炉膛内烟气流动的均匀性,改善辐射室上部炉管表面热强度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1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49637.2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17/00 , E21B33/134 , E21B43/116 , E21B43/1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化学驱上返油井的一体化工艺管柱及工艺流程。该装置包括油管,所述油管的外部为套管,所述油管连接一体化工具串,所述一体化工具串包括抽油泵、压力开孔起爆装置、射孔枪串和可钻式封堵桥塞,所述抽油泵通过螺纹连接压力开孔起爆装置,所述压力开孔起爆装置通过螺纹连接射孔枪串,所述射孔枪串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可钻式封堵桥塞。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化学驱上返油井的一体化工艺管柱及工艺流程,该工艺管柱免去了单独封堵、下泵施工工序,该工艺流程规避了补孔后井喷风险,大幅提升作业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53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26978.8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29 , E21B33/1295
Abstract: 一种用于油水井高强度套管锚定的贴片式卡瓦结构。主要解决现有的一体式卡瓦强度不够而造成与套管间锚定不牢固、卡瓦易断裂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基体(1)上开有两个卡瓦槽(11),卡瓦槽(11)内分别设有卡瓦(2),卡瓦基体(1)上与卡瓦(2)相反的一侧连接有弹簧片(6)。该用于油水井高强度套管锚定的贴片式卡瓦结构中卡瓦基体与卡瓦分开加工,加工方便,降低成本,并且增加卡瓦强度使其不易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6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75142.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烟气中含硫气体的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脱硫剂包括主吸收组分0.1~10wt%、氨基酸助剂0.1~1wt%、抑制剂3~20wt%、水75~95wt%和抗氧剂0.01~0.1wt%。本发明脱硫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脱硫剂对脱硫选择性不高、脱硫的同时会吸收CO2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7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64880.9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户昶昊 , 李晓漫 , 王飞宇 , 王国栋 , 韩冰 , 孙洪军 , 刘其成 , 宫宇宁 , 尚策 , 冯天 , 蓝阔 , 刘茜 , 宋杨 , 张宝龙 , 高飞 , 李巍 , 冯玉 , 李鑫 , 曲美静 , 张铭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抑制顶水下泄的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顶水层下设置注采井网;对所述注采井网和油层进行预热处理,用于预热油层至预期温度及注采井间形成热连通,以及对所述注采井网注入氧化介质,用于氧化地层原油形成隔层,所述隔层位于顶水层和油层之间,用于隔离顶水层和油层;将氧化地层原油生成的伴生气通过所述注采井网排出,检测排出的伴生气量,根据所述伴生气量及其组分调节伴热温度及注入氧化介质的参数。该方法有效的抑制了顶水下泄,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