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2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54187.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伴生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金属阀芯套管气回收装置及方法,本装置包括上接头、连接管、外套、上皮碗、下皮碗和堵头,上接头设有进气口;连接管第一端与上接头第二端可拆卸连接,连接管第二端设有过流孔;外套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连接管第二端设于外套的内部空间,外套的内部空间设有中心管,下端连接有堵头,堵头上设有排气孔;上皮碗和下皮碗分别套装在中心管上,与外套内壁过盈贴合密封,上皮碗和下皮碗为非金属材料制成。现有技术难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套管气回收需求。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地解决装置冻堵问题,达到完全回收套管气的新型装置及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75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110991402.2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压裂工艺方法,在控制见水风险的同时,有效提高超低渗油藏侧钻井压裂的有效缝长,实现油井增产。一种水力压裂工艺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总加砂量;S2,以第一排量注入速度向井筒内注入第一压裂液,形成水力裂缝;S3,向S2后的井筒内注破胶液;S4,以第二排量注入速度向S3后的井筒内注第二压裂液和携有第一砂量的支撑剂;S5,向S4后的井筒内注活性水隔离液;S6,以第三排量注入速度向S5后的井筒内注入第二压裂液和携有第二砂量的支撑剂;S7,重复S4和S6至少一次,直至S4和S6中支撑剂携带的总砂量与S1中的总加砂量一致,完成水力压裂;第一排量,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依次增大;第一压裂液的基液粘度大于第二压裂液的基液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24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114300.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复合垢自生热除垢抑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自生热除垢抑垢剂包括A乳液与B溶液,且A乳液与B溶液的质量比为1∶(3~5);A乳液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多酯基油相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5%、水97.5~98.8%;B溶液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溶剂98~99%,卤化磷1~2%。本发明借助无活泼氢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载体将高反应活性物质转移到堵塞物中,便于其与水或有机物进行放热反应,反应释出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有机垢的黏度,且反应可生成酸,酯和多羧基化合物,酸可有效溶蚀无机垢,酯利于降低有机垢的内聚力,多羧基化合物可捕获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全方位对复合垢的瓦解和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115726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110991402.2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力压裂工艺方法,在控制见水风险的同时,有效提高超低渗油藏侧钻井压裂的有效缝长,实现油井增产。一种水力压裂工艺方法,步骤如下:S1,计算总加砂量;S2,以第一排量注入速度向井筒内注入第一压裂液,形成水力裂缝;S3,向S2后的井筒内注破胶液;S4,以第二排量注入速度向S3后的井筒内注第二压裂液和携有第一砂量的支撑剂;S5,向S4后的井筒内注活性水隔离液;S6,以第三排量注入速度向S5后的井筒内注入第二压裂液和携有第二砂量的支撑剂;S7,重复S4和S6至少一次,直至S4和S6中支撑剂携带的总砂量与S1中的总加砂量一致,完成水力压裂;第一排量,第二排量和第三排量依次增大;第一压裂液的基液粘度大于第二压裂液的基液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2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114300.9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复合垢自生热除垢抑垢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自生热除垢抑垢剂包括A乳液与B溶液,且A乳液与B溶液的质量比为1∶(3~5);A乳液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多酯基油相1~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2~0.5%、水97.5~98.8%;B溶液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溶剂98~99%,卤化磷1~2%。本发明借助无活泼氢的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载体将高反应活性物质转移到堵塞物中,便于其与水或有机物进行放热反应,反应释出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有机垢的黏度,且反应可生成酸,酯和多羧基化合物,酸可有效溶蚀无机垢,酯利于降低有机垢的内聚力,多羧基化合物可捕获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全方位对复合垢的瓦解和转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