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276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729115.5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油藏储层描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将每一一类砂岩范围内的多个有效砂岩合并为至少一个总有效砂岩;确定每一钻井自上而下排序第一的总有效砂岩的顶面数据;基于储层的断层平面图、沉积相带图和所述顶面数据,构建有效砂岩顶面构造图;对所述顶面数据进行去趋势化处理,得到有效砂岩顶面构造趋势面图;对所述有效砂岩顶面构造图和所述有效砂岩顶面构造趋势面图进行残差处理,得到微幅度构造识别结果,所述微幅度构造识别结果包含剩余油潜力区。本发明的微幅度构造识别方法及装置得到的微幅度构造识别结果更贴近实际,更有利于指导后续微幅度控制下的剩余油潜力分析及挖潜。

    地震属性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52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711057339.5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属性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油藏地球物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密井网区域的地震资料确定目标地层切片;基于地震资料中多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数据,确定多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基于多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和该密井网区域中目标沉积砂层的砂体厚度,确定每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的可信度。本发明通过地震资料的地层切片技术,确定目标沉积砂层对应的地层切片,进而基于采样点在该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和该密井网区域的测井资料中目标沉积砂层的厚度,确定每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的可信度,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地震属性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527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1057339.5

    申请日:2017-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属性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油藏地球物理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密井网区域的地震资料确定目标地层切片;基于地震资料中多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数据,确定多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基于多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和该密井网区域中目标沉积砂层的砂体厚度,确定每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的可信度。本发明通过地震资料的地层切片技术,确定目标沉积砂层对应的地层切片,进而基于采样点在该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和该密井网区域的测井资料中目标沉积砂层的厚度,确定每个采样点在目标地层切片处的地震属性的可信度,避免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地层切片优选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7806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754456.0

    申请日:2017-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切片优选方法,属于地震沉积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等比例剖分方法获取多个所述地层切片;获取所有井从所述目的层的顶部至待研究层的底部的厚度与所述目的层的总厚度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以及所述等比例剖分方法中的剖分份数,获取所述待研究层所对应的所述地层切片所在的范围;获取所述地层切片的所有井的振幅数据,获取所述待研究层的储层参数,计算所述地层切片的所述振幅数据与所述储层参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获取所述待研究层的优选地层切片。本发明通过将地层切片的振幅信息与待研究层的实际储层信息进行相关度计算、分析,实现快速、准确地优选出吻合度最高的地层切片。

    管路支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7053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638071.4

    申请日:201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路支架,管路支架包括:底座(10);下支柱(20),下支柱(20)的一端与底座(10)固定连接;固定板(30),固定板(30)上设置有与管路连接的安装部;上支柱(40),上支柱(40)的一端与固定板(30)固定连接;调节套筒(50),调节套筒(50)的两端分别与下支柱(20)和上支柱(40)套接,调节套筒(50)相对于下支柱(20)可活动,调节套筒(50)相对于上支柱(40)可活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管路支架的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地震层位解释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3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10161351.3

    申请日:2019-0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层位解释方法及装置,属于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从待研究区域的多套地震数据体中选取一套地震数据体作为基准数据体,且各套地震数据体中的多个地震剖面一一对应;对基准数据体的第一地震剖面的第一同相轴和第二同相轴进行追踪,分别得到第一地震剖面的目的层层位和标准层层位;根据第一地震剖面的目的层层位和标准层层位,确定目标数据体的第二地震剖面的目的层层位,目标数据体为该多套地震数据体中除基准数据体之外任一地震数据体,第二地震剖面为目标数据体的该多个地震剖面中与第一地震剖面相对应的地震剖面。本申请可以提高地震层位解释效率和解释精度。

    一种河道砂体识别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41685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866189.6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砂体识别方法,属于油田储层预测领域。该方法包括:对含有河道砂体的目标工区进行地震采集,获取地震数据,并在该目标工区内测井,获取测井数据。利用地震数据解释地震层位,并利用测井数据解释砂体厚度、沉积相和各级开发层位。利用地震层位、砂体厚度、沉积相和各级开发层位进行井震标定,获取井震标定结果。根据井震标定结果,建立砂岩组、小层及沉积单元在时间域中的空间层位。获取沉积相的类型,根据沉积相的类型对上述三者的空间层位进行纵向组合,得到框架模型。利用框架模型完成对该目标工区内河道砂体的分布特征的识别。该方法可以对不同厚度的河道砂体进行分布特征识别,提高了对河道砂体分布特征识别的精确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