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1317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377662.6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心人工造缝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裂缝特征可控的岩心造缝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板、压紧板、移动板、多角度劈刀、两个滑动台、旋转定位板和底板。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岩心造缝装置及方法可以使岩心得到与现场情况更为相符的裂缝特征,可实现岩心中偏心缝、分支缝、径向缝和角度缝的制作,该造缝装置功能多样,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4131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377662.6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心人工造缝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裂缝特征可控的岩心造缝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板、压紧板、移动板、多角度劈刀、两个滑动台、旋转定位板和底板。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岩心造缝装置及方法可以使岩心得到与现场情况更为相符的裂缝特征,可实现岩心中偏心缝、分支缝、径向缝和角度缝的制作,该造缝装置功能多样,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67190.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新疆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青岛华杰硅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225 , C09K8/504 , E21B33/13 ,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公开了超深层油气藏湿相可膨胀改性石墨控水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无机强酸、氧化剂、有机酸和膨胀剂;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高锰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选自C1‑C5的一元酸;所述膨胀剂含有过硫酸盐和弱酸,所述弱酸选自C2‑C8的二元酸和C2‑C8的多元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该组合物或方法制备的可膨胀石墨体系,能够在温度高达240℃、矿化度达30万mg/L的超深层油气藏湿相环境中,实现有限程度的膨胀,保证膨胀后的高强度,可以在地层中保持长期稳定,对超深层油气藏窜流通道具有高封堵率,实现超深层储层非均质高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9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0836870.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缝性油气藏、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等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驱油、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质‑裂缝流体三维流动模型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模型由长度为L的岩心制作而成,所述模型中含有沿轴向和径向方向交错分布的n条裂缝和m个凹槽,且所述裂缝和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模型的两端,n、m均为≥1的整数;所述裂缝的长度和所述凹槽的长度相等均为a,每个所述凹槽到每条所述裂缝的最短距离为h,且h=L‑a,h>0。该模型能够满足缝网岩心内绝大部分基质的压力梯度相等,因此流体在模型中同时存在轴向流和径向流,从而实现模型中的三维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5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9976.2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新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调剖堵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深层油气藏用交联用改性纳米石墨和纳米石墨杂化交联冻胶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交联用改性纳米石墨通过采用含有磺酸芳基活性自由基对天然纳米石墨进行改性,得到初步改性纳米石墨;所述初步改性纳米石墨与含有羟基芳基活性自由基进行交联得到。通过改性纳米石墨直接参与杂化交联反应,提升杂化交联冻胶的交联密度和化学键能,研发出一种耐高温(≥130℃)、抗高盐(≥20万mg/L)、长期热稳定性,能够适应深层油气藏储层非均质调控的杂化交联冻胶堵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6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67190.8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新疆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青岛华杰硅碳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2/225 , C09K8/504 , E21B33/13 , E21B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公开了超深层油气藏湿相可膨胀改性石墨控水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无机强酸、氧化剂、有机酸和膨胀剂;其中,所述氧化剂选自高锰酸盐、重铬酸盐、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选自C1‑C5的一元酸;所述膨胀剂含有过硫酸盐和弱酸,所述弱酸选自C2‑C8的二元酸和C2‑C8的多元酸中的至少一种。采用该组合物或方法制备的可膨胀石墨体系,能够在温度高达240℃、矿化度达30万mg/L的超深层油气藏湿相环境中,实现有限程度的膨胀,保证膨胀后的高强度,可以在地层中保持长期稳定,对超深层油气藏窜流通道具有高封堵率,实现超深层储层非均质高效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5329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36870.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裂缝性油气藏、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等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驱油、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质‑裂缝流体三维流动模型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模型由长度为L的岩心制作而成,所述模型中含有沿轴向和径向方向交错分布的n条裂缝和m个凹槽,且所述裂缝和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模型的两端,n、m均为≥1的整数;所述裂缝的长度和所述凹槽的长度相等均为a,每个所述凹槽到每条所述裂缝的最短距离为h,且h=L‑a,h>0。该模型能够满足缝网岩心内绝大部分基质的压力梯度相等,因此流体在模型中同时存在轴向流和径向流,从而实现模型中的三维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810368352.0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CO2敏感的压裂‑排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该体系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水组成的基液;以及,富含在基液中的液态或/和超临界CO2。该体系在完成压裂施工后不返排,焖井一段时间后进行破胶液排驱,提高致密油采收率。本发明发挥压裂‑排驱体系在不同开发生产阶段的携砂、CO2增能驱油、表面活性剂渗吸排油的“一剂多用”功能,实现扩大致密油的动用程度和提高致密油的排驱效率的双重目标,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现油气田统一、高效、绿色开发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8424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68352.0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致密油储层的CO2敏感的压裂-排驱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方法,该体系包括由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水组成的基液;以及,富含在基液中的液态或/和超临界CO2。该体系在完成压裂施工后不返排,焖井一段时间后进行破胶液排驱,提高致密油采收率。本发明发挥压裂-排驱体系在不同开发生产阶段的携砂、CO2增能驱油、表面活性剂渗吸排油的“一剂多用”功能,实现扩大致密油的动用程度和提高致密油的排驱效率的双重目标,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现油气田统一、高效、绿色开发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51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293114.X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2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滑溜水压裂液渗吸排驱评价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基于预设控制参数执行对应的控制操作;渗吸模拟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基于预设渗吸参数创建模拟渗吸环境,模拟渗吸环境在控制操作下执行模拟渗吸操作;监测单元,与渗吸模拟单元匹配对接,用于在控制操作下对渗吸模拟单元进行监控以获取对应的环境监控参数,环境监控参数包括核磁共振监控参数;评价单元,与监测单元连接,用于对环境监控参数进行处理,获得处理后参数,基于处理后参数生成对应的评价结果。通过构建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对岩石资源在动态渗吸排驱时的变化规律进行评价,提高对储层的微观渗吸排驱进行评价的精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