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822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366775.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闪蒸多级回热压缩高温热泵系统,属于高温热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系统制热压缩循环回路中运用双压缩机进行多级压缩,利用双闪蒸回热器对双压缩机进行回热补气,降低压缩机的能耗以及液击风险,在膨胀过程中利用分流回热以及多个热交换器,进行分级换热膨胀,减少膨胀过程损失,在热产回路采用多个热交换器,实现热产的分级换热,降低热交换损失,分级膨胀以及分级换热的方式实现热泵系统能够根据余热回收量以及热产需求进行调控的能力,最终有效提高系统制热量以及制热能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7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79711.5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G18/65 , C08G18/61 , C08G18/32 , C09D17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富硅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解决水性聚氨酯乳液透气性能差的问题。所述富硅聚氨酯乳液含有富硅聚氨酯与去离子水。富硅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在容器中依次加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N‑[3‑(二甲氧基甲基硅烷基)丙基]‑N,N’‑二甲基‑1,3‑丙二胺搅拌混匀,加入三甲基硅醇钾,加热反应后,将产物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二异氰酸酯、二元醇并搅拌均匀,加热反应后,得到富硅聚氨酯中间体。最后,在容器中移入富硅聚氨酯中间体、卤化苄和溶剂,一定温度下反应后得到富硅聚氨酯。本发明的富硅聚氨酯乳液具有优异流动性和高透气性,可用于制备氢敏变色涂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343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39865.8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9J133/14 , C09J11/04 , C09J7/30 , C09J7/25 , C09J7/24 , G01M3/04 , C08F220/28 , C08F220/20 , C08F2/26
Abstract: 剂上,形成氢敏变色层。第五,将离型层覆盖在氢本发明属于氢气泄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 敏变色层上。本发明对氢气具有快速响应能力,开一种用于氢气泄漏检测的氢敏功能膜及其制 且变色前后颜色对比度高,便于快速、准确发现备方法,用于氢气泄漏快速检测及准确定位。所 氢气泄漏。述方法包括:第一,将氢致变色材料研磨,得到粒径为100微米以下的氢致变色材料粉末。第二,将氢致变色材料粉末、阴离子型乳化剂和抗紫外线助剂混合,乳化,得到乳液。第三,将乳液、聚合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36164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29189.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调控双循环耦合型高温热泵系统,高温热泵系统由热源供给单元、高温热泵循环单元和热产物生产单元组成,热源供给单元通过蒸发器与高温热泵循环单元连接,高温热泵循环单元由准两级压缩式热泵循环与双闪蒸注气压缩式热泵循环耦合而成,热产物生产单元依据热产物的温升变化,依次通过第二冷凝器、过冷器和第一冷凝器与高温热泵循环单元连接,采用双闪蒸注气压缩式热泵循环与准两级压缩式热泵循环耦合的方式,在不同温度阈值范围内对热产物进行多级供热,减少了大温差换热造成的火用损失,提高了大温跨条件下高温热泵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改善了系统的热交换效率和制蒸汽效果,有利于工业废热回收及高温热泵系统制蒸汽领域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00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18933.6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晶态D‑A结共价三嗪框架材料及其锚定负载具有表面等离子体效应的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气固相光热催化应用。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首先,采用NaCl作为模板通过脒基缩聚法制备含有联噻吩构筑块的共价三嗪框架超薄纳米片SCTF和含有联苯构筑块的共价三嗪框架超薄纳米片CCTF;其次,对SCTF和CCTF进行Pd、Au双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得到共价三嗪有机骨架材料SCTF‑PdXAu10‑X和CCTF‑PdXAu10‑X(X=10、7、5、0)。本发明所述晶态D‑A结共价三嗪框架材料SCTF通过引入联噻吩构筑块以及CCTF通过引入联苯构筑块,与三嗪环可形成有效的D‑A结构,增加SCTF和CCTF的光捕获能力与三嗪氮位点的电子浓度,进而增加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且通过金属纳米颗粒的LSPR效应以及所设计气固相催化体系,进而提高材料用于光热催化纯甲酸制氢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0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223307.9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致变色氧化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气致变色氧化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为水合三氧化钨,通式为WO3·xH2O其中,x选自0.5‑2;其中,所述材料的颜色满足白度值≥70,Lab色彩空间的L值≥85。本发明提供了能够直接具有白色(白度值>70,L值≥85)的氧化钨材料。与现有的氧化钨材料相比,该氧化钨材料无需借用白色或浅色的惰性基底材料即可有显著的颜色变化对比度,为气致变色材料的开发及新型三氧化钨基催化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更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7978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86102.9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J31/22 , C07F17/02 , C07C231/10 , C07C233/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CO2加氢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催化CO2加氢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均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一种可精确调控结构的对位点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不同酰胺配体的精确设计合成;然后,分别将其与金属配合物进行催化位点的配位合成,制备所需催化剂。本发明精确构筑了含双OH对位点金属催化剂,利用了对位点催化中心的可控设计,实现对反应底物的同时活化,提高催化性能;此外,通过外层悬挂OH官能团,进一步拓质子化增强催化金属位点电子密度,进一步增强催化活性,可以作为新一类的高效催化CO2加氢材料,本发明采用均相催化体系,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具有光明的工业化前景以及较大的产业化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94720.8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极性含噻吩的D‑A型共价三嗪框架材料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首先,采用熔融盐催化法制备含硫脲官能团和噻吩官能团的三嗪基有机骨架材料S‑CTF‑1和S‑CTF‑2;其次,对S‑CTF‑1和S‑CTF‑2材料进行金属Cu位点的配位锚定,得到共价三嗪有机骨架材料Cu‑S‑CTF‑1和Cu‑S‑CTF‑2;最后,在纯甲酸蒸汽且可见光照射下原位制备非贵金属铜基三嗪有机骨架材料催化剂Cu@S‑CTF‑1和Cu@S‑CTF‑2。本发明所述新型D‑A型共价三嗪框架材料通过引入噻吩基团,与硫脲部分组成供电子能力更强的电子供体单元,与三嗪部分形成更稳定的D‑A结构,促进光生载流子发生分子内电子转移,可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进而提高所得材料用于光催化甲酸制氢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200279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311568038.4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氢气监测传感机构、基于RGB颜色分析的氢气泄漏检测装置,属于氢气泄漏检测领域。氢气监测传感机构用于采集氢敏变色胶带的色彩信号,将氢敏变色胶带的色彩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所述氢气监测传感机构包括光源组件、光电传感器以及辅助监测组件;所述光源组件用于照射所述氢敏变色胶带;所述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氢敏变色胶带的色彩信号,将氢敏变色胶带的色彩信号转换为电学信号;所述辅助监测组件用于增加氢气监测传感机构的有效监测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366775.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级闪蒸多级回热压缩高温热泵系统,属于高温热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系统制热压缩循环回路中运用双压缩机进行多级压缩,利用双闪蒸回热器对双压缩机进行回热补气,降低压缩机的能耗以及液击风险,在膨胀过程中利用分流回热以及多个热交换器,进行分级换热膨胀,减少膨胀过程损失,在热产回路采用多个热交换器,实现热产的分级换热,降低热交换损失,分级膨胀以及分级换热的方式实现热泵系统能够根据余热回收量以及热产需求进行调控的能力,最终有效提高系统制热量以及制热能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