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6008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072545.X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IPC: G01N23/201 , G01N23/202 , G01N23/200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小角散射的原位高温高压实验装置,包括:压力加载系统,高压腔体系统,以及加热系统。第一压力加载装置通过第一注入通道向样品空间中的样品加载流体压力,第二压力加载装置通过第二注入通道使得活塞向朝向出射锁紧件的方向移动,以缩小样品空间的大小,进而使得样品获得单轴压力,从而使得样品处于高压环境中。通过第一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单元使得样品空间能够维持在相对平稳的高温环境中,以此耦合高温、加载单轴压力和加载流体压力等环境条件,满足不同实验条件的需求,准确还原样品服役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7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72465.2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控湿度的气体扩散实验装置和方法,可控湿度的气体扩散实验装置包括:扩散组件、压力组件和真空组件。扩散组件包括用于盛放饱和盐溶液的扩散容器,扩散容器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岩石样品的样品容器,样品容器位于饱和盐溶液的液面的上方,样品容器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开口,样品容器的下端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烧结板,烧结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扩散容器的上端设置有与样品容器上端连通的扩散孔。真空组件用于抽取扩散容器内的空气,压力组件用于向样品容器中释放扩散气体。通过在扩散容器中盛放饱和盐溶液使得扩散容器中的相对湿度保持恒定,进而使得岩石样品能够在预设的恒定相对湿度的环境下进行气体扩散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95495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1162783.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地震切片进行四级层序地层划分与识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地震资料进行相位转换,得到90°相位地震资料;2)利用测井资料对90°相位地震资料进行岩性标定;3)用标定后的地震资料制作地震切片,在一个三级层序内切片数量不少于20张;4)估算每张地震切片的含砂率,按照地震切片深度顺序得到三级层序内的含砂率变化曲线;5)将含砂率变化曲线作为拟相对基准面变化曲线;6)利用拟相对基准面变化曲线确定四级层序的数量;7)确定四级层序边界处地震切片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8)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和解释四级层序地层界面。本发明解决了地震垂向分辨率限制导致的四级层序地层地震划分和识别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41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49047.8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致密油页岩抽提效率衡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滤纸包裹样品,将包裹好的样品放入索氏抽提装置样品室中进行加热抽提;旋蒸所得的抽提液,获得抽提物,然后用氮气吹干后称重;将抽提后的样品研磨至具有粒径为75μm以下的粉末样品;使用抽提溶剂对粉碎后的粉末样品进行加热抽提;旋蒸所得的抽提液,获得抽提物,然后用氮气吹干后称重;根据抽提物的重量比计算样品不同抽提时间的抽提效率。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不同尺寸样品和/或不同抽提时间的抽提效率,通过抽提效率计算可快速有效的掌握可动页岩油在储层内的时空运移特征,并为后续储层物性的精确测试提供样品预处理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130768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46083.3
申请日:2020-0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渗岩石的驱替、稳态及瞬态渗透率测试装置及方法,在装置中:动力泵的出口通过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活塞容器、上游截止阀、脉冲截止阀、上游压力传感器、上游真空截止阀与夹持室的入口相连,夹持室的出口通过依次设置在管路上的下游真空截止阀、下游压力传感器、下游截止阀、回压上游截止阀与流量计相连;其中活塞容器为多个,通过在装置中设置多个活塞容器,利用不同的活塞容器储存不同的流体,在进行驱替测试时,选择不同的活塞容器即可用不同流体进行驱替测试,在稳态渗透率测试和瞬态渗透率测试时,只需读取相应的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参数就能计算出对应岩石的稳态渗透率和瞬态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0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72774.4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储层时变性的剩余油预测方法及工业化流程,按照开发阶段对井进行分组,建立不同开发阶段的时变性储层物性模型,按照开发阶段顺序使用不同阶段油藏地质模型逐阶段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得到基于储层时变模型的剩余油预测结果,本方法改变了基于静态地质模型油藏数值模拟的剩余油预测传统方法和技术流程,解决了开发过程中储层时变性导致的剩余油预测不准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54570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610171971.1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由阴‑非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超临界CO微乳液,以100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水0.1~20份,表面活性剂1×10~1×10份,助溶剂1~10份,CO余量;其制备方法为:(1)在20‑25℃下,将定质量的助溶剂和水混合,并搅拌均匀;(2)称取定质量的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水和助溶剂的混合液中,搅拌使其溶解;(3)将上述混合液加入到可视高压容器中,通入CO,并搅拌,使其完全混相,形成超临界CO微乳液。本发明的阴‑非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浊点,溶解性好,亲水性好,适用范围广;离子组分简单,界面稳定性高;单链表面活性剂使极性头分布较为均匀集中,亲水性更高;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强,成本低廉,适合油田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4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179563.0
申请日:2016-03-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科尔加里国际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毛细管粘度计,包括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第一电磁搅拌机,第二电磁搅拌机,二氧化碳气源、恒速恒压跟踪泵,第一储水罐,抛光毛细管,差压变送器、回压阀、第一压力表、增压泵、第二储水罐和恒温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毛细管粘度计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粘度计克服了常规高压毛细管粘度计无法测量可压缩流体的缺陷,适用于评价任意类型的非牛顿流体的粘度,避免了通过增减二氧化碳改变压力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了实验精度,可在一次实验中评价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流体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关系,实现连续操作,可为油田现场钻井和压裂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839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610186363.8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浊点压力和密度的装置及方法,可视容器内部设有磁子,下方设有电子搅拌器,上部与五通阀相连,可视容器下部相平行的两面各设有一个石英窗;一个石英窗外侧设置光源,另一个石英窗外侧设置暗箱,暗箱中设置与万用表相连接的光敏电阻,CO2气瓶与五通阀相连;第二压力传感器连到五通阀上;中间容器一端连接到五通阀上,另一端与三通阀相连;储气罐与五通阀相连;高压柱塞泵一端连到三通阀上,另一端与贮水罐相连;液体体积计量装置与三通阀相连。本发明在同一条件下得到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和浊点压力下的密度,减小了平行实验过程中微小差异的影响,为油田的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8908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186363.8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1/00 , G01N9/04 , G01N27/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浊点压力和密度的装置及方法,可视容器内部设有磁子,下方设有电子搅拌器,上部与五通阀相连,可视容器下部相平行的两面各设有一个石英窗;一个石英窗外侧设置光源,另一个石英窗外侧设置暗箱,暗箱中设置与万用表相连接的光敏电阻,CO2气瓶与五通阀相连;第二压力传感器连到五通阀上;中间容器一端连接到五通阀上,另一端与三通阀相连;储气罐与五通阀相连;高压柱塞泵一端连到三通阀上,另一端与贮水罐相连;液体体积计量装置与三通阀相连。本发明在同一条件下得到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的浊点压力和浊点压力下的密度,减小了平行实验过程中微小差异的影响,为油田的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
-
-
-
-
-
-
-
-